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国际发展形势下的中美与中日关系

当前国际发展形势下的中美与中日关系

当前国际发展形势下的中美与中日关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等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与变革。

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将不敢再忽视中国的存在。

然而,中国的崛起,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是如何应对剑拔弩张的中日关系和如何应对表里不一的中美关系,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从什么方面入手,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发展形势下中美与中日关系?本文将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中的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三方面谈谈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国际形势发展中美关系中日关系钓鱼岛
1.中国当前的发展形势
1.1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
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中国商品频遭贸易保护主义打击,出口萎缩;而中国却依靠经济刺激计划和扩大内需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一,从生产角度看,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增长所推动。

农业现代化不足,增长有限;第三产业还有待发展。

第二,从需求角度来看,出口减少,主要靠内需拉动,随着国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内需还会继续增加。

第三,从运行过程看,整体经济呈现较快增长、较低通胀和较高经济效益的良好运行态势,表明国民经济继续沿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1.2中国当前的政治形势
中国政治的现状,要从两方面来讲,一是中国的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面临形势与未来走向。

即中国外交政治思路与对国际政治走向的影响,国家利益的维护与国际地位的提高,并由此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

二是中国的国内政治现状,中国最高层领导面临政治形势所作的选择及这种选择将产生的不同后果。

1.3中国当前的军事形势
2011年以来,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强硬,中越、中菲之间的摩擦不断,冲突升级。

中国航母的试航进一步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关注。

应对中国崛起引发的地区力量失衡 已经成为美国与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课题和挑战之一。

周边国家“合纵连横”试图共同制衡中国。

美国首次在太平洋地区扩大长期军事存在矛头也直指中国。

美国以海上安全作为其构建“雁型安全模式”的主要“抓手” 得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积极配合。

南海争端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

未来南海争端将成为中美战略较量的焦点。

2.当前世界的发展形势
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引人注目的是美国与日本的国策在悄然发生变化。

在朝鲜发射卫星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华盛顿所作的克制,这可解读为美国在短期内不想在亚洲发动一场战争。

本想藉日美安保条约称霸亚洲的日本,看清了美国的基本国策后,不得不改变了亚洲政策。

经济与政治形势,使得日本与中国和美国两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若干微妙的变化,日本正向中国靠近。

未来十年,日中会不会走得更近,从而主导西太平洋地域政治走向,让亚洲成为亚洲人的亚洲,这是值得关注的一点。

而中俄背靠背团结互为战略纵深,这也是中俄对美国岛链压迫与北约东扩的有力后盾。

中国对巴基斯坦外交政策正发生微妙的变化,这是为了搞好与印度的关系,也是为了减少后方压力以全力对付前方来自太平洋的军事压力。

3.中国当前发展形势下的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中国世界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美重新打开交往大门40年来,在中国几代领导人和美国历届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总体保持了稳定发展势头。

过去10年可以说是中美关系迅速发展的10年。

中美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富活力的双边关系之一。

台湾问题是中国最核心的利益,也是妨碍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最敏感的问题。

4.中国当前发展形势下的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因日方去年9月宣布“购买”钓鱼岛,并实现“国有化”,而恶化至今。

对于日本这一严重的挑衅和侵犯行径,中国表示极大愤慨,同时采取了必要的巡航维权护岛等一系列的反制措施,不给日本任何可乘之机,可谓理直气壮。

安倍晋三当上了日本首相以来,对中国领土主权的挑衅和侵犯言行不仅没有丝毫收敛,反倒越来越严重。

尽管他表示要改善目前的中日关系,“对话的门始终敞开着”,但一谈到钓鱼岛问题就变脸,竟然还声称钓鱼岛是日本的,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存在争议,也不会让步。

这样一来,中日关系岂可改善?不过,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两国经济交往、民间交往一直都在进行。

日本恶炒钓鱼岛问题虽说严重影响了中日两国关系,但社会团体组织和人民的往来未曾间断过。

这说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已经奠定了不可忽视的基础,需要呵护。

参考文献
1. 《改善中日关系守住交叉点就会有希望》光明网-时评频道薛宝生
2.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前景展望》中国经济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