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PDF,无答案)

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PDF,无答案)

高二年级12月份月考政治试题1.“文学的力量强大到,使人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世界另外一端人们的想法。

文学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消弭成见和误解”。

对这一观点的正确解读应该是( )①文学能反映一国的思想文化和思维方式②文学是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重要桥梁③文学可以代替实践成为文化产生的源泉④文学交流有利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趋同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在中国,陶瓷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

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B.博大精深C.包容性D.推陈出新3.温州童谣《吃馄饨》:“姆姆你显能,阿妈教你吃馄饨。

”其中“姆姆”指小孩,“显能”指乖乖的意思。

你认为下列标题中最适合表明温州童谣和温州方言特色的是(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B.喜闻乐见,绚丽多彩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薪火相传,一脉相传4.多年来,海峡两岸各写抗战史,各颂英雄魂。

对此,有关学者呼吁两岸应“共享史料、共写史书”。

两岸合编抗战史有利于( )①海鲜两岸文化在和睦相处中走向同一②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共同续写中华民族精神新篇章④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火炬,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5.2015年12月18—20日,贵州第二届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百村歌唱大赛决赛暨2015中国•榕江萨玛节在美丽的都柳江畔榕江县三宝侗寨隆重举行,来自贵州、广西、湖南三省区的102 支侗族大歌队参加。

关注侗族大歌的传承是因为(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中国各地中秋节的过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南京人中秋除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等。

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③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④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7.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添新内容,涌现出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等。

这些精神的不断涌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 )A.民族性B.时代特点C.平等性D.开放性8.龙,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自称是龙的传人。

在农历“龙”年,人们赛龙舟、舞龙阵、唱“龙的传人”,沉醉在“龙”的世界之中。

这主要说明( )①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④民族节日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9.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千米,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千米,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1/15。

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

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④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2015年9月3日,我国通过阅兵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弘扬中华民族在抗战中孕育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救亡图存、民族解放为主题,以自强、团结、牺牲、坚韧为基本内涵的伟大抗战精神。

弘扬抗战精神的现实意义是( )①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③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战时期的集中表现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1.2016年5月6日,2016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决赛正式启动。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意在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展示自己所掌握汉字的水平和个性的舞台。

此举是基于汉字( )①书写中华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②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重要文明标志③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独特作用④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如果要问哪一种文化的包容性最强,有着五千年的丰厚底蕴的中华文化绝对是首选。

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②中华文化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③中华文化能把其他民族文化作为自己发展的根基④中华文化强调既认同自身文化,也认同其他民族文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我们应该( )①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②弘扬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精神③坚持爱国主义精神④树立忧患意识,主导世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4. 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

”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5 .60多年来,中国援外不干涉他国内政,逾120个发展中国家受惠,并向30多个国际和区域组织提供了捐款,支持这些组织开展多边援助活动。

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经济和技术援助,增强了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深化了与受援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了南南合作,为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 )民族精神。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自强不息D.爱国主义16. 在2015年世乒赛中,中国军团包揽了四强。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怀着为国争光的坚强信念,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书写了中国乒乓球运动不断发展的新篇章。

上述事实说明()①爱国主义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②我国已成为世界体育强国③我国体育健儿有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精神④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7.下列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表达的精神一致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8.云纹在华夏文明中有着千年的跨度,在建筑、雕塑、器皿和家具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云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着天地自然、人本内在、宽容豁达的东方精神和喜庆祥和的美好祝愿。

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③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④中华文化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容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9.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南京举行。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①为了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②坚决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③培育国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拒绝购买日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0. 2016年精锐教育杯第七届“魅力汉语”青少年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比赛拉开序幕。

本次活动旨在突出“汉语的魅力”。

专家指出“汉语之魅力”在于汉语言文字吸收了许多词汇,而这些词汇又多源于少数民族语言。

例如,“胡同”来自于蒙古语,“妞儿”来自于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是采用少数民族语言的谐音。

这说明( )A.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首先是语言文字的交融B.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其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C.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D.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21.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又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成功,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

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迪有( )①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了社会发展方向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③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④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进步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2.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

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A.博大精深B.源远流长C.包容性D.区域性23.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A.包容性B.阶级性C.民族性D.地域性24.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这是因为( )①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②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求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5. 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B.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全新面貌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D.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6. 在国庆节来临之际,青河县中学国旗班和国门学校学生共50人到塔克什肯镇举行“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续写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活动。

作为中学生,对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正确态度是( )A.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少数伟人的事,与我无关B.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C.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D.只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行27 . 纪念孔子2565周年诞辰的祭孔大典在曲阜孔庙举行,2 565名市民齐声朗诵儒家经典,祭祀人员代表向先师孔子敬献花篮,祭奠这位给中国思想文化带来深远影响的先哲,也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致敬。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我国全面继承孔子的儒家文化③我国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④世界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8 . 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生要的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