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
可是并立扩展也存在不足:
(
8) 别听别看这种宣传品。 (9)不看书、看报、上网、听广播, 就不能及时获取信息。 都是状中结构,但并立扩展方式不同。 并立扩展法的结果和直觉不符合。 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经调查,仅仅“别”可以按照(8)这
样的方式并立扩展。(范继淹1983) 范继淹的做法是,承认两种都存在,都 合适。 我们认为,这样处理不如统一处理更为 合适。因为: 1)从语义关系上看,(8)(9)是一 样的。 2)可以使得语法更为简单,经济,系 统性更强。
[1]
4.1.5 层次分析的表达方式 4.1.5.1 划线法
(12)春天的
| |定
脚步 声 近了 主 | |谓 | || 中 | 定 中
4.1.5.2 括号法
[主语可怜的
约翰] [谓语跑掉了] [主语[定语可怜的] [中心语约翰]] [[述语跑] [补语 掉]了]
4.1.5.3 树形图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国际语言学界迄今引用率最高的汉语语
法书 现代汉语语法的第一个高峰,不仅把结 构主义语言学全面应用于汉语语法的描 写,而且提出了很多精辟的分析,对此 后的汉语语法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2】引进和改进:
丁声树、李荣、吕叔湘
等 1952-1953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年商务印书 馆出单行本。 丁声树先生长期追随赵元任先生,并在 40年代赴美,在结构主义的大本营耶鲁 大学指教。 李荣 则是赵元任1948的译者。 周法高1973“此书可算大陆出版的最好的 一部语法书,参考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 学派和该派以外的语法理论,有些地方 兼顾到实用,并没有美国结构主义语言 学派那样拘泥。”
大树挂满新绿
S
主 定 中 述 谓 宾
述
大 树 挂
补
满
定
新
中
绿
【3】韵律结构的辅助作用
范继淹1983、陆俭明2001指出,韵律
结构中的停顿位置和句法结构并不完全 对应,因此不能作为层次切分的标准。 不过很多学者都认为这是一个有价值的 因素。Wells1947就专门讨论了韵律结 构的作用。
朱德熙1962:“由于汉语的语调、轻重
音等方面没有人作过系统研究,因此在 下文的讨论中,我们暂时只能把这些跟 句法结构有密切联系的因素撇开不谈--如果本文的分析能够成立的话,那么当 我们把语调、轻重音等因素考虑进去的 时候,只会使我们描绘的蓝图更加细致, 不会根本改变这个蓝图的轮廓。”
系比较复杂,目前的研究还欠深入。 韵律因素的运用需要很多背景知识, 一般学习者使用起来可能比较困难。 但是完全摒弃这个因素的作用是非常 不合适的。
可参考:韵律和句法结构关系方面的
研究 冯胜利 【香港中文大学】 端木三 【密西根州立大学】 陆丙甫 【南昌大学】 周韧 【北京语言大学】 王洪君 董秀芳 【北京大学】
第四章 直接成分分析法
4.1 概述 4.1.1直接成分的概念
最终成分:组成一个结构体的最底层的
语言成分,如语素/词【看不同的理论的 要求】 (1) Poor John ran away 最终成分有 poor, John, ran, a(如aground „搁浅’,ashore„靠岸’,aloft„高举’, around„围绕’中重复出现的粘附形式)和 way。
赵 元 任 先 生
中 国 语 言 学 之 父 赵 元 任
—
青 年 时 代 的 赵 元 任 先 生
吕 叔 湘 先 生
丁 声 树 先 生
朱 德 熙 先 生
青年时期的朱德熙先生
陆 丙 甫 先 生
4.1.3 确定直接成分的原则
【一】一般接受的三原则: 结构:直接成分自身成结构【形式,内部的结 构构造】 ; 意义:a. 直接成分自身意义自足合理。 c. 直接成分之间的意义组合关系正常。 b. 直接成分的意义之和约等于结构体整 体的意义。 功能:直接成分之间成结构。【形式,外部组 合关系】
其中Wells
1947 是巅峰之作。他用基于 “替换substitute”的“扩展expansion”来系 统地分析直接成分。 Wells, R. S. 1947 Immediate Constituents. Language, Vol. 23, No. 2. pp. 81-117.
