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版)《康复护理学》第4章康复治疗技术(言语治疗)

(整理版)《康复护理学》第4章康复治疗技术(言语治疗)


(四)治疗形式
3.小组训练 又称集体训练。目的是逐步接近日常 交流的真实情景,通过相互接触,减少孤独感, 学会将个人训练成果,在实际中有效地应用。治 疗师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编成小组,开展多 项活动。
4.家庭训练 应将制定的治疗计划、评价方法介绍 和示范给家属,并可通过观摩、阅读指导手册等 方法教会家属训练技术,再逐步过渡到回家进行 训练。应定期检查和评价并调整训练课题及告知 注意事项。
(二)治疗方法
1.口形训练 1)让患者照镜子检查自己的口腔动作是不 是与言语治疗师做的口腔动作一样。 2)患者模仿治疗师发音,包括汉语拼音的 声母、韵母和四声。 3)言语治疗师画出口形图,告诉患者舌、 唇、齿的位置以及气流的方向和大小。
2.听理解训练
1)单词的认知和辨别:每次出示一定数量的 实物、图片或词卡,说出一个物品名称后 令患者指出相应的物品图片,语言治疗师 说出某词,让患者指认。
2)语句理解:治疗师每次出示5个常用物品 图片说出其中一个物品的功能(如“你用什 么喝水?”),让患者听后将其指出,也可用 情景画进行对话。
3.口语表达训练:包括单词、句子 和短文练习
1)单词练习:从最简单的数字、诗词、儿歌或歌曲开 始让患者自动的、机械地从嘴里发出 ,如 “汽车”。
2)复述单词:先进行听觉训练,图片与对应文字卡片相 配如 “汽车来了”。
(一)适应证
从理论上讲,凡是有言语障碍的患者都可以 接受言语治疗,但由于言语训练需要训练者(言语 治疗师)与被训练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因此,对伴 有意识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智力障碍或 有精神病的患者,以及无训练动机或拒绝接受治 疗的患者,言语训练难以进行或难以达到预期的 效果。
(二)言语治疗原则
4.阅读理解及朗读训练:
4)句子、短文的理解和朗读:①理解:用句 子或短文的卡片,让患者指出情景画与相 应事物。用“是”、“不是”回答提问的 卡片。 5)朗读篇章:从报刊的记事、小说、故事中 选出患者感兴趣的内容,同声朗读,每日 坚持 。
5.书写训练:
①抄写阶段:让患者抄写和听写单词 ②随意书写阶段:让患者看动作图片,写 叙述短句; ③自发书写阶段:采用记日记和给朋友写 信的形式。
3)复述句子、短文:用以上练习中所用的单词,同其他 语词组合成简单的句子或短文反复练习。
4)实用化练习:出示一定数量的实物、图片,发出指令, 要患者完成简单的动作,如“把书放进书包里”。
4.阅读理解及朗读训练:
单词的认知包括视觉认知和听觉认知。 1)视觉认知:同时摆出3张画片,将相对应文字 卡片让患者看过后进行组合练习 。 2)听觉认知:将单词的文字卡片每3张一组摆出, 患者听治疗师读一个词后指出相应的字卡。 3)朗读单词:出示每张单词卡,反复读给患者听, 然后鼓励患者一起朗读,最后让其自己朗读。
二、失语症的康复
失语症是由于脑部损伤使原来已经获 得的语言能力受到损伤或丧失的一种语言 障碍综合症。表现为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 力障碍,患者意识清楚,无精神障碍,能 听见声音但不能辨别和理解;无感觉缺失 和发音肌肉瘫痪,但却不能清楚地说话或 者说出的话语不能表达意思,使人难以理 解。
(一)治疗目标及时机
(三)实用交流能力的训练
1.训练原则:以日常活动的内容为训练课题, 选用现实生活中的训练素材(如食物、照片、新闻 报语、图画等),提高综合交流的 能力。
2.训练方法:在训练中利用接近于实用交流的 对话结构,在治疗师与患者之间交互传递信息, 促使患者调动自己潜在的交流能力,以获取实用 化的交流技能。
3.训练前准备 开始训练前应有充分时间安排训练计划和整 理训练用具,(如纸、笔、卡片等),应尽量减少患者视野 范围的不必要物品。
(四)治疗形式
1.“一对一”训练 即一名治疗师对一名患 者的训练方式。其优点是患者容易集中注 意力,保持情绪稳定,刺激条件容易控制, 训练课题针对性强,并可及时调整。
2.自主训练 患者经过一对一训练之后,充 分理解了语言训练的方法和要求,具备了 独立练习的基础;这时治疗师可将部分需 要反复练习的内容让患者进行自主训练
5.患者主动参与 言语治疗的本身是一种交 流过程,需要患者的主动参与 。
(三) 治疗环境
1.环境要求 尽可能安静,避免噪声,以免干扰患者的情绪, 分散注意力,加重自我紧张;安排舒适稳定的座椅及高度 适当的桌子;室内照明、温度、通风等要适宜。
2.器材和仪器 包括录音机、录音带,呼吸训练器;镜子、 秒表,压舌板和喉镜;单词卡、图卡、短语和短文卡;动 作画卡和情景画卡;各种评估表和评估用盒;常用物品 (与文字配套的实物)。
第四章 康复治疗技术
第一节 物理治疗 第二节 作业治疗 第三节 言语康复 第四节 心理康复 第五节 康复工程
第三节 言语康复
学习目标
1.了解言语治疗的概念、治疗方法。 2.熟悉言语治疗的形式和原则。 3.掌握失语症的训练原则。
一、概 述
言语康复(speech therapy,ST)是 指通过各种手段对言语功能有障碍的患者 进行针对性治疗。言语治疗的目的主要是 改善患者的言语功能,手段是言语训练, 或借助于交流替代设备如交流板、交流手 册及手势语等等。
1.治疗目标: ①轻度失语:其治疗目标是改善言语和心理
障碍以适应职业的需要。 ②中度失语:其治疗目标是发挥残存能力及
改善功能,适应日常交流需要。 ③重度失语:治疗目标是尽可能发挥残存能
力以减轻家庭帮助
(一)治疗目标及时机
2.治疗时机:语言训练开始时间应是患 者意识清楚,病情稳定,能够耐受集中训 练30分钟左右。训练前应做语言评估。尽 管发病3~6个月是失语症恢复的高峰期, 但对发病2~3年后的患者经过训练也会有 不同程度的改善。
1.早期开始 言语治疗开始得越早,效果 越好。 2.及时评定 言语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 面的言语功能评估,了解言语障碍的类型 及其程度,使制定出的治疗方案具有针对 性。
(二)言语治疗原则
3.循序渐进 言语训练过程应该遵循循序渐 进的原则,由简单到复杂。
4.及时给予反馈 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及时给予反馈,强化正确的反应,纠正错 误的反应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