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建筑风格
一.中国现代建筑发展阶段
中国现代建筑有自己的优秀现代主义建筑作品,也有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明晰的轨迹。
1.1现代风格的诞生
作为远东最大的贸易、金融、工业都市以及对外通商的窗口城市,20年代末的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现代风格的建筑最早正是在这里诞生。
从20年代中到30年代中,几乎与以上海为中心的其他受现代建筑思潮影响的城市同时期,东北的大城市中也出现了当时流行于日本,被称作"日本近代式"的现代建筑,
1.2 民族建筑形式形成初期
早在19世纪后半叶,已经出现了近代民族形式建筑的雏形。
这批建筑从单体建筑造型来说,主要有3类:①复古式建筑②古典式建筑③折衷式建筑。
1.3 50年代前期的复古主义
把强调民族风格当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把“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提到建筑创作方向的高度来贯彻,从而掀起了创造民族形式的热潮。
1.4 国庆工程和中国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的出现
为迎接国庆10周年,北京建造了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等十大建筑,设计手法有明显进步,但基本上仍未摆脱中国和西方的古典构图体量和装饰元件的沿用、改造。
1.5 广州风格的崛起
60年代前期,广州的建筑师在他们他们创造性地在现代建筑中有机地融合进具有传统特色的庭院、园林,造就了富有现代气息、又有浓郁民族意蕴的建筑意境,形成着引人注目的
广州风格。
同时,北京、杭州等地也出现了一些格调清新的建筑,它们和广州风格一起,标志着中国现代建筑风格发展的重要转折。
1.6 多元风格──80年代的新趋向
进入80年代后,“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改革方针推进了建筑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建筑思想开始摆脱狭隘的、封闭的单一模式,逐步趋向开放、兼容,中国现代建筑开始迈上多元风格的发展道路。
1.7 二十一世纪科技环保新风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深入,现代建筑逐渐融合高科技和环保概念,逐渐向高科技与环保方向发展。
二.现代建筑的风格倾向
当用"现代建筑"一词时,实际上我们建立起一种建筑形式风格的概念,"现代建筑"有别于当时盛行的具有复古主义思想的折衷主义建筑,包括原国民政府竭力推崇的"中国固有式"建筑以及集仿西方历史上各种形式的西洋建筑,它以形式自由、造型简洁、注重功能、经济合理,没有装饰或少量装饰的特点而成为时代的新风格。
现代建筑是在欧洲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下,中国特定社会背景及地区环境中产生的新型建筑,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及建筑师与业主对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理解程度及角反的差异,导致中国此时期的现代建筑从形式及设计思想上来看具有不同的类型。
现代中国建筑是具有西洋古典建筑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以及现代建筑文化三重建筑文化观念的特点,它是这三种建筑文化观的矛盾统一体。
艺术装饰风格是另一种"中间状态"的现代建筑类型。
这一风格的建筑继承了意大利未来主义和立体义的某些特征,追求挺直的几何造型及光滑的流线形式,注重对称的构图、重复
的序列、几何图案装饰效果,建筑中常用阶梯形的体量组合、横竖线条的构成立面、圆形的舷窗、圆弧形转角、浮雕装饰等手法,同时又具有现代建筑简洁明快的时代特征。
上述上海的多数现代建筑如上海大光明电影院、国际饭店、万国储蓄会公寓、汉弥尔登大厦、百老汇大厦、大陆商场、大新公司等作品均属这类艺术装饰风格。
三.中国现代著名特色建筑
3.1南京中山陵
南京中山陵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整个陵墓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整个墓区平面形如大钟,钟的顶端为山下半月形广场,中山陵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
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十分庄严雄伟,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3.2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建筑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大会堂壮观巍峨,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屋檐,高大魁伟的廊柱,以及四周层次分明的建筑,构成了一幅天安门广场整体的庄严绚丽的图画。
在建筑风格上,人民大会堂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的设计理念,还吸取了外国的建筑精华,布置得大方雅致,极有特色。
3.3上海金茂大厦
在上海浦东黄浦江畔、被誉为“中华第一高楼”的金茂大厦,是迄今为止中国最高的大厦,也是全球高度第三的摩天大楼。
金茂大厦的设计和建设,体现了中国建筑风格和现代科学技
术的完美结合,开辟了中国建筑史上数十个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是现代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
3.4 北京奥运会建筑
“鸟巢”和“水立方”独具匠心和环保的设计,宏大的规模以及和中国奥运的完美结合被评委们称作是建筑与现实融合的典范,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国际大奖。
四、中国建筑师面临的责任
4.1筑创新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同文化的交流,影响和接受已经成一个不可避免的普通现象。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更多地提到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复兴,申奥成功和加人世贸组织可以说是在民族复兴道路上迈出的重要步伐。
因此我们必须有吸收、借鉴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自信、胸怀和勇气。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需要冷静和平静的心态来看待自己和看待别人。
4.2建筑文化的选择和错位
我们需对我们的的文化合理扬弃,即任何文化中都存在精华与箱粕,需要进行优化选择和优化组建。
建筑文化同样涉及到文化环境对于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表现出人们的看法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