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理论
❖ X理论强调各项控制的技术、步骤和方法;
❖ Y理论强调要通过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绩效考核、薪资与 升迁管理来创造一种环境,激励员工对组织目标的承诺、参 与决策过程,提供有责任和挑战性的工作,建立融洽的群体 关系等。使职工有机会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我。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理论
❖雪恩(Schein,1960)
超Y理论
X理论与Y理论是共 存的、互相补充的,对人 性的认识是因人而异,人 和人不同。
管理思想 我们不仅要使组
织适合任务,也要 使任务适合工作人 员,以及使工作人 员适合组织。
对X理论与Y理论的选择
X理论——消极
Y理论——积极
❖ X理论假设低级需要主导个体行为;
❖ Y理论假设高级需要决定个体行为,比X更符合实际。
❖ 对“社会人”假设的评价
▪ 是管理思想与方法的一大进步 ▪ 过于否定经济人假设的管理作用 ▪ 重视非正式组织,有轻视正式组织的倾向 ▪ 仍是依赖与被动的人性观
自我实现人假设
❖ 40-50年代,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代表人物为马斯洛:以环境与 人为中心、职能是设计环境与采访、强调内部激励、主张新型民主的 参与决策领导体制
内涵
目好色,耳 好声,口好 味,心好利, 骨体肤里 好愉逸。 (荀子)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 (孟子)
把各人的天赋良 能发挥到十分圆 满,人人可以自 立。
(梁启超)
人性无善与不 善,犹水无分 东西,决诸东 方则东流,决 诸西方则西流。
(告子)
西方的人性假设理论
❖ X理论、Y理论 ❖ 美国,麦格雷戈,1960年,《企业中人的因素》 ❖ 消极专制和民主宽容
▪ 经济人假设 ▪ 社会人假设 ▪ 自我实现人假设 ▪ 复杂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
❖ 20世纪初,经济人假设、X管理理论,以泰勒等为代表:以工作或任 务为中心、传统的管理职能、外部奖惩——葫萝卜加大棒式、专制 集权领导体制
❖ “X理论”管理要点: • 管理者从经济利益出发 • 控制与修正职工的行为,以符合组织的需要 • 严格控制下属
❖ 对“经济人”假设的评价 ▪ 含科学管理的成分 ▪ 享乐主义哲学的消极人性观 ▪ 工人观的错误 ▪ 机械管理模式
社会人假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0年代,社会人假设、人际关系理论,以梅奥等人为代表:以人为中 心、人际关系协调职能、集体奖励方式、新型民主与沟通领导体制
❖ “社会人”假设的管理原则
▪ 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 强调与重视人际关系协调的职能 ▪ 提倡集体奖励 ▪ 重视参与管理的形式
管理心理学
人性假设理论
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 施的背后,都必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 及人性行为的假设。
——麦格雷戈
人性思考题:囚徒困境博弈
❖在博弈论中,含有占优战略均衡的一个著名例子 是由塔克给出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博弈模型。
人性假设的涵义与意义
❖人性,即人的本性,人的本质属性。
❖ “自我实现人”假设的管理原则 ▪ 管理重点的变化 ▪ 管理职能的变化 ▪ 奖励制度的变化 ▪ 领导与管理体制的变化
❖ “自我实现人”假设的评价
▪ 是管理理论与思想的进步,含创造性成分 ▪ 假设的基础是错误的
复杂人假设
❖ 60—70年代,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权变理论)代表人 物摩尔斯等
❖ “复杂人”假设的管理措施 ▪ 组织形式的权变 ▪ 领导方式的权变 ▪ 管理方法的权变 ▪ 奖酬方式的权变
▪ 弗洛伊德的性恶论 ▪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性善论 ▪ 我国古代的人性论
• 孟子、荀子
❖ 人性问题的基本假设是研究人性问题的出发点, 不同的假设就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中国传统的人性假设
理论
1、性恶论 人之初,性 本恶 (法家)
2、性善论 人之初,性 本善 (儒家)
3、尽性主义 个性中心论
4、流水人性 善恶不是天生, 是后天教育的 结果
❖ 如果员工对工作做出承诺, 他们能自我引导,自我控制。
❖ 普通人能学会接受甚至寻求 责任。
管理思想
⑴绩效低落归因于管理 ⑵参与管理 ⑶融合原则 ⑷兼顾组织要求和个人需要
❖ 人们普遍具有创造性决策能 力,而不只是高层管理者。
超Y理论
摩斯和洛斯奇两位学者分别在两个工厂和两个研究所进行试验, 在一个工厂和一个研究所用X理论,在另一个工厂和研究所用Y理论进 行实验。结果:X理论在工厂中有效而在研究所无效,Y理论则相反。
X假设
❖ 员工天生讨厌工作,尽可 能逃避工作
❖ 强制、控制或惩罚为主要 管理方式。
❖ 员工逃避责任,并且尽可 能寻求正式的指导。
❖ 大多数员工认为安全感在 工作相关因素中最为重要, 员工缺乏进取心。
管理思想
⑴绩效低落由人之本性所至 ⑵集权化管理 ⑶阶梯原则 ⑷组织要求重于个人需要
Y假设
❖ 员工会把工作看作与休息或 娱乐一样自然的事情。
❖ “复杂人”假设的评价 ▪ 有积极启示作用 ▪ 应注意与防止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