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第八章 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证明了社会主义不
是什么幻想家的主观臆造,而是资本主义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而把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两个决不会”
• “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
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 • 他指出: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 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 • “两个决不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 它纠正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1848—1849年欧洲革命时提出的
• 以苏联为代表的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的社会主 义国家,遭遇到如何在与资本主义共存和斗争中发 展社会主义这一艰难的时代课题。在特定历史条 件下形成的苏联模式有其时代必然性和合理性,而 且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 进一步发展,这种模式日益僵化,产生了很多弊端, 特别是这一模式被当做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加以 坚持和推广,给各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严重的消极影 响。
•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针对 •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相继开始尝试进行体制上的改革。
但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还发生了许多严重失误。特别是从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改 革中推行一条错误的路线,作出一系列错误决策,使社会主 义改革走上了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歧途,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
•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的成立, 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社会 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极 大地推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辉灿烂 的前景。
第八讲 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 重大贡献 三、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光辉前景
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 2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 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伴随着欧洲 资本主义的产生、演进,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也在不断发 展、壮大。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不仅是一种批判资本主义 的理论体系和追求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还 是一种以否定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现实运动 。
以资本为本位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产生。但是,由于 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工人阶级力量弱小、不成熟,
以空想社会主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思想并没有获得现实力
量的支持。
•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发展了唯物
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且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
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出发,揭示了资 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不仅造就了置其自身 于死地的武器,而且造就了将要使用这种武器的现 代工人阶级,从而得出了无产阶级必然战胜资产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 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 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级、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
马克思
• 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根本的改造,第一 次揭示了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 力,正确指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以及走向这一方向的正确 道路——社会主义革命,明确了实现这一革命的现实力量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从而使社会主义有了现实的基础, 由空想成为科学。 • 19世纪下半叶,马克思、恩格斯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 导,先后领导了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等国际无产阶级组织, 并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为感召,推动了 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 进入20世纪以后,社会主义成为世界上一种重要的社会制 度,取得了辉煌成就,也遭遇了重大挫折,但始终保持着勃勃 生机,不断发展前进。
托马斯· 莫尔(1478年 — 1535 )以 其名著《乌托邦》(1516)而名垂 史册。
欧文 (1771-1858),空想社会主义 者,也是一位企业家、慈善家。
实践中成功开创并不断发展的伟大事业。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 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 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哪种理 论能够对这两个历史课题作出正确回答,就会成为中国人 民的信仰;哪条道路能够引导中国人民完成这两大任务,就 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前进方向;哪种政治力量能够带领中 国人民完成这两大任务,就能够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领导 力量。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 道路,才能最终完成上述两大历史任务。
傅立叶
傅立叶
1.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
•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 想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 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在现代意义上使用社会主 义的概念,其本意是指以合作为基础、以消灭财产不平等
和实现大众福利为目标的集体管理制度,它在批判和对抗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产业革命既提高了生产社会 化的程度,又推动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资本主义从自由竞 争发展到垄断,垄断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一 步加深。 • 列宁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领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 革命取得了胜利。俄国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开始从理想变 为现实,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社会主义苏联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流砥柱,各国共 产党成为反法西斯斗争中最坚决、最勇敢、最有成效的政 治组织。 • 东欧和亚洲一些国家的共产党抓住战争造成的机遇,建立 了人民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并相继走向社会主义,社会主 义制度由一国发展到多国。
•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初,只是一个在欧洲大陆游荡的弱小 “幽灵”。然而,到20世纪中叶,世界上已有近1/4土地 上近1/3的劳动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的实践。 • 社会主义在欧洲、亚洲和美洲一些国家的发展,初步改变
了这些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
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加速了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推 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一些不正确想法,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和艰巨
的历史过程,从而为“两个必然”奠定了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
• 虽然苏东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但对社会 主义的探索和追求并没有因此而终止。世界各国工人阶级 、无产阶级政党、其他进步政治力量和各社会主义国家继 续坚定地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懈奋斗。 •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发 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在改革开放 的实践中,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 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 • 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利发展,展现出光明的发 展前景。
3.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
• 尽管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是社会主义 思想的广泛传播、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运动的 蓬勃发展,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突破了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
开创了一条实现工业化的崭新道路。它打破了资本主义“
一统天下”的局面,使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 制度发挥历史作用,改变了资本的发展逻辑,奠定了社会公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 任何新生的社会制度都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完美无 缺的,都要通过改革来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社 会主义制度也是如此。 • 20世纪下半叶,新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深刻地 改变着世界的面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度过了大 动乱的年代,普遍建立了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两个必然”
• “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
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 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
• 马克思一生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最伟大贡献,就在于他揭示并阐明了社
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此前,社会主义作为人们追求的 一种理想,一直处在空想社会主义阶段。19世纪30—40年代,由 于机器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工人阶级作为独立 的政治力量在欧洲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就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 学提供了客观条件和历史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 件下,在继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总结工人运动的丰富
•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 ,而任何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都需 要经历长期复杂的过程。 • 以历史的年轮来计量,社会主义的历史还是短暂பைடு நூலகம்,总的说 来还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而且,十月革命以来先后诞 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原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 国家。 • 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要彻底改变经济文化 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然需要一个漫长 的发展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