人美 国 描 布写 龙语 菲言 尔学 德的 奠 基
仅仅知道结构体的最终成分,则无法了
解其构造过程和组织层次,因此必须揭 示出组合的中间层次。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复杂形式都只划分
成它们的最终成分,我们是无法了解一 种语言的各种形式的【也就是不能了解 最终成分组合而成的各种小于结构体整 体的形式】。 布龙菲尔德[1933]1980 196页
这个现象说明,“放在”结合紧密,不能扩 展,“放在”适宜看做一个句法词。
其他韵律起作用的现象举例:
【1】辅重原则
端木三
提出语言结构构造的一个一般原 则是,从属成分比核心成分更重。 主谓 你来 你看 【这个是例外】 述宾 看书 写字 述补 看完 写错 定中 红花 绿叶 状中 快走 缓行
4.1.2 历史来源及我国的引进和改造 4.1.2.1 历史来源
源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布龙菲尔
德Leonard Bloomfield及其后继者的研 究。
布龙菲尔德1914《语言科学导论》中提
出这个方法。这是基于德国心理学家冯 特的构造心理学所作的分析。认为一个 成分由两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又各自 有两个成分组成。直到道终端成分。
【2】歧义和结构轻声
(10)想起来了
a.想到
b.希望起来 重音模式不同,前者“起来”轻声, 附着在“想”上,形成一个韵律单 位——一个音步。“想”变调为35; 后一种情况,“起来”重读。“想” 和“起来”各构成一个音步。“想” 可不变调,或者变21。
总之,韵律结构和句法结构之间的关
布龙菲尔德虽然后来放弃了心理主义,
但是仍旧主张切分直接成分。 对后来产生影响的论述是在其1933年的 著作《语言论》 Language 中做出的。
布龙菲尔德
[1933] 1980《语言论》,袁 家骅,赵世开,甘世福译,商务印书馆。
这个方法后来在其后辈Nida,
Pike, Harris 、 Hockett和Wells的研究之中被进一步深化 和系统化。成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句法研 究的重要成果。
直接成分:直接构成一个结构体的成
分称为直接成分。
举例(2)可怜的约翰跑掉了
(3)[主语[定语可怜的]
[中心语约翰]] [谓语[述
语跑] [补语掉]了]
布龙菲尔德提出这个概念,是为了对
语言的组合过程及其结果作出更为全 面的描写。 而其直接结果则是揭示了语言组织的 层次性这个人类语言的基本特征。
仅靠三原则,有时并不能完全确 定切分的结果。如下列结构似乎两种 切分皆可: (5) 先 去 北京 a. | 述 | [ 宾 ] b. [ 状] [ 中 ] [述] [宾]
除非分析者具备现代语言学的语义结
构的知识,才能知道动词及其论元是 句子的语义核心,构成一个语义域, 一个语义域在句法操作【包括层次切 分】时不应该被打破。 否则上述两个切分是一样有效的。 二者哪个更为合适呢?对此,范继淹 1983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并立扩展 法。
朱德熙
1962 句法结构 《中国语文》
8-9月号 迄今为止,国内对结构主义句法分析 最好的综述。 对层次分析法的作用和机制作出了全 面分析;并深入分析了变换分析法的 原理和作用。
范继淹
1963 动词和趋向性后置成分的 结构层次,《中国语文》2期。 范继淹 1983 汉语语法结构的层次分析 问题,《语法研究和探索》(一),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57-184 【原文作于1964年,目前最深入的考 察之一。创获颇多。】
“在”往往可省略。
林先生的看法很有道理。“放在”的语音
融合程度很高,这个变化并不是纯粹的语 音现象。它反映了终点处所成分“桌子上” 的地位提高,向宾语转变这个现象。 上古汉语,如《左传》: 至于X 至X 入于X 入X 两种情况并存,也是类似的现象。
上述分析的遗留问题: 走进门 走得进门 走不进门 放在桌子上 *放得在桌子上 *放不在桌子上 去往北京 *去得往北京 *去不往北京
【3】丰富:不仅分出直接成分,而且
加上结构关系说明。原因是汉语形态 简单,结构关系比较复杂。吕叔湘先 生1980 对此有所阐述。 例如(4)进口汽车【定中、述宾歧义】
【4】和成分分析法的结合: 各有不足,陆丙甫综合二者,并考虑
言语处理等因素,提出了新的处理办 法。这是目前最深入的探索之一。 陆丙甫 1993《核心推导语法》,上海 教育出版社。【2009】 其做法非常接近现代功能语言学的很 多流派。
引进新概念:
“任何一个说英语的人,如果他有意
来分析语言形式,他会肯定地告诉我 们:Poor John ran away的直接成分是 poor John和ran away这两个形式;而这 两个形式又各自是一个复杂形式;ran away的直接成分是语素ran和复杂形式 away,后者的成分是语素a-和way; poor John的直接成分是语素poor和 John。” 布龙菲尔德[1933]1980 196页
林焘1962
现代汉语轻音和句法结构的关 系,《中国语文》7期。
他指出,从结构轻音的角度可以知道:
(8)放在桌子上。 “在”轻声,附着在“放”上。“放在” 形成一个韵律单位,“桌子上”构成一 个韵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