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不良行为PPT课件
不要轻视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行为, 因为他们有可能把我们带到万劫不复的深渊。
你认为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 ? 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交流
安全课堂
明辨是非
识别不良行为 了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
一、识别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一般是泛指一切违反社会
规范的行为,包括违反一般生活准则的 行为,违反社会生活、学习、劳动纪律 等公共道德规范的行为,违反法律规范 的行为和犯罪行为。
未成年人不得有以下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 携带管制刀具;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 吸烟酗酒 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这是对她的惩罚,”小偷说,“我小时候小偷小 摸,把偷的东西带回家时,她不但不惩罚我,反而笑着 说‘别让人看见。’就是因为她我才落个今天这样的下 场。”
启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有很多犯罪行为是以一些不良行为为源头开 始的。小错起初不惩治,必将酿成大错 。
有关部门调查未成年犯罪的发展轨迹发现律也不会受到惩罚 。
你觉得这种想法对不对? 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虽然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需要承担刑 事责任,但国家还是有其他的惩处措施,例如:治安处罚、 治安拘留等。而且,所犯的违法行为会被记录在个人档案里 ,直接影响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成为一生都抹不去的污点。
案例 :
未成年人犯罪也可能获刑
15岁少年王某为图好玩竟想制造火灾,他先将一堆麦草点燃,但因 火势较小没有引起他人注意。又窜到同村张某家老屋处,用火点燃一把 干麦塞入门洞引起大火后,王某便躲在暗处观看村民救火。
火越烧越大,烧毁了房屋,烧死了一 头耕牛和一些用具,损失达7000余元。法 院鉴于王某未成年,遂依法作出减轻处罚 判决。判处王某有期徒刑8个月,其父母 赔偿受害人的全部经济损7000余元。
严重不良行为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多次偷窃;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吸食、注射毒品;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案例:
朴亮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是家里唯一的男 孩,倍受家人宠爱,逐渐养成飞扬跋 扈、蛮不讲理 的恶习。他上学经常迟到早退,逃学旷课成了家常 便饭,有时甚至夜不 归宿。此外,他烟不离手,经 常跟一些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逛歌舞厅。家人规劝 朴亮 ,可他毫不在乎地说:“我一不违法,二不犯 罪,不会出事的!”一天,朴亮偷拿了家 里100元 钱,父亲打了他一巴掌,朴亮觉得委屈而离家出走, 在火车站附近开始了偷盗 生涯。4年后,朴亮在盗 窃时被抓获,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
朴亮的犯罪轨迹:
二、了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违反的法律
受到的处罚
一般违法行为
危害不大
刑法以外的法律、 承担刑事责任或
法规
受到行政制裁
犯罪行为
危害很大
刑法
承担刑事责任, 受到刑事处罚
案例 :
2001年,江苏xx市,一度发生多起撬盗案件,到2002年底,失窃案件多达几 十起,财产损失几万元,警方将作案的26人捉拿归案,查明这伙人自2001年3月至 12月间作案30余起,案值人民币10万元。更令警方吃惊的是,作案者竟然都是在校 中小学生和流失生,年龄最小的仅11岁,其中女性一名。警方查明,26个孩子中有 些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同警察打交道,按盗窃作案的次数和案值,足以判处徒刑,但 由于年龄的关系,往往只能教育后予以释放。于是他们作案后受法律惩罚的犯罪恐 惧心理一次次减弱,认为自己人小法律管不了,渐渐从一个月一次小偷小摸,发展 到每月偷几次,有的几乎天天作案。有些14岁的少年曾公开宣称:“我还能偷2年 ”,13岁的少年不甘示弱:“我还能偷3年,比你多一年”。
法律链接
(一)完全无刑事责任时期——未满14周岁,对其实 施的任何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二)相对刑事责任时期——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犯故意杀人、故意 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 、抢劫、贩卖毒品、放火、 爆炸、投毒罪的,应当 负刑事责任。 (三) 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16周岁以上者,对 其触犯刑法的行为要负刑事责任。
远离不良行为
【伊索寓言】偷东西的小孩与他的母亲
一个小偷被抓住了,被判处死刑,三天后执行。 他想在行刑前与他的母亲话别,得到了允许。
当他妈妈来到他的面前,他说:“告诉你一件事。 ”他轻轻说了一遍,但是她听不到;等她走近些,小偷 又轻声说了一遍。母亲将耳朵贴近时,儿子突然咬住母 亲的耳朵,差点撕下来,周围的人都惊呆了。
不良诱惑犹如病毒,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 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其对 自己的危害。
交流
吸两口吧,不 会上瘾的
李强一直都是个好学生,一天从广州 来的表哥带他进了迪厅,立刻有人神秘兮 兮地递上“香烟”,表哥对面露疑惑的李 强说“吸两口吧,不会上瘾的”。看着表 哥和那些人如痴如醉的样子,李强会……
一步之遥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 为习惯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 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
防患未然
不 我们要对不良行为说“ ”
那么我们怎么做呢?
一、提高道德修养。
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培养良 好的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 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在遵 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
二、做学法、懂法、守法的中学生。
认真学习学校开设的法制 教育课程,接受系统的法 制教育,通过学习法律知 识,培养法律意识。
三、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积极主动地接受有 效的心理咨询活动 。遇到困难时,通 过与辅导老师交谈 或书面沟通的方式 咨询心理问题。
同时,要注意抵制、战胜一些不良诱惑 。
面对种种诱惑,如果不加分辨 地去模仿、去体验,就很容易 形成不良行为,最终走上违法 犯罪的道路。我们一定要学会 拒绝和抵制各种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