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美
(五)水仙
朴素高洁,被人们视为吉祥、美好、纯结、 高尚的象征。多从“水仙”名字着眼,视它 为下凡天仙、洛神湘妃、汉滨仙女、姑射仙、 素娥青女等。 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刘邦直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李梦阳 风鬟雾鬓无缠束,不是人间富贵妆
(六)牡丹
娇艳多姿 ,雍容大方,富丽堂皇。 白居易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韦庄 昨夜月明浑如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寄寓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白居易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月圆 —团圆—无法团圆——思乡怀人
(1)游子思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 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残月 ——人缺——分离——孤单寂寞、内心 凄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教材中学过: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三 荷花 (莲花)
冰清玉洁、婀娜多姿、清新自然 李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范成大 行到闹红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莲子”谐“怜子”,即爱慕心上人,古人借以表达爱情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2)边塞悲愁
边关的将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 寄托和幻想,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 诗人用这种情结,创造出了月与边塞苍茫悲壮的 空间美。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从颜色上去联想。
月光清澈
静谧安宁
内心平和,高尚情操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教材中学过: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之永恒 时光的流逝 体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 史的慨叹和追思
个 对历
教材中学过: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所谓“意象就是名词”并非绝对,人物动作也是意象。 不过因为诗歌往往以写景来达到抒情的目的,所以有 景物的诗歌多成为意象分析的重点。
花
美丽、鲜艳、馥郁、可爱,常用来喻女子和 青春时光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花美而易谢,又喻青春难留,时光易逝,惹 人伤感 常恐秋节至,焜黄花叶衰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
+
+
+ +
3)杨絮飘忽不定,又被当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 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 杜牧 缭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处寻 冯延巳
2 、 燕子
1)因结伴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 2)因恋旧巢,又成为表现时事变迁、人事代 谢的寄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文天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以喻处于浊世而 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
(四)桃花
来自清新亮丽,象征阳春、爱情与婚姻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人间四月芳霏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生命短暂却灿烂非常 ,又常比喻美人,含有 浪漫和伤情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桃花总带有几分妖冶狐媚之气,平添几分轻 佻浮艳之态 (少见)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古典诗歌鉴赏之 意象美
什么是意象?意象包括什么?
意象,:“意”即意念,具体而言即诗人的思想、情
感、意念或文化内涵。“象”就是物象。有一个想法 (诗歌的主题思想)后,把所要表达的情感用物象呈 现出来,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 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 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
月的藐远宏阔 感的苍凉
环境的空旷苍茫
情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1、杨柳
+ +
+
+ +
1)“柳”、“留”谐音,故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 意 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 陆游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李贺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 2)杨柳多种于房前屋后,故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许浑
(一)梅花
(二) 菊花
因历尽风霜而后凋,而象征不随俗沉浮,甘守 寂寞,幽芳自赏的情趣,又喻坚强的品格,高 洁的气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 花》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代诗 人郑思肖《寒菊》
+
+
+
+
+ +
+
+ + +
梅花开在百花之先,故称 “花魁”。凌寒傲雪,美丽 脱俗,故喻坚毅不拔、高风亮节。 村前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张谓《早梅》 飘似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刘克庄《落梅》 (--一笔双写,不仅用“迁客”、“骚人”的迁谪放 逐来比喻“落梅”,且用梅花的高洁品格来赞美“迁 客”、“骚人”。 超绝于世、清高隐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梅花》 (-------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今古无诗才 ) 旷达高雅,意蕴深长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