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厂房基础土建施工方案样本

主厂房基础土建施工方案样本

一、编制说明:1.1本方案为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安棚碱矿有限责任公司300Kt/a重质纯碱技改项目热电站基础土建施工而编制。

根据甲方提供的地质勘测报告地下水位低于基础开挖深度, 因此未涉及降水措施, 本方案仅考虑雨天地表水的处理方法, 如发现异常则另行编制方案。

1.2该汽轮机、磨煤机基础为大致积钢筋砼基础, 在施工采取可靠的措施, 控制砼内外温差小于200C, 具体措施见后。

二、编制依据:2.1南阳桐柏安棚碱矿技改项目自备电站工程土建施工图纸.YKSO408-03-01-03G-00-23 2.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 ;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 GTB50204— ; 2.4《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TB50202— ; 2.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 ;2.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 ;三、工程概况:3.1该工程位于原热电装置老厂房南侧.新建厂房、锅炉、汽轮机、及磨煤机基础占地面积约3700㎡。

3.2本基础工程均为现浇混凝土工程, 垫层为C15混凝土, 基础为C30混凝土, 二次灌浆为C40细石混凝土, C30混凝土浇筑量为1550m3, C15浇筑量为195 m3, 钢筋量为126t, 模板量为1700 m2。

由于采用的是大开口挖土, 增加了基础底部的回填砂量, 回填量实方为2230m3。

3.3甲方提供的基准点为原建筑物的角点坐标: 1#( A=477.50, B=1258.00) , 2#( A=535.50, B=1258.00) 。

3.4本工程的监理单位是河南油田监理中心, 具备甲级管理资质。

3.5由于施工场地位于工厂内部, 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因此对施工安全管理要求较高, 相应增加了安全防护费用, 以此确保万无一失。

四、施工准备:4.1施工现场准备:4.1.1施工现场应达到五通一平, 即施工用水、用电、施工道路通讯及排水全部畅通;施工场地平整, 满足施工要求。

4.1.2施工机械已进入现场, 根据施工进度提出材料计划, 劳动组织已调配完毕, 并进入施工现场。

4.1.3施工暂设布置已经结束。

4.2施工技术准备:4.2.1基础图已到位, 图纸会审已完。

4.2.2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图纸, 了解设计意图。

4.2.3施工所需的各种资料表格执行的标准已经由当地的质检部门及城建局确定, 执行南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站油田分站编制的版本。

4.2.4开工报告及动土证已报批完毕, 具备施工条件。

五、施工方法:5.1施工程序:测量定位人工配合机械挖土回填粗砂基础垫层混凝土钢筋绑扎埋件安装支模加固校正埋件砼浇筑模板拆除回填砂5.2施工方法:5.2.1 测量放线, 由厂区设定的基准点定出各装置的轴向位置, 并留好控制点, 控制点位置保证安全、合理、牢固, 定位之后开始土方开挖的部分用白灰洒出边界线, 不立即开挖的部分钉木桩并做明显标识进行围护。

定位放线工作完成之后, 经定位成果上报业主及监理公司检查, 复验, 合格, 且确定无地下障碍物后方可开始挖土。

5.2.2土方工程, 由于基础之间距离较近且较深, 故采用大开口挖土方法, 本工程挖土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挖土。

机械采用两台EX200挖掘机, 斗容0.8m3, 8台5t自卸车施工。

土方开始开挖应遵守施工技术交底的施工顺序进行, 开挖区域应设置明显标识并进行隔离, 夜间须设置警示灯。

深基坑分层开挖时应对坑底进行清理, 并根据土质条件进行铺垫, 保证车辆正常通行。

浅基坑的边坡应根据土壤的类别进行放坡, 为避免雨天塌方采用1: 0.5的坡度, 坑底预留500mm宽排水沟及500mm宽的操作面。

采用天然地基时挖土深度应较设计标高浅200mm, 预留部分人工清底, 以免扰动基土。

浅基坑开挖至要求的深度立即开挖排水沟和积水坑, 以快速抽排雨水, 避免基坑浸水, 由于基坑深浅不一, 故在浅基坑内一圈仅挖500mm宽的排水沟, 利用排水沟将水导向积水坑, 深基坑内同样也挖500mm宽的排水沟, 靠近南侧两角挖一1000×1000×1500mm的深坑作为积水坑, 利用排水沟将水导向积水坑, 最后用4寸污水泵将基坑内的水直接排到道路边上的排水沟内。

基坑开挖完毕、检验合格后立即进行粗砂回填工作, 保护基土不受扰动。

对于验槽发现的局部软土, 孔穴、回填物等不符合要求的土壤, 应在上报业主及监理单位批准后挖除并用粗砂分层回填夯实。

对于大面积与地质勘测报告不符的现象, 应上报业主寻求处理办法。

土方工程完成后应向业主及监理单位提供施工记录、验槽报告、土力学试验报告及基坑资料检验报告等施工资料文件。

基坑检验, 根据坑壁土层分布情况及走向初步判明全部基底是否已挖到设计要求的土层。

检查基底是否挖到原土, 是否需要继续下挖。

检查基底土壤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 土的密实程度和坚硬程度是否一样, 有无松土及软土, 含水率是否有异常现象, 行走有无颤动现象。

如有异常立即与业主及有关监理、设计单位联系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土方工程全过程, 应注意对施工现场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 出入施工现场的运土车辆须认真清理, 不得将泥土带上施工现场以外的道路, 造成环境污染。

5.2.3 回填工程, 地基回填施工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回填, 由于采用的是大开口挖土方法。

