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系统思维的显著特征包括辩证性、整体性、开放性、综合性、超前性等内容提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探讨了钱学森的系统思维的产生条件、形成标志和显著特征(辩证性、整体性、开放性、综合性、超前性等)阐明其系统思维对辩证思维的丰富、发展和对改革开幕放、领导决策的指导意义。
素有“科学巨子”之称的钱学森同志,是我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他为我国的火箭导弹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方面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钱学森同志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科学成就,得益于他的系统辩证观——系统思维。
可以说,没有其科学的系统思维,就没有共科学上的巨大成就。
钱学森同志主持的“总体设计部”,就是其系统思维的成功应用。
他在系统工程理论方面的成果,则是其系统思维的结晶。
系统思维指的是,人们必须把研究和处理的对象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并辩证地对待它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系统与环境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求达到对问题作出的最佳处理的一种思维方式。
研究和推广钱学森的系统思维,对于实现人的思维科学化、现代化,对于培养创造型人才,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钱学森系统思维产生的条件和形成标志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
”钱学林系统思维是适应于现时代所需要的科学思维方式,是人类辩证思维发展的现代形态,同时又与他本人优良的德、识、才、学的素质紧密相联。
其系统思维产生的条件有四个方面。
(一)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是钱学森系统思维产生的思想前提,也是其系统思维得到应用、拓展的动力和源泉。
钱学森同志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时刻为报效祖国创造着条件。
他说:我“在美国呆了二十年,二十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我在美国那么长时间,从来没有想过这辈子要在那里呆下去。
”新中国的诞生,促成了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冲破了重重阻力,于1955年回到了他亲爱的祖国。
钱学森的爱国之举,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等同志的高度赞扬,并委以重任。
他耳闻目睹新中国的光辉成就,坚信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坚信中国共产党人一定有智慧、有力量打一场科学技术的翻身仗。
于是,他凭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责任感到地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和力量的信赖,满怀信心地主动承担了我国国防尖端技术——火箭导弹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的组织、管理、研制工作。
他在科学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环境。
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不仅能在更广泛民主的基础上进行全国的集中统一,而且我们有人类最先进的关于社会和国家的理论,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符合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规律的路线和政策;有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的组织、管理;有共同的目标和一致的根本利益。
因此,他在生活和工作条件都比较差的条件下,依靠党的群体路线,发挥集体智慧,成功地领导和组织研制“两弹一星”这样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为其系统思维的形成创造了思想前提和动力源泉。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为钱学森系统思维的产生准备了哲学基础。
钱学森回国后,十分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如他学习了恩格斯曾深刻地概括唯物辩证法的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格”后,深有体会的说:“恩格斯讲的集合体不说是我们讲的系统吗?”他多次强调指出,马、恩、列、毛著作中还有许多这方面的论述,我们搞系统工程的一定要熟悉这些论述,作为我们强大的理论武器。
钱学林系统思维即系统辩证观,正是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整体与部分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事物内部矛盾的发展和演化等思想,构成了其系统辩证观的精髓。
钱学森认为,所谓系统就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可见,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钱学森思维提供了正确的哲学基础。
(三)高度发展主的现代科技技术,为钱学森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浓厚的科学基础。
科学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科学的发展推动着人类思维的进步,科学的重大革命,引起人类思维的巨大飞跃。
正如恩格斯所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钱学森的系统思维正是现代系统科学和思维科学发展的产物。
首先,它是系统科学发展的产物。
系统科学的提出,具有很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系统论创立者之一,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认为,系统科学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又一次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
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共同本质,揭示系统的结构、演化、协同和控制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钱学森认为,系统科学的建立,为我们处理开放复杂的大系统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存在于许多人的,对一个客观事物的零星点滴知识一次集中起来,集腋成裘,解决问题,这就是系统科学方法。
