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香蕉病虫害防治图谱大全课件

香蕉病虫害防治图谱大全课件


不立即死亡,仍能长出新的吸芽,能继续
生长,到了生长中后期才发病。
.
8
香蕉枯萎病为害植株\叶片图片
.
9
香蕉枯萎病为害叶脉图片
.
10
防治方法
•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严格限制蕉苗和马尼拉麻苗及其所附带的土壤由病 区输入。
• 2.选栽无病种苗和抗病品种 为确保蕉园无枯萎病,应选栽无病蕉苗,基 本方法是从没有香蕉枯萎病的地区引种。此外,尽可能选用抗枯萎病的品 种。
香蕉束顶病最典型的病征是病叶背面沿侧脉和叶柄或主脉的基部出现一些 深绿色的条纹,俗称青筋,叶片较直立狭小,硬脆易断,叶边缘明显失绿,后 变枯焦,新叶越抽越小而成束,植株矮缩。
.
28
1:采用不带病的无病组培苗种植。
2:蕉园附近不要种植木瓜、黄瓜、番茄和辣椒等病毒寄主植物。蕉园一旦 出现病株,应将病株连同吸芽、球荃、根系一起挖除,砍成碎片后喷施杀 蚜药剂彻底消灭病源或从病株喇叭口投放草甘膦兑水注入假茎,让蕉株自 然枯死。
.
17
香蕉黑星病(叶片)
.
18
香蕉黑星病植株
.
19
香蕉黑星病为害果实
.
20
细菌性黑斑病
•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香蕉老叶。初为零星黑色小点,后整个叶片布满黑色 小点,用手触摸无粗糙感。
.
21
黑疫病危害严重 , 提早预防!
.
22
危害叶片
.
23
香蕉炭疽病
.
24
黑杆、鞘腐病
.
25
症状
• 田间症状 初期叶柄上有水渍状腐烂病斑,部分叶片从腐烂部位叶柄折断 ,叶柄上有无规则水渍状病斑,叶脉变软。
• 3.隔离病区,毁灭病株 如在蕉园发现病株后,应将病区封锁,禁止带病 材料及农具转移到附近无病的蕉区。已发病的植株,应掘起烧毁。
• 4.病土处理 为了清除侵染来源,杜绝传播机会,病土处理是一项很重要 的措施。
.
11
灰纹病(暗双孢霉菌)
香蕉叶斑病
.
12
香蕉叶斑病─香蕉的头号杀手!
症状:被害后的蕉叶枯蒌快,出现未老先衰现 象,并导致蕉果细小,品质低劣。
• 中期叶柄发黄、变软、开始腐烂,同时叶片开始从叶尖变黄。几天后叶鞘 腐烂、发臭,表面腐生一些腐霉菌,后期叶斑和叶片从下向上迅速发黄, 植株死亡。
• 细菌性真菌性混发病害。
.
26
香蕉束顶病
香蕉束顶病俗称蕉 公,虾蕉,葱蕉, 是世界性严重的香 蕉病毒病,香蕉束 顶病是香蕉的一种 毁灭性病害。
.
27
香蕉束顶病
香蕉病虫害防治
.
1
风 雨 有害气体
温度 湿度 病原菌
虫害
.
2
病害防治
草害,虫害控制
栽培方式 水肥管理 生长调节
我们的目的
增加作物产量
改善作物品质
提高生产效率
提升种植效益
.
3
香蕉常见病虫害
煤纹病
香蕉炭疽病
香蕉黑星病
真菌性病害
香蕉黄斑病/褐缘灰斑病
香蕉黑斑病
暗双孢菌叶斑病/纹病
病毒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 真菌细菌混合发
.
病黑 斑 煤 纹 病 灰 纹 病
13
褐缘灰斑病(尾孢菌)
叶斑病危害太大!!!
.
14
暗双孢菌叶斑病
.
15
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
香蕉黑星病
.
