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第十四师224团(昆玉市)一级维稳治安检查站工程施工图纸、施工图审查报告。
2、国家及地方现行施工规范、操作规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安全检查标准。
3、2002年国家颁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4、本公司具有承建类似工程的经验资料、施工项目管理办法、成熟的企业ISO9001-2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及相关资料。
5、设计结构图及相关施工图;6、设计交底及会审记录;7、《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2002版;8、《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二、工程概况1、项目简介2、工程概况本工程总用地面积约9600㎡,建筑面积约2725.04㎡(单坡钢架自行车棚267.66m2,电动伸缩大门1座,国旗台及国旗杆1座,路面硬化工程3055.99m2, 室外电气工程:640m, 室外给排水供暖工程:给排水约400m,供暖120m,室外检查彩板房192m2,室外绿化工程,维稳站围墙297.60m,宣传橱窗4个。
三、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及说明1、模板:框架柱、墙、梁、板模板采用18厚漆面九夹板,配40×70木枋及40*70方钢管。
2、支撑系统:柱、基础墙模竖楞及梁侧模横楞采用40×70木枋,墙模横楞及柱箍采用Φ48双钢管,梁侧模竖楞或横楞采用Φ48双钢管,柱、墙、梁板设满堂支撑,柱、墙、梁辅以对拉螺栓加固。
螺杆截面积和纵横间距根据力学计算确定。
板采用满堂支撑系统。
3、模板安装方法本工程采用框架柱与框架梁板一次支模,一次浇灌砼的方法组织施工,由于主次梁钢筋多且复杂,因此,先安装梁底模,再安装柱模,校正、固定后绑扎梁钢筋,再安装梁侧模,最后安装板模。
梁跨度大于4.8米时,模板应按跨度的2‰起拱,悬臂构件均应按跨度的5‰起拱。
4、支撑搭设注意事项:(1)材料要求脚手架及钢管支撑采用Φ48规格,使用前应进行挑选。
凡有严重腐蚀、弯曲、压扁、钻孔或裂纹者,均不得使用。
扣件在使用前,清洗打油,必须经过严格检查,钢管单支顶托接头凡有脆裂或滑丝等现象者,严禁使用。
(2)支撑架搭设要求立杆与大横杆必须用十字扣连接,禁止用旋转扣连接。
当立杆高度不够时,楼板下支撑采用300mm或200mm頂筒,但接长立杆必须与两道横杆用十字卡相连,禁止只连一道横杆。
小横杆必须贴近立杆布置,置于大横杆之上,并用十字卡扣牢,防止荷载过大,大小横杆下滑。
楼梁底及板底支撑立杆必须采用对接,采用可调单支顶托顶撑。
剪刀撑:分板下剪刀撑和梁下剪刀撑两种,板下剪刀撑主要满足板下满堂支架和每道承重架之间的稳定,梁下剪刀撑主要满足梁下承重架的稳定。
剪刀撑用旋转卡与4根立杆连接。
所有立杆要求落到实处,以利受力良好。
所有卡扣要求紧固适度,松了不行,但拧得过紧会使扣件和螺栓断裂,要求扭矩控制在40-49KN.m,可用扭力扳手班前实测松紧度。
砼浇注前,应组织专人对支撑架及卡扣进行认真检查检测。
钢管架应符合相关强制性条文规定规定。
5、基础墙模板安装方法:墙模板立面支撑布置示意图墙(筒体)模板截面安装示意图6、矩形柱模板安装方法:7、楼层梁板模板及支撑安装方法:(1)梁板模板及支撑安装简图:梁板模板及支架安装简图(2)一般柱梁板支撑搭设构造简图:一般柱梁板支撑构造示意图8、楼层模板及支撑施工方法:(1)梁、板模板及支撑安装方法9、对拉螺栓施工方法:支模采用M14对拉螺栓,M12止水对拉螺栓间距横竖向每450mm一个。
如采用M14止水对拉螺栓间距横竖向每600mm一个。
对有防水设计要求的挡墙和水池,模板采用止水对拉螺栓加固。
(2)一般对拉螺栓加工及安装方法一般对拉螺栓加工安装图四、常用数据1、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为1.1kN/m2;2、砼自重标准值为24 kN/m3;3、钢筋自重标准值(按每m3砼含量计算):梁柱为为1.5 kN/m3,板为1.1 kN/m3;4、振捣砼对水平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2 kN/m2;5、倾倒砼对梁侧模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4.0 kN/m2;6、钢管采用Ф48×3.5,其截面特性:截面积A=4.89cm2,截面惯性矩I=12.19cm4,截面抵抗矩W=5.08cm3,回转半径i=1.58cm;7、荷载设计值(1)砼侧压力1)砼侧压力标准值:F1=0.22×r C×t0×β1×β2×V1/2=0.22×24×[200/(25+15)]×1.2×1.15×2.61/2=58.74 kN/m2;F2=r C×H=24×3=72 kN/m2取两者中小值,F1=58.7 kN/m2其有效压头高度h=F1+/r c=58.74/24=2.45m2)砼侧压力设计值:F1=F1×分项系数=58.74×1.2=70.49 kN/m2;(2)倾倒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查表为4kN/m2倾倒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设计值:4×1.4=5.60 kN/m2(3)荷载组合F=砼侧压力设计值+水平荷载设计值F=70.49+5.60=76.09 kN/m28、木模、木楞及对拉丝杆验算(1)模板验算1)模板计算单元简图,见图1。
