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一)【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2.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3.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特征及人口问题【课前预习】历史轨迹:呈“”形曲线, 国家的人口增长左右着世界的人口增长世界人口增长衡量指标: (等于和之差)影响因素:根本因素是【课堂探究】1.中国人口增长:阅读下列材料,分析20世纪70年代前后影响我国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各不相同,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旧中国几千年间,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增长不快;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迅速;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为计划生育,人口增长速度下降,过去的30年中少生了几亿人口,使“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时间推延了近4年,但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加的人口1400万,居世界第一位。
2.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从历史发展来看,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世界人口数量变化总趋势是持续增长的,但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不相同的。
请结合下图分析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世界人口增长的不同特点和原因。
3.根据P3表格资料,计算2000年埃及和日本两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的人口数。
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人口数(万)埃及日本4.由上题结果,我们能不能得出以下结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段时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自然增长的人口数就一定多?为什么?5.阅读P3活动,探究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教师点拨】人口的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自然增长是用自然增长率来衡量的。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生育观点、计划生育政策等,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发展水平很高和很低的情况下,人口的自然增长都很慢,生产力水平较高(能解决温饱问题和医治一般疾病的情况下),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发展快。
【金典例题】例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6月10日,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会长秦新华在上海表示:因为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等政策,当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到1%以下;但我国人口增长的势态不容乐观,人口数量仍以每年800万到1 000万的速度增长,新生儿每年出生1 600万到2 000万。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图(1)图示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最低的是。
(2)图示各省、市、自治区中,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最少的是。
(3)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
(4)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的关系是。
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是。
解析:(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图中已经给定自然增长率和出生率的信息,由此能够求出死亡率。
(2)净增人口数等于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之积,江苏省虽然自然增长率比西藏和宁夏低,但人口总数多得多;上海人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人口出现负增长。
(3)上海老年人口多,死亡率高。
(4)从图中信息能够看出出生率、死亡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是负相关。
答案:(1)上海宁夏(2)江苏上海(3)上海老年人口偏多,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人口死亡率较高(4)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课后提升】一.单项选择:1. 产业革命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各国实施控制人口的政策B.生产力水平低C.人口死亡率高D.自然灾害和战争频繁2.因人口老化、年轻人不愿多生育,新加坡政府1984年创立了官方婚介机构——社会发展部,并鼓励生育。
下列哪些现象是由人口老龄化引起的 ( )①国防兵力不足②劳动力过剩,失业人口增加③养老费增加④经济发展加快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3.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4--6题。
4.与当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似的类型是()A.①B.②C.③D.④5..图中国家类型④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B.少年儿童比重大,就业压力过大C.城市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过剩D.人口总数太少,劳动力严重缺少6.当前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与最低的大洲分别是()A.亚洲与欧洲B.非洲与欧洲C.欧洲与拉丁美洲D.亚洲与大洋洲二.综合题:7.下表数据资料回答问题:年龄0—14 15—19 60岁以上总计甲人口数200 550 250 1000死亡率0.5 0.6 2乙人口数350 600 50 1000死亡率0.8 0.7 2.2(1)表中空白处分别填出甲乙两地区总人口死亡率,甲为________ , 乙为__________。
(2)分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_______(“高”或“低”);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______(“高”或“低”)。
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
(3)人口增长与乙类国家类型相似的国家是()A.新加坡B.美国C.印度D.德国(4)世界人口问题主要是由_______(甲、乙)类国家形成的,其原因是庞大的________ 和较高的________,使世界人口增长很快。
8.读“上海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图”和“1982年与1996年上海市人口年龄构成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5.04.03.02.01.0-1.0出生率然增长率亡率自死(1)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________,自国家推行________措施以后,197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________左右,199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________。
(2)1996年与1982年相比,上海市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趋于________,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趋于________,这表明上海人口年龄构成已出现________的趋势。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二)【学习目标】1.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相关的人口问题2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模式特征及地区分布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极低较低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快速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均寿命逐渐增长时间进程采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新技术革命时期,当前主要是发达国家原因采集、狩猎经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工业化生产使生产力水平明显提升,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现代科学普及和医疗卫生进步,人类生活水平提升,生育观点和生育行为变化生产力水平持续增长地区分布热带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绝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课堂探究】1.读人口模式转变图(右图)探究下列问题:(1)人口增长类型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2)人口发展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时的主要变化是?(3)传统型向过渡型转变时的主要变化是?(4)过渡型向现代型转变时的主要特点是?2.结合教材P4—5活动题表格分析:(1)唐代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是多少?比我国当代妇女法定初婚年龄大还是小?(2)初婚年龄与人口出生率有什么关系?(3)我国提倡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数量有什么作用?3.人口年龄结构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所处的阶段和类型,会影响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分布状况和比例关系。
可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能够用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直观显示。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上述材料,填写下表:年轻型人口结构老年型人口结构人口增长类型结构特点人口问题影响利:劳动力充足弊:资源、环境、社会压力大利:资源、环境、社会压力小有利于经济积累弊: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力不足养老社会负担过重解决办法【教师点拨】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特征的类型划分。
它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结合,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所以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一方面生产力分布的地区差异,决定了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人口发展模式的差异,人口模式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人口问题;另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来看,因为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人口增长模式也持续的发生转变。
【金典例题】例. 如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a、b区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属()A.现代型和过渡型B.原始型和传统型C.现代型和传统型D.传统型和过渡型(2)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1)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为传统型;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为过渡型。
(2)从图中能够看出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为现代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医疗卫生水平较高,人们受教育水平较高,生育观点发生很大变化。
答案:(1)D (2)B【课后提升】一.单项选择: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1-3题。
1.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多分布于()A.欧洲 B.大洋洲C.非洲 D.北美洲[来:]2.Y国可能分布在()A.欧洲 B.大洋洲[来C.非洲 D.北美洲3.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条件 B.气候条件C.历史条件 D.地形条件中新网2008年2月29日电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指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07年底已达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11.6%。
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读“某年我国部分省(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示意图”,回答4~5题。
4.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市)有()A.沪、苏B.青、辽C.鄂、陕D.甘、贵5.上述省(市)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原因主要有()A.自然条件优越B.社会经济落后C.水陆交通方便D.妇女受教育水准高二.综合题:6.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和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回答相关问题。
(14分)(1)C 阶段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 , , ,属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型”阶段。
(2)对照表中数据,尼加拉瓜、中国分别处于图中的 、 (填写字母)阶段,就人口再生产类型来说,韩国是典型的 型,其特点是 、 、 ;我国因为大力展开 工作,人口增长速度转变较 ,当前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属于“________”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