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节 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

第六节 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


我和你
read after me
虚词的量很少,变化不大,但使用频率很高, 作用很大。
写文章≠写的文章
❖ 3、附加法 增减替换词尾或词缀来造成词形变化,在 英语中一般都表现为增加词尾。
map——maps work——works cold——coldest ask——asked
❖ 4、内部屈折
利用词根语素语音形式的部分变化来造成 词形变化的方法。
练习:
用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名词、代词与其 他词在主体、对象、领有、工具等方面的范 畴是什么?
用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行为发生的时 间与说话时间关系的范畴是什么?
用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行为动作进行 状态的范畴是什么?
表现事物在数量上的特征是什么?
He often comes here.
❖ 7、态 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它是动词所具有
的语法范畴,一般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 主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 被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承受者。
John Is writing a letter. A letter is being written by John.
二、语法范畴(109)
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概括成类,因而称
“范畴”。如:
语法意义
语法范畴
1、单数

2、复数
1、普通体
2、进行体

3、完成体
常见的语法范畴主要性、数、格、体、时、态、级 等。
❖ 1、性 是某些语言里名词的分类。一般把词分
为阳性、中性、阴性。 俄语不但名词有性范畴形容词和动词过
去时都有。德语、法语中也有,我们汉语没 有的。
阳性:汽车、英雄、剧院 中性:田野、知识、旗帜 阴性:报纸、钢笔、保姆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性”范畴是一个语 法概念,和生物学的性不一致,只是反映了 古代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观念表现在语法形 式上而已,是某种语言的习惯。
❖ 2、数 事物在数量上的特征。
汉语在名词、代词上有:老师们、我们
英语除了名词、代词外
teacher---- teachers 动词也有
he------they
He reads.
❖ 3、格
用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名词、代词与其他
的词在主体、对象、领有等方面的关系的范 畴。
英语
主格 宾格 属格
代词
I
me my
有生名词 Tom
Tom’s
德语有四个格 芬兰语十六个格
俄语有六个格 汉语呢?
❖ 4、体 表示行为动作进行的方式,是动词特有的
元音替换
man——men sit——sat
辅音替换
send——sent build——built
❖ 5、异根法 利用历史来源不同而词汇意义完全一样的
不同词根表达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意义的方 法。
go——went good——better
❖ 6、声调 汉语特有的,声调不同,词性不同。
nán

nàn
hǎo
语法范畴。 英语
普通体 I write. 进行体 I am writing. 完成体 I have written. 汉语利用“了、着、过”说话时间的相互关系。
英语 现在时 He works. 过去时 He worked. 将来时 He will work.
第六节 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
一、语法手段
❖ 把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形成的一些类 别。常见的有
1、语序 利用语法单位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
义的手段,它是在语言线形特点基础上形成的。 汉语中 面包甜——甜面包 语序不一样,语法意义就不同
❖ 2、虚词
又称语法词或辅助词,是没有词汇意义而 只有语法意义的词,在句中不做句子成分。
汉语表示时是可以用副词来表示 正在 曾经 将要
❖ “时”与“体”密切联系的,总是结合在一起。 容易混淆,应注意区分:
“体”表示动作的状态和动作是否持续 的;即表示动作已经结束还是尚在进行。
“时”则只涉及某动作在什么时间发生, 不问动作的状态。
❖ 6、人称 许多语言的都有人称代词,(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英语动词除了有数范 畴,还有人称的范畴。

hào
❖ 7、重叠
用词根语素或词干的重复出现来造成词形变 化的方法。
汉语 词类 形式 例子 动词 AA 尝尝 ABAB 讨论讨论 形容词 AABB 干干净净 量词 AA 条条、群群 数词 AA 三三
语法意义 短暂的轻微 的尝试义 表程度加深 表每或多 表相乘
练习:
❖ 判断下列词形变化采用何种语法手段 come-----came she----her book------books spend-----spent tooth------teeth old-----older see-----saw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