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理论和人性假设_PPT幻灯片

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理论和人性假设_PPT幻灯片

1924年至1932年间,梅奥主持进行的霍桑实验及相应 的人群关系理论,是管理心理学史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所谓霍桑试验,是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的 霍桑工厂进行的。霍桑工厂具有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 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是工厂仍有不满情 绪,生产效率不理想。为探求其原因,一个包括多方面 专家参加的小组进行了以下几个阶段的研究。
• 惠普之道的实践成果有目共睹,它使惠普公司成为全世界电子企 业的佼佼者,具有很强的赢利能力。然而,2001年由于全球经济 的低迷,惠普和大多数高技术公司一样,出现了很多问题,公司 不得不宣布将设法削减成本。但是,惠普依然坚持创始人的管理 哲学和价值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卡莉·菲奥莉娜宣布公司不会 解雇员工,但会要求他们接受相对较低的工资或者不带薪休假, 以帮助公司度过难关。
管理心理学
心理学知 识在工业管 理中的应用、 霍桑试验、 需要层次理 论使管理心 理学的形成 具备了理论 基础。
管理心理学
第二节 人性的假设与管理
• 管人还是管事?“贤主劳于 求贤,而逸于治事”这句话出自 《吕氏春秋》。其意思是说,贤 明的管理者把精力放在求贤用人 上,而在管理具体事务上则采取 超然的态度。美国著名企业家, 钢铁大王卡耐基也是一位用人的 专家。在他的墓碑上就刻着: “一个知道选用比自己更强的人 来为他工作的人安息与此。”管 理应该侧重于管人而不是管事。 管人的过程中最复杂的莫过于对 人性的认识和理解。
• 惠普之道给我们启示?按照惠普之道中包含了一个对 人性的一种什么态度?
管理心理学
一、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是现代化大 生产的必然产物,其早期理论产 生于20世纪20年代,并在20世纪 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发展为一门 独立学科。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二)霍桑试验
管理心理学
第二章 人性假设与管理
开篇案例:
惠普之道
管理心理学
• 惠普电子公司的创始人威廉·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在公司里被 亲切地称为比尔和戴夫,他们创立了著名的管理哲学——惠普之 道,它以人为本,强调以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对任 何成绩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和承认。
• 惠普之道是建立在黄金法则之上的,该法则的主旨强调要善待组 织成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惠普的管理者相信,公司的 每一位员工都是惠普团队的一员。他们强调提高员工沟通水平的 必要性,认为要创造积极地创新环境,不仅需要上下级的纵向沟 通,同事之间的横向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管理心理学
一、中国古代“人性”问题的争论
(一)中国古代“人性”问题的争论
人性问题是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我国古代的思想家 对“人性”问题有着不同的论述;春秋时期,孔子在 《论语阳货》中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对人 性善恶问题还不具体,只是有关于人性的讨论。在孔子 之后的一些思想家们关于人性的争论就比较具体了,主 要有:
• 照明实验 • 福利实验 • 访谈实验 • 群体实验
管理心理学
照明试验:研究改变照明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第一次照明试验 验
第二次照明试
未告知实验组
பைடு நூலகம்告知实验组
生产效率不变
实验组 生产效率提高
管理心理学
照明试验中尽管照明度发 生各种变化,甚至降低到 很低,但由于工人们感到 自己被挑选参加试验,有 着特殊的身份,感到有人 注意自己,一种被上级关 注和重视的感情就会产生, 从而激发出较高的工作积 极性,生产效率自然会大 大提高。
管理心理学
群体试验:研究群体工作效率问题
在这项试验中,梅奥选择了14名男工 在单独的房间内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 工作。工作中实行计件工资。试验发现, 产量只维持在中等水平上。原来这个集 体为维护其群体利益,自发形成了一套 自己的规范,如他们约定,谁也不能多 干,突出自己;谁也不能少干,影响大 家;违反规定者要受到惩罚。工人之所 以是产量维持在中等水平,是为了避免 当局者提高标准或裁减人员。这一实验 表明,工人为了维护班组内部团结,可 以放弃物质利益的诱惑。由此梅奥提出 了企业中“非正式群体”的概念。他认 为企业中工人们会自发形成非正式群体, 对其成员的行为有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试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工人对厂方的态度
这是一个遍及全厂员工的 访谈,历时两年之多, 找员工个别谈话两万余 人次。试验中规定访谈 者少说多听,让工人任 意发表意见。访谈计划 收到了意向不到的结果, 工厂的产量大幅度上升。 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 对工厂的不满都发泄出 来了,因而情绪心情舒 畅了,从而使产量上升。
管理心理学
霍桑试验试验结果:
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群关 系理论。他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生产积极 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生 产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士气”,而士气又取决于是 否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是影响生产效 率的重要因素;新型领导的能力在于增加工人满意 度,提高生产率,并且能够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 与非正式群体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性善论 性恶论 自然人性论 善恶混说论
管理心理学
1.性善论
战国时期,孟子主张“人之初,性本 善”,他认为人人有善的萌芽,统治者 能保持发展它,庶民则不能。 论证: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管理心理学
福利试验:
改变福利条件和工作时间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选择六名女工在单独的房间里 从事装配继电器工作。实验时先 是逐步增加一些福利措施,比如 缩短工作日、延长休息时间、提 供免费茶点和水果等,结果产量 得以提高。两个月之后,取消了 一些福利措施,可是产量仍然继 续上升。

管理心理学
访谈试验:
霍桑试验及人群关系理论为管理心理学奠定了 理论的基础,并成为管理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梅奥 被公认为是管理心理学的先驱。
管理心理学
(三)需要层次理论
20世纪40年代,心理学 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 理论,他认为人有生理、 安全、归属感与爱、尊重、 自我实现五类需要,这些 需要由低级向高级依次发 展,形成金字塔的层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 后来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有 很大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