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解读-冯汉坤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解读-冯汉坤
食用农产品与食品的判别
➢ 三、看地方政府如何决定
二、监管对象
➢ 农产品生产者: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 农场、专业大户、农民。
➢ 农产品批发市场 ➢ 农产品销售者
二、监管对象
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和饲
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 ➢ 要建立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 ➢ 要对自己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检测,不符合
农产品质量安全—新体制分工
➢ 二、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和职责范围 内的农药、肥料等其他农业投入品质量及 使用的监督管理。
➢ 三、畜禽屠宰和生鲜乳收购环节质量安全 监督管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新体制分工
➢ 四、本级政府对部门分工作出的规定
1.地方政府组织法 :本级政府有权决 定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
2.食品安全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的规定,确定本级食药 、卫生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
(一)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米、 面、食用油、酒类等直接关系人体健康的 加工食品;
……
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28类食品目录 (质检总局 )
粮食加工品(小麦粉、大米、挂面、其他粮食加工品) ➢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 调味品(酱油、食醋、味精、鸡精、酱、调味料) ➢ 肉制品(腌腊、酱卤、熏烧、熏煮、发酵肉) ➢ 乳制品 ➢ 饮料 ➢ 方便食品 ➢ 饼干 ➢ 罐头 ➢ 冷冻饮品(冰棍、雪糕)
➢ 食品,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 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 食用农产品,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
食品安全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 食品安全法第二条第二款: 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农产品 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但是,食用农产品的 市场销售、有关质量安全标准制定、有关 安全信息的公布和本法对农业投入品作出 的规定的,应当遵守本法的规定。
➢ 例外: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 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
食品安全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6年制定,全国人 大常委会。
➢ 食品安全法,2009年制定,2015年修订, 全国人大常委会。
食品包括食用农产品
农食食 产用 品农 品
产 品
➢ 农产品,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 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存在的问题
➢ 一些监管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 ➢ 一些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强 ➢ 现有法律法规亟需修改
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
➢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的关系。 ➢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和农药条
例、兽药条例、饲料条例、特别规定的关 系。 ➢ 农药条例、兽药条例、饲料条例和特别规 定的关系。
法律适用四大原则
➢ 3.他人不得冒用。冒用者/经营者?农产品/ 加工食品?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冒用绿色食品标志违法行 为行政处罚法律适用问题的函(农办政【 2014】21号 )
由榨菜作为主料、辣椒等作为辅料及 多种食品添加剂加工制成的包装榨菜丝不 属于农产品,其冒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不 适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五十一条的 规定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处罚,应依照《 商标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由相关主管 部门予以处罚,并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 心依法追究冒用者的侵权责任。
➢ 监管范围 ➢ 监管对象 ➢ 监管制度 ➢ 监管责任
农产品质量安全—新体制分工
➢ 一、 食用农产品从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 、零售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 全监督管理。
1、退出市场监管
➢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 门应当按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制定并 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生产中或 者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
食用农产品与食品的判别
➢ 一、看法律规定 1.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未经过加工的。 2.第二、经过分检、清洗、切割、冷冻、包 装等简单处理的。 3.工业生产活动中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制作 的产品不属于农产品。
食用农产品与食品的判别
➢ 二、看是否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
第二条 国家对生产下列重要工业产品的 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
➢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优先适用农产品质量 安全法。
➢ 法律没有规定的,适用行政法规的规定。 .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没有规定或不明确的, 适用农药条例、兽药条例、饲料条例、特 别规定
➢ “本法对农业投入品作出的规定的,应当 遵守本法的规定”。“对产品安全监督管 理,法律有规定的,适用法律规定;法律 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的,适用本规定 。”
➢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二十五 条、第四十七条。
➢ 《特别规定》第四条源自监管对象农产品批发市场 ➢ 应当设立或者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
构,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 行抽查检测;发现不合格农产品的,应当 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向农业部门报 告。 ➢ 食安法第64条有新的规定,由食药部门负 责处罚。
