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补液

儿科补液

儿科补液需要注意和记住的问题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g.2、补充低渗性脱水累积损失量:用2/3张的4:3:2液(4份盐:3份糖:2份碱)补充等滲性脱水累积损失量、补充各种脱水继续损失量:用1/2张的3:2:1液(3份糖:2份盐:1份碱),高渗脱水用2:6:1.(记住——盐:碱始终为2:1(这里“碱”指的是1.4%SB即NaHCO3)这样一来才与血浆中的钠氯之比相近,以免输注过多使血氯过高,造成高氯性酸中毒。

)张力计算=有张力溶液分数:总溶液份数(5%GNS 是指此溶液中每100ml中含有5g葡萄糖和0.9g氯化钠。

其实5%GNS是高渗溶液,但是它却是等张溶液,应用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啊!许多人可能都忽略了这一点啊!5%GS是等渗液,但葡萄糖输入人体后,很快被代谢,供给能量,分解成水和CO2,失去了渗透压的性质,所以一般不计算其张力。

只有生理盐水能维持此溶液的渗透压作用。

)3、糖为5%-10%的GS,盐为NS(0.9%NaCl),碱为5%NaHCO3(稀释为1.4%NaHCO3方法:5%碱量除以4,剩下的用糖补足。

例如:100ml5%碱稀释为1.4%碱:100/4=25,100-25=75,即为25ml5%碱+75ml糖)注意:应扣除补液中所用的碱性液量。

4、补钾:每100ml液体量中10%KCl总量不超过3ml,使钾浓度小于千分之三。

5、扩容:2:1等张含钠液(2份盐:1份碱)按20ml/kg计算,30min内滴完(前提条件是重度缺水)。

6、累积损失量在第一个8小时补足,为1/2总量(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 180ml/k)。

液体疗法基本原则“一、二、三、四”一个计划一个24小时计划(每天补液重新计划)二个步骤补充累积损失量,维持补液。

三个确定定量,定性,定速度和步骤。

四句话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随时调整。

静脉输液适用于中重度脱水及呕吐者。

(轻度至中度失水,无呕吐者可以口服补液;中度至重度脱水必须静脉补液。

)输液双三原则三定:定输液量、定输液种类、定输液速度;三先: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

第一个24h ml/kg不同脱水程度的输液量轻度中度重度累积损失量50 50-100 100-120继续损失量10-20 10-30 10-30生理需要量60-80 60-80 60-80总输液量90-120 120-150 150-180三定原则“一”定补液量轻30-50m l/k g累积损失量脱水程度中50-100m l/k g重100-120m l/k g继续损失量丢多少补多少腹泻病10-40m l/k g/d生理需要量基础代谢60-80m l/k g/d a y(以上也是如上所说,一般是直接算总输液量,不分开计算,但是考试会考)三定原则“二”定液体性质等渗:2:3:1溶液(1/2张)累积损失量脱水性质低渗:4:3:2溶液(2/3张)高渗:2:6:1溶液(1/3张)等渗性脱水补1/2张,高渗性脱水补低张力溶液,低渗性脱水补高张力溶液继续损失量丢什么补什么腹泻1/3-1/2张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一般为1500-200m l每天)1/4-1/5张溶液三定原则“三”定补液速度和步骤第一步:补充累积损失量8-12小时内,8-10m l/k g/h轻中度脱水分二步第二步:维持补液(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12-16小时内,5m l/k g/h (脱水程度)第一步:扩容阶段2:1等张含钠液(1.4%碳酸钠液)20m l/k g(总量<300m l),30-60分钟内滴完重度脱水分三步第二步:补充累积损失量应减去扩容量,余同上第三步:维持补液同上电解质的补充1、钠2、钾3、钙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补充碱剂纠正酸中毒熟悉常用液体的种类、成分及配制注射用水是禁忌直接由静脉输入的,因其无渗透张力,输入静脉可使RBC膨胀、破裂,引起急性溶血。

(1)非电解质溶液:常用的有5%GS和10%GS,主要供给水分(由呼吸、皮肤所蒸发的(不显性丢失)及排尿丢失的)和供应部分热量,并可纠正体液高渗状态,但不能用其补充体液丢失。

5%GS为等渗溶液,10%GS为高渗溶液,但输入体内后不久葡萄糖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供给能量,或转变成糖原储存于肝、肌细胞内,不起到维持血浆渗透压作用。

(注:10%GS 比5%GS供给更多热量,虽其渗透压比5%GS高1倍,如由静脉缓慢滴入,Glucose迅速被血液稀释,并被代谢,其效果基本与5%GS类似。

Glucose输入速度应保持在0.5-0.85g/kg*h,即8-14mg/kg*min。

)(2)电解质溶液:种类较多,主要用于补充损失的液体(体液丢失)、电解质和纠正酸、碱失衡,但不能用其补充不显性丢失及排稀释尿时所需的水。

1)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为等渗溶液,常与其他液体混合后使用,其含钠和氯量各为154mmol/L,很接近于血浆浓度142mmol/L,而氯比血浆浓度(103mmol/L)高。