用于计算承载力的线均布荷载:q1=F×b=76.09×0.2=15.22 kN/m b为单块模板宽度用于计算挠度的线均布荷载:q2=F1×b=70.49×0.2=14.1 kN/2)m b为单块模板宽度2)模板截面特征:木模为δ=2.5mmW水模=3.96×103mm3、I水模=17.98×104mm4、E=2.06×105N/mm23)抗弯强度验算:M max=q1×m2/2=15.22×0.32/2=0.68Kn·mδ= M max /W木模=0.685×106/3.96×103=172.95N/mm2<f=205N/mm2(可以)4)挠度验算:ω=q2×m/(24×E×I木模)×(-13+6m2×1+3m3)=14.1×300/(24×2.06×105×17.98×104)×(-6003+6×3002+600+3×3003)=0.9mm<[ω]=1.5mm(可以)(2)对拉丝杆验算Φ12高强度螺栓允许拉力[N]=400×122×3.14/4/1000=45.22kN对拉丝杆的拉力为:N=76.09×0.4×0.6=18.26kN<[N]=45.22Kn∴满足要求.9、梁的模板及支撑系统的设计复核计算对该工程最大的梁200×700进行设计复核计算,支撑架为沿梁纵向搭设二排架,架子总宽为梁宽每边再上300mm,立杆间距为600mm,梁侧模H≥500每600mm高设一道Ф14工具式高强度对拉螺栓,其水平方向间距为700mm。
200×700梁的支撑系统及模板的设计计算(1)荷载计算1)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及设计值:标准值:q1=(0.2+0.7×2)×1.1=1.76kN/m设计值:q1’= q1×1.2=1.76×1.2=2.11kN/m2)新浇砼自重标准值及设计值:标准值:q2=0.2×0.7×24=3.36kN/m设计值:q2’= q2×1.2=3.36×1.2=4.03kN/m3)钢筋自重标准值及设计值:标准值:q3=0.2×0.7×1.5=0.21kN/m设计值:q3’= q3×1.2=0.21×1.2=0.25kN/m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及设计值:标准值:q4=2.5kN/m设计值:q4’= q4×1.4=2.5×1.4=3.5kN/m5)振捣荷载标准值及设计值:标准值:q5=2kN/m设计值:q5’= q5×1.4=2×1.4=2.8kN/m(2)扣件抗滑计算(按二根立杆受力,小横杆将力直接传递到立杆上,小横杆间距为0.5m。
)一根立杆所承受的最大荷载为:(q1’+ q2’+ q3’+ q4’+ q5’)/2×0.5=(2.11+4.03+0.25+3.5+2.8)/2×0.5=3.17kN一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设计值R C=5.00KN∵5KN>3.17KN∴需要一个扣件作为抗滑扣件。
(3)立杆稳定计算一根立杆所承受的最大荷载为:N=4.8kNN≤Fфa (f=205N/mm2)10=h+2a=1500+2×79=1658mmλ=10/i=1658/15.8≈105查表得:Ф=0.551,A=489mm2∴Fфa=205×0.551×489=55.2kN>N=4.8kN,满足要求。
(4)小楞梁模计算1)荷载计算作用在小楞上的集中力:P=(q1’+ q2’+ q3’+ q4’+ q5’)×0.5/2=(2.11+4.03+0.25+3.5+2.8)×0.5/2=3.17kN2)小楞强度楞验算梁荷载假定以均布力的形式传给小楞,如图4:小楞跨中的最大弯矩:M=1/8×P×1×(2-b/1)=1/8×3.17×0.425×(2-0.175/0.425)=0.27kN·mσ=M/W=0.27×106÷(5.08×103)=53.1N/mm2<f=205N/mm2(可以)3)小楞挠度验算ω=(P-(q4+q5)×0.5)×13/(48×E×I)=(3.17-(3.5+5.8)×0.5×4253/(48×2.06×105×12.19×104)=0.26mm<1/250=425/250=1.7mm(满足要求)(5)梁底模计算梁底模采用大模,由于小楞间距为500mm,按简支梁计算,计算跨度1=500mm,模板采用P2512及P1012(δ=2.5mm。
)W组合木模=5.86+3.75=9.61cm3,I组合木模=25.95+15.25=41.23cm41)荷载计算验算强度用线均布荷载:q=q1’+ q2’+ q3’+ q4’+ q5’=4.82+16.63+1.04+3.5+2.8=28.79kN·m=(2.11+4.03+0.25+3.5+2.8)/2×0.5=3.17Kn验算挠度用线均布荷载:q’=q1’+ q2’+ q3’=4.82+16.63+1.04=22.49kN·m2)强度验算M=1/8×q×12=1/8×28.79×0.52=0.9 kN·mσ=M/W组合木模=0.9×106÷(9.61×103)=93.65N/mm2<f=205N/mm2∴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