用大型铲车负责将回填土运到基坑内, 然后用人工配合机械每300mm厚一层一层铺平。

因设计要求回填砂夯实系数为0.97。

为保证回填土夯实质量, 采用18t振动压路机进行重复碾压。

碾压便数6~8遍后, 进行取样, 以确认回填砂压实系数是否达到0.97, 确认合格后, 进行上层回填施工, 压路机压实不到的部位在采用振动打夯机夯实。

基础砂垫层回填, 砼基础施工完后, 经检验合格, 清除回填区域内的模板木材等杂物后, 进行回填。

回填砂用铲车运到基坑内, 用人工配合机械每300厚一层一层铺平。

回填土压实系数设计要求达到0.94, 磨煤机基础范围内回填土压实系数达到0.97, 为保证回填土的施工质量, 用18t振动压路机重复碾压, 压实便数6-8遍, 局部压路机碾压部到的部位, 采用振动夯机夯实。

回填土分层取样, 合格后进行上层夯填。

在回填过程中留置斜坡度, 以此保证压道机及运砂车正常入坑。

具体回填顺序为: 先填深基坑, 将深基坑填至-4.100m 标高, 再在深基坑与浅基坑的交界处利用回填砂堆出斜坡道使压道机及运砂车能够经过。

基础回填时, 由于基层柱子已施工完, 压路机施工作业时, 要在基础柱子之间往返, 降低了压路机的作业效率, 压路机使用台班增加。

5.2.4垫层混凝土施工, 勘测、 监理确认地基承载力符合要求后进行垫层混凝土施工。

垫层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轴线应准确, 杜绝基础垫层偏移。

垫层施工结束后, 在垫层上弹出基础轴线及模板外边线, 复核轴线, 支设模板。

5.2.5模板工程5.2.5.1 阶梯形基础采用钢模板。

模板平着使用, 模板接缝相互错开, 转角用连接角模。

模板横背楞采用两排48×3.5mm 钢脚手管, 用10#铁线固定在模板上, 将模板形成一个整体。

竖背楞采用脚手管, 间距1200mm 。

支撑脚手管与竖背楞用扣件连接, 另一端支撑在土边坡上, 或以完基础上, 或支于钉入土层中的脚手杆上。

上层台阶模板用Φ18钢筋铁马架起, 铁马间距 mm, 且每侧铁马不少于2道, 模板支撑与其下层模板的竖背楞脚手管连接加固。

柱子插筋用脚手管夹紧, 找正位置后与横板固定5.2.5.2 汽轮机基础模板采用钢模板( P3012) ,模板立着使用, 转角用连接角模连接。

模板横背楞采用3排Φ48×3.5mm 钢脚手管, 用10#铁线固定在模板上, 竖背楞采用60×90mm 木方, 间距900mm 。

斜支撑也采用60×90mm 木方, 木方间距900mm 。

斜支撑与竖背楞用木方和钉子钉牢, 另一端支撑在附近的砼基础侧面上。

如赶到基100mm 400(800)m 铁马详图 阶梯型基础模板图 100础空隙的支撑, 在两基础之间先顺100×100mm木方后, 斜支撑在支到木方上。

支撑杆与地面的角度<45o。

5.2.5.3磨煤机基础模板, 在-2.000至-1.000内采用钢模板( P3012) 。

模板横背楞采用3排Φ48×3.5mm钢脚手管, 用10#铁线固定在模板上。

竖背楞用60×90mm木方, 间距900mm, 钢模立着使用, 转角用连接角模连接。

支撑木方采用60×90mm,间距900mm。

在-1.000以上采用竹模板。

竹模板背楞采用60×90mm木方, 间距250mm, 竖背楞采用60×90木方, 间距900mm。

模板下端用Φ20铁马架起, 铁马间距 m。

模板利用外双排脚手架找正, 在模板内侧用6mm钢筋-竖向间距700mm、水平间距600mm-与预埋在垫层砼上的Φ20钢筋相连, 另一端穿过模板套在横背楞上, 并用大头木楔夹紧。

支模前在基础外围搭设双排脚手架, 脚手管下端垫木块或竹模板木方60×块。

5.2.6.4 磨煤机槽钢预埋件固定, 预留孔留设。

在预埋件和预留孔正下方垫层砼上预埋鉄件, 在埋件上焊角钢对槽钢埋件固定。

每根槽钢下埋两块200×500×10mm, 每个预留洞下一块200×200×10 mm, 槽钢与槽钢之间用的钢筋互相拉线, 以保证槽钢正确位置。

预留孔先用螺纹钢焊成骨架, 骨架的那尺寸比设计预留孔尺寸大10mm、深度比设计深50mm。

骨架每边保证3根Φ18钢筋, 骨架外加一层钢丝网, 内填苯板。

预留孔在槽钢底下的部分用δ=6mm钢板焊成小盒后, 与槽钢焊在一起, 为防止砼从两槽钢间进入小盒, 在洞口宽度范围内, 在槽钢之间焊上钢板。

小盒洞口及槽钢之间内填苯板, 骨架下端焊δ=6mm钢板堵死。

预留孔钢骨架高出砼面100mm, 上端用60×90mm木方夹住后与模板连成整体, 相邻两个钢骨架下端用Φ14钢筋连在一起, 靠近模板的在用Φ20钢筋顶到横板上, 用10#铁线在与模板拉紧, 距模板远的骨架分别在四个方向用10#铁线斜拉到底板钢筋上, 以确保预留孔的位置及垂直度。

用于M-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