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改:城市和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

修改:城市和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


村庄到城镇的演变
阅P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1 于涅瓦河河口三角洲上的圣彼得堡是18世纪初在丛林和泥潭(沼 泽1 )上建设起来的,是俄罗斯通往欧洲西部的出海口,现在是一座 科1 学技术和工业高度发展的国际化城市,以舰船、动力机械等制 造业为主。
分析18世纪初圣彼得堡建城的有利条件。
半聚集型乡村聚落
多分布在山区或地广人稀的新开发地区
农村
牧村 乡村的类型
渔村
林场
文化
政治
城市的类型
工业
服务业
(一)聚落类型: 1、乡村:农村、渔村、牧村等
(1)特点: 农业人口为主,农业活动为主,规模小 (2)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 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村落
河网密的平原地区—— 呈带状沿河村落
地形:平原是理想区位(热带的高原和山区的河谷低地); 气候:降水适度和气温适宜的中低纬沿海地区; 河流:沿河设城(供水和运输);河口(河运和海运的交汇点,人 员和物资在此集聚、中转)河运起点、河流交汇处设城(河运)(人员和 物资在此集聚、中转) 资源:自然资源丰富区; 交通:驿道交汇处、交通枢纽; 行政中心;宗教圣地;军事重镇;新兴科技中心;旅游圣地等容易 形成聚落
角路口
工业区
住宅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 缘移动,并趋 向于沿主要交
通干线分布
占地面积大,是城 市的最基本职能, 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 级住宅区分化;位置 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 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市区外缘、交 通干线两侧
城市外 缘,与高 坡、文化 区相联系
内城、工 业区附 近,与低 地、工业 区相联系
四大人口稠密区
欧洲西部(英国、法 国、德国、荷兰、比
利时等国家 )
南亚地区(印度、 孟加拉国、斯里 兰卡和巴基斯坦
东部 )
北美地区(美国 东半壁和加拿大
东南角 )
东亚地区(中国东部、 朝鲜半岛和日本)
思考
聚落与环境
不同的自然环境下的房屋为何不同,主要考虑何种因素?
热带雨林地区
黄土高原地区
内蒙古草原地区
区位选择 原因
最大程度地接 近消费人群, 商业付租最高
既利于工人上 下班,又方便 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空 间较大,地租成 本比例高,该区 域内工业付租最 高
天安门广场交通便捷,却没有高楼大厦,为什么?
北京是中国的古都,天安门广场、故宫都是具有悠 久历史的古老建筑。如果在广场周围建筑起高楼大厦, 必然会破坏这一古老建筑的风格。——保护历史遗留痕迹
城镇化的利弊。 2.5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6
《地理2》内容标准逻辑
2.6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 系。
2.7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 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2.8 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 要意义。
交通便利(交 通沿线和交汇 处、沿海港口 等地)
气候 、地质 植被
地形平坦
自然资源丰富 (林、渔、矿 等地)
城市与乡村
活 动 看图找差异
小提示 可从以下几方面比较:房屋密集度、高度,道路修建情 况,商店、学校、医院的多。夏天可以 去池塘里摸鱼捉虾-----村里有小路通往附近的 小镇。
各类土 地利用 付租能 力随距 离递减 示意图
功能区
商业区
付租能力
商业用地的付 租能力随距离 递减最大,距 离市中心远近 对商业影响最 大
住宅区
住宅用地的付 租能力随距离 递减较小,距 离市中心远近 对住宅影响较 小
工业区
工业用地的付 租能力随距离 递减最小,距 离市中心的远 近对工业的影 响最小
(主要因素)
距离市中心远近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收入


( 2 )社会因素知名度

导致
住宅区
的分化
种族或宗教
( 3 )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 区有深远影响。
1.距市中心远近 城市地价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 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 地租的高低。
城里高楼林立, 有许多商店、学校、 医院------城里道路 纵横,车辆很多。
比较项目
城市
房屋的密集度 房屋高度 道路修筑情况 商店的多少
密集 高 密集 多
乡村
稀疏

稀疏 少
比较项目
学校的多少 医院的多少
有无农田 有无鱼塘 其他差异 自然景观改 变的大小
城市
多 多 无 无
人口稠密

乡村
少 少 有 有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分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 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教育医疗文化 用地等(以广州为例)。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分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三种
第二节 第三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分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服务范围的大小 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概念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分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每个阶段的特点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
村落功能区(四种以上) 村落功能区空间特征描述 村落空间结构评价
箐口聚落空间结构
村落功能区(居住、公共、稻田、水渠、山林) 村落功能区空间特征描述(毗邻、上下、大小、位置) 村落空间结构评价(四维度评价)
练习:描述、分析
任意找一个城市或乡村聚落,描述空间结 构。
说明这些空间结构背后的道理。
2.1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2.2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 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2.3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2.4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
复习: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有自然因素(如地
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矿产资源等)和社会经济因 素(如生产力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文 化教育、政治因素等),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因 素的影响在减弱,在社会经济因素中生产力发展水平的 影响最为显著。
水资源充(井、泉、湖滨、 河 畔等地)
2.2 聚落地理学
2.2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 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 意义。
资料 描述 分析
四个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
1、人地观念 2、综合思维 3、区域认知 4、地理实践力
2.2 聚落地理学(描述)
• 功能类型
• 功能区空间特征描述:
临近性
面积大小 形状 相对位置 连通性
临海,临近欧洲西部,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 便于城市建设;地处河口,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与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相比,该地气候比较温和宜人。
城市形态
占据一定的空间,有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
内部的成都平原,形成了 较完整的团块状。
重庆市地处长江和嘉陵
江交汇处,又是丘陵地区, 地形的崎岖不平使城市发展 在地域上失去了完整性。全 市形成了几个片区,形成了 组团状的格局。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第三节 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问题研究:城市住房发展趋势
常见地租曲线图及判读方法
第三节
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 概念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分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每个阶段的特点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改善了城市地理环境 2、可能使城市的环境质量下降: 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等
高中地理 《地理2》课标解读
周尚意 2018-07-05
《地理2》内容标准逻辑
A.①内蒙古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云南民居 B.①云南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C.①陕北民居 ②云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D.①陕北民居 ②内蒙古民居 ③云南民居
(2)三民居特点反映了其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 点,下面关于三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
应关系的表现,正确的是( D )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③-终年高温多雨 D.②-湿热的气候
广东开平雕楼 民居与环境
客家土楼
蒙古包
陕北窑洞
吊脚楼
云南傣族竹楼
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历史文化、 宗教信仰不同,影响建筑风格不同。
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 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 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三邮票民居的判断,正确的是( C )
集中性
14
2.2 聚落地理学(描写)
• 功能区空间特征描述:
占面积小
形状规 则
相对位置
临近物流区、与农田分开 交通便捷、还需要大尺度分析
集中性,还需要大尺度分析
2018年4月21日发布河北雄安新区规 划纲要
1)识别各类功能区 行政办公区
2)识别各类功能区的空间特点 位于中心、面积相对小
2)识别各类功能区之间空间关 通过道路系统、绿地系统 与其他功能区联系
人口稀疏

乡村聚落:
乡村是包括农村居民点、农业用地和相关设施在内的广 大乡村地域,其中的农村居民点称为乡村聚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