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20*******课程名称:设计原理
学分:2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16 实践学时:16
适用对象:工业设计专业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构成基础、产品效果图技法与分析、产品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产品形态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基础、工业设计史、人机工程学、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概论、机械制图等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设计基础》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主要讲授设计产生的原因、设计的本体分析、设计的主体分析三大部分,进行设计的基础原理的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设计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技法有初步的了解,进入一种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训练模式,培养学生对理解设计、热爱设计;懂得分析设计的本质,掌握设计的创造性和艺术性。
并能够初步掌握设计的主体、本体的性质和分类,理解设计的深层含义。
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设计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并掌握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应用设计的基本原理与视觉语言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形象创造;培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掌握设计的产生原理;
熟悉设计的演变过程;
理解设计的本质特征;理解设计师的职责;
掌握各种设计类型的含义及运用;
能力要求:培养设计师的素质及责任感
培养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预测能力、艺术修养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设计的产生分析 6课时
第一节物理缺陷
一、生理缺陷
二、环境缺陷
第二节心理缺陷
一、懒惰
二、犯错误
重点:设计的产生分析(物理缺陷、心理缺陷)
难点:通过对设计的产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培养发现设计的源点,启发设计的兴趣
第二章设计的本体分析 14课时
第一节什么是设计?
一、设计概念的演变
二、国内设计理论研究中与“设计”相关的概念
1.图案:设计的早期概念
2.工艺美术:设计的初期概念
三、设计概念在语义上的优越性
四、设计行为的性质
第二节设计的本质特征
一、设计与人类生活方式的辩证统一
1.设计与市场分析
2.设计与人类行为研究一
二、设计的创造性特征
三、设计是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1.设计的艺术化特征
2.设计的科技化特征
第三节设计的分类
一、设计分类的困境
二、设计的类型
三、艺术设计的类型
1.产品设计
2.视觉传达设计
3.服装设计
4.环境设计
重点:什么是设计;设计的本质特征;
难点:设计的分类
第三章设计的主体分析 12课时
第一节人人都是设计师
一、人人都是设计师
二、俄罗斯套娃——设计师的产生
第二节工业时代的设计师
一、现代意义上设计师的出现
二、职业设计师的分类
1.从工作的方式分类
2.从设计的传统与风格分类
3.设计师的细化和设计团队
第三节设计师的素质
一、设计师能力的构成
1.创造能力
2.观察能力
3.合作能力
4.预测能力
5.艺术修养
二、设计师的责任
重点:工业时代的设计师;设计师的素质;设计师的责任
难点:通过对设计主体的分析,能够深刻理解设计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设计素养
五、教学组织与方法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讲述、案例分析及实践练习为主,与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
讲授方法应以实例贯穿始终。
使学生在理解课堂内容的基础上,重在应用,在实训过程中理解设计的相关概念并掌握不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以平时考核(课堂组织纪律、作业等)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成绩的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与文献
推荐教材:《设计原理》第二版,黄厚石,孙海燕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参考书目与文献:《设计是什么》,迈克尔·克罗格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7年《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韩吉安编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年
《工业设计方法学》第3版,简召全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
大纲制订人:段骏平
大纲审定人:牟联忠
教学院长(主任):
制订日期:2017年11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