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修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案

思修第三章--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案

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教学过程设计 1、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有哪些? 3、 请说出三位你知道的爱国人士和民族英雄? 观看视频:张丽莉VS 范美忠 考:他们的行为有什么不同?你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他们的不同行为表现? 教师总结导入: 在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他们作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这 源自于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是由他的人生观决 定的。

因而,深入思考“人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 意义”等人生问题,并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同学们领悟人生真谛、创造 人生价值至关重要。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人生观的基本内容(一)人的本质斯芬克斯之谜 的知识迁移能力。

(一) 课前回顾:通过复习所学知识,巩固提高,为学习本节内容打下基础。

(二) 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增强感官的视 觉效果,创设情境,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 来的学习作铺垫。

(三) 讲授新课: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长着狮子躯干、 女人头面的有翼怪兽。

它每天坐 在奥林匹亚山城附近的悬崖上,向过路人出一个谜语:如果路人猜不出,就会被 杀死。

一天他遇到了希腊人俄狄浦斯王子问“有一种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 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则用三条腿走路。

而腿最多的时候正是他速度和力量最 小的时候。

这是一种什么动物?” 最后年轻的希腊人俄狄浦斯王子猜中了谜底是 __ ?斯芬克斯羞惭跳崖而死。

斯芬克斯之谜底:俄狄浦斯的谜底是“人”。

他解释说:“在生命的早晨, 人是一个娇嫩的婴儿,用四肢爬行。

到了中午,也就是人的青壮年时期,他用两 只脚走路。

到了晚年,他是那样老迈无力,以致于他不得不借助拐杖的扶持,作 为第三只脚”。

俄狄浦斯猜中了斯芬克斯之谜, 其实就是人的谜、人的生命之谜。

马克思主义以前对人的本质的观点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 《列子•黄帝》 人是陆栖两脚的动物。

一一亚里士多德 插入小故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讨论问题,一个学生问:“老 师,人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随口就答: “人是陆栖两脚的动物。

”这个学生跑 到外边提了 一只鸡来到老师跟前说:“老师,这是人吗? ”亚里士多德哑口无言, 片刻又说:“人是不带毛的陆栖两脚动物。

”这个学生听后把鸡毛拔了个净光, 又 问老师: 这是人吗?这次亚里士多德彻底答不上来了。

理性、意志和情感(爱)是人的本质或人的本性。

一一费尔巴哈 1845年春天,马克思首先冲破了种种迷雾,写下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 纲》,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回答:“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

” 一一马克思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也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

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个体的存在, 在一定意义上,人首先应该是社会的人。

从人的现实存在角度看,人必须与他人、社会发生关系才能生存。

通过讲述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 为更深入的探讨关于人的 本质的问题作好铺垫。

通过小故事,创设情境,呈现问题,引发学生积极 主动的思考问题,得出结 论。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达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打死了一只狼后,在狼窝 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养大的女孩:其中大的有 8岁,后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有 2岁,取名为阿玛拉,但因其体弱,不久死去。

这是世界上发现的首例狼孩。

由 于她们自幼远离人类社会,在狼窝里长大,所以一切生活习性都与狼别无二致。

不会直立行走,只能用四肢爬行;白天睡觉,晚上活动,怕光怕火;不吃素食熟 食,只吃生肉;不是用手拿着吃,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咬;不遮挡身体,不会 说话,只会象狼一样引颈长嚎。

在孤儿院人员的耐心抚育下,卡玛拉用了两年的 时间才学会站立,6年才会走路,到1929年她死时,一共学会了 45个词,和几 句简单的话,智力水平仅相当于 4岁儿童。

思考:狼孩的故事证明了什么? 狼孩的例子证明,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凡是自幼就与世隔绝、脱离 社会关系的存在,即使具有人的自然属性,个体也不可能发展为真正的人类,也 不会具有人的本质。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由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 59岁时所著的第一部小说。

……他被海水冲到岸边醒来后,发现破船就歪斜在不远的地方,于是他过去用船 上的桅杆做成木排,把船上的食物和用品都搬到了岛上。

他猎食野味,种植谷物, 加工面粉、制作面包…… 一一《鲁滨逊漂流记》 讨论:狼孩与鲁滨逊相比,结果为什么不一样?这阐明了什么问题?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一个人在孤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 ,为什么他能在孤岛上生活那么长的时间?因为文明社会教会了他生活的知识和劳动的技能, 而且他从被打坏的船上得到了武器和生产工具,使他能战胜野兽的袭击和外来的 威胁,这些都是社会文明的产物。