特别规定与农药条例、饲料条例、 兽药条例
➢ 特别规定的适用范围包括:食品、食用农 产品、药品,不包括农业投入品。
➢ 特别规定对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有规定 :违
法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应当符合法律、行
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违反规
定的,农业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没收违
法所得、罚款。
择重处罚。
主要法律制度
➢ 农业部负责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登记工作,农业部农产 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审查和专家评 审工作。国家工商总局《商标法》、《地理标志产品专用 标志管理办法》。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 定》。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
三品一标
➢ 2.三品一标产品必须进行包装和标识
➢ 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 案件暂行办法
(一)送达责令改正文书后再次检查发 现仍在生产、使用的;
(二)无正当理由不及时完成责令改 正文书规定的改正要求的;
(三)送达责令改正文书后,拒绝、 阻挠环境保护、农业、工业和信息化、质 量监督检验检疫等主管部门核查的。
➢ 《兽药条例》第三十八条、第六十二条。
(二)质量安全标准制度
➢ 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 ➢ 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 无行业标准,严格限制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公开、免费。
人造鸡蛋、假羊肉的处理
(三)包装标识制度
➢ 获得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 机农产品,必须进行包装标识后才可销售 ,但鲜活畜、禽、水产品除外。
食品安全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 食品安全法第二条第二款: 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农产品 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但是,食用农产品的 市场销售、有关质量安全标准制定、有关 安全信息的公布和本法对农业投入品作出 的规定的,应当遵守本法的规定。
➢ 平行适用、分工衔接。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与农药条例、兽药条 例、饲料条例、特别规定
新法优于旧法
➢ 适用的基本前提,立法者为同一个立法主 体,只适用于同一机关制定的法之间。非 同一机关制定的即使不一致,也不适用该 规则。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 确定两个法律规范是否针对同一事项。 ➢ 通常情况下,特别法与一般法所调整的对
象具有种属关系或者总分关系。
法不溯及既往
➢ 新的法律法规对其生效以前的行为,不发 生效力。
法律法规
三、司法解释 ➢ 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
题的解释 四、部门规章 ➢ 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 ➢ 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办法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 ➢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 ➢ 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
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 农药限制使用管理规定
➢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 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中,可以对生产、 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现场检查,调查了解农产品质 量安全的有关情况,查阅、复制与农产品质量安 全有关的记录和其他资料;对经检测不符合农产 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有权查封、扣押。
2、新增收储运环节
➢ 没有法律依据 ➢ 存在监管难题
➢ 农药条例第二十七条、《食安法》第49条 ,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 叶和中草药材。
➢ 对于违法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除依据 以上规定进行处罚,可以移交给公安机关 予以拘留。
➢ 《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四条第四项:生产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 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除依照有关法 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 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 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 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 上十日以下拘留。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 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 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权限范围内 施行。
➢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 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的,由国务院 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 规的,决定适用地方性法规;国务院认为 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提请全国人大常委 会裁决。
➢ 农产品在包装、保鲜、贮存、运输中所使 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必 须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
➢ 依法需要实施检疫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必 须附具检疫合格标志、检疫合格证明。
三品一标
➢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鼓励支持生产优质农 产品,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优 质农产品标准的,生产者可以申请使用相 应的农产品质量标志。
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品目录
➢ 薯类和膨化食品 ➢ 糖果制品 ➢ 茶叶及相关制品(茶叶、边销茶、含茶制品和代用茶) ➢ 酒类 ➢ 蔬菜制品(酱腌菜、蔬菜干制品、食用菌制品、其他蔬菜制品) ➢ 蜜饯及水果制品 ➢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 ➢ 可可及焙炒咖啡制品 ➢ 食糖 ➢ 水产制品(水产加工品、其他水产加工品包括生食水产品) ➢ 淀粉及淀粉制品 ➢ 糕点 ➢ 豆制品 ➢ 蜂产品(分装) ➢ 特殊膳食食品(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产品) ➢ 其他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