输入过多可使血氯过高,尤其在严重脱水酸中毒或肾功能不佳时,有加重酸中毒的危险,故临床常以2份生理盐水和1份1.4%NaHCO3混合,使其钠与氯之比为3:2,与血浆中钠氯之比相近。

(生理盐水主要用于补充电解质,纠正体液中的低渗状态。

2:1等张液与生理盐水功用相同,但无NS之弊,临床常用于严重脱水或休克时扩张血容量。

)2)高渗氯化钠溶液:常用的有3%NaCl和10%NaCl,均为高浓度电解质溶液,3%NaCl主要用以纠正低钠血症,10%NaCl多用以配制各种混合液。

3)碳酸氢钠溶液:可直接增加缓冲碱,纠正酸中毒作用迅速,是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首选药物(但有呼吸功能障碍及CO2潴留倾向者应慎用),1.4%溶液为等渗液,5%溶液为高渗液。

在紧急抢救酸中毒时,亦可不稀释而静脉推注。

但多次使用后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

4)氯化钾溶液:常用的有10%氯化钾和15%氯化钾溶液两种。

均不能直接应用,须稀释成0.2%~0.3%溶液静脉点滴,含钾溶液不可静脉推注,注入速度过快可发生心肌抑制而死亡。

5)林格氏液(等张液):含0.86%NaCl,0.03%KCl,0.03%CaCl2,1.4% NaHCO3.。

(3)混合溶液:为适应临床不同情况的需要,将几种溶液按一定比例配成不同的混合液,以互补其不足,常用混合液的组成及配制见以下几种常用混合液的简易配制:几种混合液的简便配制(ml)溶液种类5%(10%)GS 10%NaCl 5%SB 1:1液500 201:4液500 102:1液500 30 47 2:6:1液500 10 16 2:3:1液500 15 25 4:3:2液500 20 33 注:为了配制简便,加入的各液量均用整数,配成的是近似的液。

2:6:1液500 10 162:3:1液500 15 254:3:2液500 20 332:6:1液100 2 32:3:1液100 3 54:3:2液100 4 7液体G S 盐5%SB 张力2∶3∶1 100 3 5 1/24∶3∶2 100 4 6 2/32∶1 100 7 9 等张1∶1 100 5 1/21∶4 100 2 1/51/3张液100 3 1/31/4张液100 2.5 1/4混合液组成及用途5%GS 0.9%NaCl 1.4%SB 渗透压用途2:1含钠液 2 1 等张重度脱水扩容酸2:3:1溶液 3 2 1 1/2张等渗性脱水4:3:2溶液 3 4 2 2/3张低渗性脱水2:6:1溶液 6 2 1 1/3张高渗性脱水(混合液配制举例手写)1:1液指N S及G S各1份,为1/2张液,用于没有明显碱中毒及酸中毒的呕吐脱水。

1:4液指N S1份,G S4份,为1/5张液,用于补充生理需要量。

[举例] 患儿,男,1岁,发育正常,诊断秋季腹泻。

PE:眼凹深陷,皮肤干燥,哭时无泪,尿少脉速。

根据病史,眼凹,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尿量等指标判断:重度低渗性脱水。

1岁发育正常估计体重10kg输液总量:180*10=1800ml,其中扩容20*10=200ml,累积损失量1800/2-200=700(补1/2总量)(在9-10h内输入总量的1/2,其余1/2量在13-14h 内输入。

)输液步骤:第一步扩容210/3=70ml,70*2=140ml盐,70ml碱(1.4%NaHCO3)相当于70/4=17.5ml 5%NaHCO3和70-17.5=52.5ml GS第二步补累积损失量700ml的4:3:2液,700/9=77.7-80,80*4=320ml盐,80*3=240糖,80*2=160碱(1.4%NaHCO3)相当于160/4=40ml 5%NaHCO3和160-40=120mlGS第三步补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1800-210-700=890-900ml的3:2:1液,900/6=150,150*3=450糖,150*2=300ml盐,150ml碱(1.4%NaHCO3)相当于150/4=37.5ml 5%NaHCO3和150-37.5=112.5ml GS 112.5+450=562.5ml GS 第四步见尿补钾:10%KCl 15ml.补液疗效观察1 补液后4小时内尿量增加,12小时内皮肤弹性恢复,酸中毒纠正前囟、眼窝凹陷恢复,哭有泪,脉搏有力,呼吸均匀,小儿睁眼玩耍,说明补液适当。

2 若出现水肿尿少,提示含钠液偏高。

3 尿量多而脱水未纠正,提示非电解质液偏多(含钠少)。

4 软弱无力,腹胀提示低钾。

5 烦躁不安、脉搏160次/min以上,呼吸困难,提示速度过快,有心衰甚至肺水肿可能。

临床实行液体疗法应密切观察上述变化有不当应立即纠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