它是科学方法论的重要发展,是真正的综合集成。
它体现了“综合就是创造”这一系统思维的独具特色。
他还说:“我认为把运筹学、控制论和信息论同贝塔朗菲、普里戈金、哈肯、弗格里希、艾肯等人的工作融会贯通,加以整理,就可以写成《系统学》这本书。
”钱学森系统思维正是系统科学发展的产物。
其次,它是思维科学发展的产物。
思维科学是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也是研究发生于人脑中的高级意识活动的规律和形式的科学。
由于思维科学揭示了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
从而为人们正确进进行系统思维提供了理性原则。
恩格斯说过:“熟知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过程,熟知各个不同的时代所出现的关于外在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见解,对理论自然科学来说也是必要的,因为这为理论自然科学本身所建立起来的理论提供了一个准则。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思维科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两个基本的观点:1.思维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2.思维是对事物的本质、整体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现代思维科学的研究,总离不开这两个基本准则。
在本世纪内,从物质运动形式上对思维作出重大研究成果的主要有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斯佩里等人对脑科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从事物的本质、整体和内部联系反映研究思维的突出成就就是“辩证思维学”,它对钱学森的系统思维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长期坚持系统工程的科学实践活动,奠定了钱学森思维的实践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可能揭示它的本质。
人类也只有在变革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对客观世界本质的深刻反映。
钱学森同志正是在长期从事的火箭、导弹、卫星等工程技术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到,系统普遍存在的,研究这些系统必须应用系统思想方法。
因为系统思维方法科学地解决了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总体协调提供了新的途径。
总之,钱学森的系统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科学技术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他个人优良素质与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结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即系统工程方法。
钱学森对系统工程作了深刻的概括和总结,他说:“‘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规划、研究、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钱学森认为,系统工程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就是通过收信专家不同意见,充分让专家发表不同意见和建议,吸收过来,然后用上百个、几百个参数,在众多专家建议和思路的基础上,综合起来,用专家的智慧建立模型,然后进行运算。
具体做法就是:第一,充分听取各方面有经验的意见与建议。
第二,在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把这些思想建立与综合成一个大模型。
第三,将统计部门的实际数据输入模型,进行估算。
第四,将运算结果与结论请专家们进行评审,在充分听取有经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再修改。
第五,根据专家经验和结论,进一步修改模型,再进行运算。
第六,将运算结果,再请专家们研究,如有意见再改,反复多次,直到专家们提不出什么意见来,这样系统工程才算确定了钱学森对系统工程概念概括得日臻完善以及工对系统工程实施程序的科学总结,使他的系统思维由感性的具体上升为科学理论,并在创造性的科学实践中升华为思维的具体,从而标志着他的系统思维的全面形成。
二、钱学森系统思维的特征钱学森在科学实践的活动中,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积极地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地总结经验,在其创造性的科学活动中逐步形成既有典型意义又独具特色的系统思维方式。
我们认出,钱学森的系统思维有以下五个显著特征:(一)系统思维的辩证性特征。
钱学森的系统思维有以下五个显著特征:第一,它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钱学森认为,整体是相对的,它既是更大系统的部分,又是本系统的整体。
整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整体新质的规律只存在于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
第二,它是协同和矛盾的统一。
矛盾的辩证思维是把矛盾作为人类理性的思维对象,解决矛盾作为思维的目的和归宿;面系统辩证思维则把系统作为人类思维的对象,其根本任务在于协调各种关系(包括矛盾关系和协同关系)。
由于钱学森的系统思维既承认系统关系的协同性,又承认了系统关系的矛盾性,而且正确处理了二者的互补性,扭转了人们以往追求“无矛盾性”的思维偏好,纠正了把“悖论”等同于“错误”的历史观念,并且把系统作为自己思维的起点,从而转移了人们的思想的角度,深化了人们的认识。
第三,它也是决定性和非决定性的统一。
钱学森的系统思维坚持二者的系统层次的辩证统一:在某些局限下出现的非决定性的问题时,而在高层次中又会变成为决定性的。
例如:在微观层次出现的非决定性问题,在宏观层次上又会变为决定性的。
(二)系统思维的开放性特征。
钱学森所总结的系统工程方法是在多层次(专家、群众、领导)和多次民主的基础上才逐渐形成目标模型的,没有民主作基础,就没有科学的系统工程方法。
他说过:“我的办法就是依靠集体。
记得那里,每个星期天下午我就把任新民……等向位总师,还有要林爽同志请到我家去议事,有什么问题,大家提出来,共同研究解决。
不同的意见要尽量发表,但议定的事都要执行,执行中发现有什么差错,要尽快改正。
我们中国的导弹,就是这么干出来的。
”这种广泛的集思广益的方法,生动地体现了钱学森的系统思维的开放性。
(三)系统思维的整体性特征。
钱学森的系统思维始终把系统的整体性作为首要原则,把重点始终放在系统整体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上,从整体看局部,紧紧把握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质的功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