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槐角丸

槐角丸

槐角丸
文章目录*一、槐角丸概述*二、槐角丸功能主治*三、槐角丸服用方法*四、槐角丸副作用*五、槐角丸注意事项*六、槐角丸药典记载
槐角丸概述
1、定义槐角丸,中医方剂名。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宝庆新增方)。

具有止痒痛,消肿聚,驱湿毒。

清肠疏风,凉血止血之功效。

主治五种肠风泻血。

粪前有血名外痔,粪后有血名内痔,大肠不收名脱肛,谷道四面胬肉如奶,名举痔,头上有乳名瘘;及肠风疮内小虫,里急下脓血。

2、别名地榆槐角丸。

3、组方槐角(去枝梗,炒)一斤,地榆、当归(酒浸一宿,焙)、防风(去芦)、黄芩、枳壳(去瓤,麸炒)各半斤。

4、制法槐角(去枝梗,炒)一斤,地榆、当归(酒浸一宿,焙)、防风(去芦)、黄芩、枳壳(去瓤,麸炒)各半斤。

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45~55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或加炼蜜130~15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5、性状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苦、
涩。

槐角丸功能主治
1、功效作用具有止痒痛,消肿聚,驱湿毒。

清肠疏风,凉血止血之功效。

2、临床应用主治五种肠风泻血。

粪前有血名外痔,粪后有血名内痔,大肠不收名脱肛,谷道四面胬肉如奶,名举痔,头上有乳名瘘;及肠风疮内小虫,里急下脓血。

槐角丸服用方法
1、适宜人群适宜血热所致的肠风便血、痔疮肿痛等患者。

2、用法用量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九,米饮送下,不拘时候,久服。

槐角丸副作用一般毒副作用比较少,但在医师的指导下正确服用。

部分患者服药后可有轻度腹泻等不良反应。

槐角丸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2、保持大便通畅。

3、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大便溏者应
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内痔出血过多或原因不明的便血应去医院就诊。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该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槐角丸药典记载《名方类证医书大全》:“槐角丸,治五种肠风下血,痔瘘脱肛下血,并宜服之。

槐角(去枝梗,炒)一两,地榆、黄芩、当归(去芦,酒浸一宿,焙干)、防风(去芦)枳壳(去白,麸炒)各半斤。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

每服三十丸,空心。

米饮下。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