16
2 香蕉黑星病 ──又称黑痣病、雀斑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青果,较少 为害熟果。在叶片及中脉上散生或 群生圆形、突起的小黑粒,青果受 害,多在抽蕾后2-4周开始出现,初 期斑点红色或棕色,突起于果面上, 以果端弯背部分为多,斑点变成小 黑粒成堆聚生,造成果面粗糙不平。
.
6
黄叶病/枯萎病/巴拿马病
.
7
香蕉枯萎病(又称黄萎病或“巴拿马病”)
── 香蕉“绝症”
症状:从苗期到成株期都能发病。苗期症
状不明显。成株接近结果期症状明显,病
害表现为叶片倒垂形黄化和假茎基部开裂
型黄化
别不枯死的则果实发育不良,品质差,产
量低。母株发病以至枯死后,其根茎通常
• 新抽生的幼嫩组织及心叶较易感病。发病与品种有一定关系:矮秆香蕉的 耐病性、恢复性比高秆香蕉强。
.
33
根结线虫病
.
34
冠网蝽
.
35
斜纹夜蛾
.
36
红蜘蛛
.
37
叶甲为害
.
38
象甲为害
.
39
.
40
香蕉病虫害防治观点
• 树立“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观点 • 准确诊断病虫害,依靠丰富的田间经验,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 及时准确分析病虫害发生趋势,并做好防治准备 • 正确认识病虫害发生条件
分布区大多年平均21℃以上,少数20℃左右,香蕉要求高温多湿,生
长温度为20-35℃,最适宜为24-32℃,最低不宜低于l5. 5℃。香蕉怕低
温、忌霜雪,生长受抑制的临界温度10℃,降至5℃时叶片受冷害变黄,
1-2℃叶片枯死。果实于12℃时即受冷害,催熟后果皮色泽灰黄,影响商
品价值。
.
5
叶鞘叠裹成的干称假茎 在假茎中央着生撑起花蕾向上抽生的茎, 称花序茎、气生茎。 从假茎顶部至花蕾的气生茎称果轴。 开花后雌花子房长成的果实连同果轴称果 穗或果串。 果穗上的一梳梳果实称果梳或果把。 果梳上单个果实称果指。
• 病株假茎(叶鞘)是呈现小水渍状 斑点,以后变黄褐色,再变深熏烟 色至血红色。病部随后坏死腐烂, 心叶腐烂即心腐。假茎纵切可见病 部成条状,横切则成环状斑块,腐 烂有时可延至根茎处。试管苗发病 内部症状常较迟出现。
.
32
• 苗期比成株期发病严重,尤其1米以下幼嫩蕉苗最易感病。香蕉与黄瓜间 套种者发病严重。该病在温暖干燥年份发生较为严重,这与蚜虫发生量多 有密切关系。每年发病高峰期在5~6月份。
3:每年3-5月和8-10月是香蕉束顶病传播媒介--香蕉黑蚜的发生高峰期, 所以5月和9月是该病的发生高峰期。因此,全年应经常喷杀蚜剂,尤其在 3-5月和9-11月需加强喷药防治,要求每月喷2-3次。
.
29
花叶心腐病
.
30
香蕉花叶心腐病
.
31
• 病株叶片上出现长短不一的褪绿黄 色条斑或梭状圈斑,呈现黄绿条纹 相间的症状。继嫩叶黄化或出现黄 色条斑后,心叶或假茎出现水渍状 ,横切假茎病部可见黑褐色块状病 斑,中心变黑腐烂、发臭。
生 线虫病
香蕉弯孢菌叶斑病 香蕉花叶心腐病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巴拿马病/黄叶病 香蕉束顶病
香蕉球茎细菌性软腐病 黑疫病、鞘腐病 香蕉线虫病
主要虫害
香蕉双带象甲
斜纹夜蛾 香蕉花蓟马
香蕉球茎象甲
.
冠网蝽
香蕉冠网蝽
香蕉红蜘蛛
4
香蕉生物学特性
香蕉属大型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芭蕉科、芭蕉属。成年香蕉植株由根 、球茎、假茎、叶子、果穗等组成,植株的头部称球茎,大部分在地下( 也称地下茎)。香蕉的叶子包括叶鞘、叶柄、叶片3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