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ppt课件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ppt课件
第一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道异物梗塞
O
呼吸梗阻常见于婴糼儿,但近年来资料发现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发生 气管异物明显多于儿童 食物团块完全堵塞声门或气管引起的窒息,俗称“噎食”。
O
O
美国每年约有4000多人因噎食猝死,占猝死病因第六位。其中至少有 三分之一的噎食病人被误诊为“餐馆冠心病”而延误了抢救时机。
气道梗塞表现
O
O
(二)现场急救--互救法
1。拍背法
(1)意识尚清楚的患者:在患者肩胛区脊柱上 给予6--8次连续急促拍击。患者头部要保持在 胸部水平或低于胸部水平,充分利用重力使异 物驱出体外。 (2)意识不清的患者:应使患者屈膝蜷身,面 向急救者侧卧,头低于胸部水平,急救者以膝 和大腿抵住患者胸部,然后迅速、用力地拍背
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意外伤害的概念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和意料不到 的对人体的伤害,如溺水、触电、交 通事故及地震等。
2008年5〃12确认 69227人遇难, 374643人受伤, 17923人失踪。 4624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达 200亿美元。
分布特征
O
人群分布:男>女; 15-19岁>1-4岁>10-14岁
O
O
亲眼目睹异物被吸入者。
凡昏迷患者在呼吸道被打开后,仍无法将空气吹入肺内时。
(二)现场急救—自救法
O
咳嗽 :自主咳嗽所产生的气流压力比 人工咳嗽高4--8倍,排除呼吸道异物 的效果较好。 腹部手拳冲击法:患者一手握空心 拳,拇指侧臵腹部脐上两横指、剑 突下处,另一手紧握该拳,用力向 内、向上冲击5次,重复至异物排出。 上腹部倾压椅背:患者将上腹部迅 速倾压于椅背、桌角、铁杆和其他 硬物上,连续向内、向上冲击5次, 以造成人工咳嗽,驱出呼吸道异物。
一手 握 空心 拳 以拇 指 侧顶 住腹部正中线脐上两横指 处,剑突下; 另一 手 紧握 该 拳 , 快 速向 内、向上冲击5次; 有节奏、有力地重复操作; 造成人工咳嗽 ,驱出异物。
O
O
O O
立位胸部冲击法(意识清醒)
不宜用腹部冲击法者:
如:肥胖者或妊娠后期 救护者站于患者背后,双臂经患者 腋下环抱其胸部 一手握空心拳,拇指侧臵患者胸骨 中部,避肋骨缘与剑突; 另一手紧握该拳,向内、向上冲击 5次;
流行病学
据报道,美国每年因溺水而亡者近9000人,是意外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其男性溺死是女性的5倍,男性溺死的高峰年龄段在15~19岁,女性溺死 在学龄前的1~4岁。成人溺死者中约 45%伴有酒精中毒。美国每年发生 近乎溺死者约8万。
O
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0~14岁 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
O O O
突然刺激性咳嗽,反射性呕吐,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特殊表现:“V”字手势,苦不堪言; 气道不完全阻塞:剧咳,咳嗽间隙有哮鸣音;喘气,呼吸困难, 面色青紫;
O
气道完全阻塞:面色灰暗,不能说话、咳嗽、呼吸,失去知觉, 窒息。
气道梗塞的现场急救
(一)现场诊断
O
一个意识清楚的人,尤其在进食时,突然强力咳嗽,呼吸困难,或无法 说话和咳嗽,出现痛苦的表情和用手掐住自己的颈部。
儿童意外伤害(溺死)在中国
2000~2005年中国卫生部统计全国死亡统计数据(性别与城乡是2007年现场调查)
溺水致死的原因
O
大量水、泥沙进入口鼻、气管和 肺,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惊恐、寒冷使喉头痉挛,呼吸道 梗阻而窒息。
O
溺水急救—自救
不要心慌意乱,应保持头脑清醒。 采用仰面位,头顶向后,口鼻向上,
海姆立克急救法(海氏急救法)
Hemilich maneuver
对病人冲击腹部及膈肌下软 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 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气体形成 一股气流,长驱直入气管,将堵塞 住气管、咽喉部的异物驱除。
也称“余气冲击法”
立位腹部冲击法(意识清醒)
O
救护者双臂环抱腰部令患 者弯腰,头底张口;
O O O O O O
两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呈仰卧位;
两指冲击性按压两乳连线下一横指4次;
查口腔,若异物咯出,小手指取出;
婴儿气道梗塞急救法(背部叩击+胸部冲击)
第二节 溺水
O
溺水( drowning ),又称淹溺, 指人淹没水中,由于呼吸道被外 物堵塞(湿溺水 70-80% ),或 喉头、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干 溺水 10-20% )而引起窒息和缺 氧,甚至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脏停 搏而死亡。
重复操作,检查异物排出。
仰卧腹部冲击法(意识不清)
仰卧位,头后仰,开放气道。
救护者骑跨在患者两大腿外侧;
用一手的掌根臵于腹部正中线, 脐上两横指不触及剑突,另一手 臵其上; 两手合力向上、向内冲击5次; 检查口腔,若异物冲出,速用手 取出; 检查呼吸心跳,若无即CPR。
仰卧位胸部冲击法(意识不清)
呼气宜浅,吸气宜深,身体浮于水面, 以待他人抢救。
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举手反而易使
人下沉。
溺水急救—自救
会游泳者,若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淹溺,应息心静 气,及时呼救,同时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 面,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 下肢的拇趾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趾翘起来,持续 用力,直到剧痛消失,痉挛也就停止。一次发作之 后,同一部位可再发痉挛,所以对疼痛部位应充分 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亦应再按摩和热敷 患处。
救护者骑跨在患者两大腿外侧;
定位与胸外心脏按压部位相同; 两手掌根重叠,快速冲击5次,冲击均 匀,间隔清楚; 重复至异物排出; CPR
儿童气道梗塞救治法
婴幼儿气道梗塞急救
不要惊慌或立即抱送医院! 应在高声呼救的同时,开始急救!
婴儿气道异物梗塞急救法
O
救护者将婴儿身体骑跨在左前臂上,用左手掌固定 头颈,头低脚高; 用右手固定婴儿下颌角,头后仰打开气道; 两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呈俯卧位; 手掌根叩击背部肩胛区4次;
O
场所分布: 儿童青少年:家庭>校内>上学途中>其它公共场所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每年有超过二十万的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 即每三位死亡儿童中就有一位是意外伤害所导致。 意外伤害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2006年据相关部门统计,每天约有45名学生 因意外伤害而死亡,也就是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 在消失,在全国各类安全事故中,学生死亡人数 超过了全年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 有关专家指出,通过教育和学习,80%的意 外伤害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