鲁滨逊十分乐观,充满了斗志,体现了自我奋 斗的精神,他的创造性劳动及成果也体现了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

到了一定年龄,无论自觉与否,都会形成与自己的生活阅历、 实际体验密 切相关的关于人生的根本观念、价值判断和的生活态度,这就形成了一个人的 __ “人生观”。

(二)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在新内容的讲授上,根据 学生的特点,以教师引导 为主,学生主动参与,共 同分析。

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培养学生 的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学 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人生目的:人为什么活着? 人生态度:人应当样对待生活? 人生价值: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以上三者互相联系,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二、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一) 人生目的的内涵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 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名言警句欣赏: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 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过去的碌碌 无为而羞愧。

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 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一一奥斯特洛夫斯基 (二) 人生目的的重要作用 首先,人生目的决定着人生道路 其次,人生目的决定着人生态度; 再次,人生目的决定着人生价值。

插入小故事:“三只青蛙的命运” 三只青蛙掉进了鲜奶桶中。

第一只青蛙说:“这是命。

”于是它盘起后腿, 一动不动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第二只青蛙说:“这桶看来太深了,凭我的跳跃 能力是不可能跳出去的。

我今天死定了。

”于是,它沉入桶底淹死了。

第三只青 蛙打量着四周说:“真是不幸!但我的后腿还有劲。

我要找到垫脚的东西,跳出 这可怕的桶! ”于是,它一边划一边跳,慢慢地, 奶在它的搅拌下变成了奶油块, 在奶油块的支撑下,这只青蛙纵身一跃,终于跳出了奶桶。

思考:为什么面对相同的境遇,三只青蛙的命运会如此不同呢? 分析:三只青蛙面对困境由于所持态度不同,也带来了不一样命运。

第一只青蛙 的态度是认“命”,它觉得人世间发生的任何事都是命中注定, 在生死紧要关头, 毫无抗争的念头,放弃了生的希望;第二只青蛙的态度是认“输”,面对困难, 早被吓倒和折服,以致低估自己,自认倒霉,束手待毙;而第三只青蛙的态度是 充满生的希望,凭着与命抗争的勇气,最终跳出奶桶,创造生命的奇迹。

是什么 救了第三只青蛙呢?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人生态度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推理环环相扣,步步相随,保持内容的紧凑。

而通过脉络牵引,让他们知道一系列问题的来龙去脉,从而很好地攻克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新的知识。

通过经典小故事的讲述,激发学习兴趣,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 向和基本意愿。

智力竞猜:猜一猜他是谁? 他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是我国当代 杰出的科学家;他是我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 者。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 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他被称为:“米神”、 “当代神农氏”、“杂交水稻之父”。

分析下面袁隆平的经典语录,体现了一个科学家怎样的人生态度? 袁隆平说:“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 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 下面乘凉。

” 他经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 “在水稻开花的时候,赤日炎炎之下,我和我的助手们每天都是头顶烈日,脚踩 烂泥,低头弯腰在田间劳作。

” 不少人形容袁隆平是“八十多岁的年龄,五十多岁的身体,三十多岁的心态”。

袁隆平笑谈自己的“年轻秘诀”是:心态好,性格乐观,开朗,不为小事斤斤计 较。

(二)端正人生态度 1、人生须认真。

2、人生当务实。

3、人生应乐观。

4、人生要进取 四、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列表比较三种错误人生观的异同) 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 2•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 3•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对本节要点进行概括小结,指出教学重难点。

查阅成功人物的传记,分析他们取得成功的因素,查找自我差距,确立正确的人 生目标。

电子板书和粉笔板书相结合。

电子板书注重结构体系、逻辑推理。

粉笔板书侧重 于关键语句,在黑板上留下整个课时的框架,以及讲课时提及的专业术语等。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人生感悟,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领悟人生哲理。

通过智力竞猜,引起学生兴趣,加深对这位杰出科学家的印象。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 人生观的基本内容(一)人的本质:自然属性(本能) 社会属性(本质) (二) 人生观 1、 人生目的一一人为什么活着?2、 人生态度一一人应当怎样活着?3、 ------ 人生价值 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二、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一) 人生目的的内涵(二)人生目的的重要作用 (决定)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三、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 人生态度的内涵(二) 端正人生态度 1.人生须认真 2.人生当务实 3.人生应乐观 4.人生要进取 四、 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 2•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3•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欢迎下载,谢谢观看!资料仅供参考学习 对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 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