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笔记(原创)
PA:税法(重点:三个流转税和三个所得税,占分比例70%)
第一章:税法概论
第一节:税法的概念
一、税法的定义:
税法和税收密不可分,确定的具体内容
税法税收:实质国家为了行使职能取得收入的方式。
法律表现形式
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二、税收法律关系:利润分配关系。
经过法律明确权利和义务上升到特定的法律关系。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主体、客体和内容。
税收法律关系有其特殊性。
1、权利主体:享有权力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权利主体:税务机关、财政机关、海关和纳税人。
属地兼属人的原则。
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行政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则权利和义务不对等,与民法不同,这是税收法律关系的重要特征。
2、权利客体:共同指向的对象,即征税对象。
3、内容:主体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是最实质的,是税法的灵魂。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税法是引起税收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但税法本身并不能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判断题),税收法律事实决定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税收法律事实: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行为和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行为。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保护税收法律关系,就是保护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形式和方法很多如:限期纳税、征收滞纳金和罚款。
偷税漏税的处罚,纳税人不服,行政复议。
权利主体双方是对等的。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罚则、附则等项目。
(重点)
(一)总则:立法依据、目的和适用原则。
(二)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一切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三)征税对象:纳税客体,征纳双方共同指向的对象。
区分不同税种的标志。
(四)税目: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例:消费税具体规定了烟酒等11个项目。
(五)税率:对征收对象征收比率和征收额度。
计算税额的尺度,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六)纳税环节:应当纳税的环节。
流转税是流转环节,所得税是分配环节。
(七)纳税期限:税法规定纳税期限。
(八)纳税地点:有利于税款控制。
(九)减税免税:特殊规定。
(十)罚则:
(十一)附则。
四、税法的分类:
(一)按照基本内容和效力: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二)按职能作用不同: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三)按征收对象不同:流转税、所得税、财产行为税和自然资源税。
(四)行驶税收管辖权不同: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等。
(五)归属和征收管辖权限不同: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我国和八十多个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的决定。
(新增)
第二节:税收的法律地信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一、税收的法律地位。
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第三节:我国税收的立法原则
一、从实际出发;二、公平原则;三、民主决策;四、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五、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
第四节:我国税法的制定和实施
一、税法的制定,海南、民族自治州在遵循基础下可以制定有关税收的地方性法规。
立法程序:提议、审议、通过和公布。
二、税法的实施。
税收执法和守法。
多层次:层次高法优于层次低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国际法优于国内法;实体从旧,程序法从新。
第五节: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04年新增但没考过,作为考点复习)
一、现行税法体系的内容:
税法体系即税收制度(税制)分为简单型和复合型。
内容分为三个层次:不同要素构成不同税种,不同税种构成税收制度,规范征收程序的法律法规。
一个国家的税法一般包括税法通则、各税税法(税法条例)、实施细则、具体规定四个层次。
税制实体法分为七大类(共24种税)
《税收征收管理法》、《海关法》、《进出口关税条例》税制程序法,实体法和程序法构成了我国税法体系。
一、我国税制改革制度:三个历史时期,五次重大改革。
94年开征土地增值税,新设遗产
税和证券交易税(未开征)。
第六节: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一、税收管理体制概念:国家机关划分税权的制度。
税收管理权限划分为税收立法权和税收
执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