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课件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课件


5、通过学习重庆谈判的知识,我们进一步( ) ①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 ②体会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 牺牲的精神③认识到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④认识到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中考练兵
1、 [09揭阳中考]在解放战争中,揭开全国战略反攻序 幕的是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百团大战 2、 [09河北中考]右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 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C.淮海战役结束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运动的背景 农民迫切希望获得土地
解放区的面积越来动的背景 2、土地改革的纲领:《中国土地法大纲》
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 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 口平均分配土地。
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A
3. 如果让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民国34 年,你一定会知道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件历史 大事 ( B )
A B C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重庆人民庆祝《双十协定》的签订 全面内战爆发 中国军民在抗日战场上展开局部反攻。
4.以下人物中,参加过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重庆 谈判的是( D )。 A.毛泽东 B.王若飞C.叶剑英 D.周恩来 5.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D)。 A.争取充足的时间部署内战 B.加强与民主党派的亲密合作 C.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D.揭露蒋介石集团的内战阴谋
长 春
东北野 战军
黑、 山
沈 阳
关门 塔 打狗 山
锦 州
意义:解放了东北 全境,使人民解放 军第一次取得了数 量上的优势。
时 间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地 点 参战部队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指 挥 员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碾庄、双堆集歼敌,解放徐州,陈官庄 概 况 意 义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2)“这一转变”到来之前,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哪 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3)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把战争推 进到国民党统治区的两位指挥员是谁?
邓小平、刘伯承
一、国统区的危机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国民党财政赤字,国统区经济处于 崩溃边缘 国民党政权坚持独裁统治, 制造了一系列血案
1.右图是抗日战争后的一幅漫画《磨好刀再杀》。 这幅漫画揭穿了( ) A.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B.法西斯集团吞并中国的企图 C.蒋介石对日本的姑息纵容 D.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危险
A
磨好刀再杀
2.1946年,当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 面内战时,周恩来说:“我们并不因为蒋(介 石) 破坏了这些协定,就以为没有了收获。因为全国 人民都承认了这样的事实,认为中共的地位是不 可抹杀的。”这表明 A.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赢得了民心 B.美国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共产党在战场上连连打败国民党 D.国民党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B
A
巩固练习:
3、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 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 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 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 )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 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一、粉碎重点进攻
1.粉碎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敌众我寡,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
(1)背景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25万兵力,突袭延安,
主动撤离延安,在陕北与敌人周旋。
中共中央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 (2)作战方针:
(3)经过 毛泽东、周恩来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 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粉碎了敌人对陕 及结果:
未果: 对于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 地位问题(核心)。
中共表明了和平的诚意,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蒋被 迫同意和平建国,若发动内战则会陷入被动。
重庆谈判的内容
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协会议;
保证人民享有民主、 自由的权利。
“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1945.10.10;又名《会谈纪要》
中考练兵
1、[09河南中考]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 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有 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②毛泽东都直 接参与其中 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 果 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 [09孝感中考]如果让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民国34年, 你一定会知道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件历史大事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 B.重庆人民庆祝“双十协定”的签订 C.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D.中国军民在抗日战场上展开局部反攻
6.1945年10月10日签订的《双十协定》( C)。
A.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B.消除了内战爆发的隐患
C.确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D.避免了国民党的独裁专制统治
7.国民党军队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 ( A )。
A.全面内战的爆发 B.重点进攻的开始 C.第二次国共合作再次破裂 D.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悬殊
B
阅读下列材料:
1947年7~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 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 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 统治区为标志的。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1947年7~9月解放战争形势发生的根本 变化。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1、土地改革运动的背景 2、土地改革的开展:《中国土地法大纲》
3、土地改革运动的影响
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 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 极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 利的可靠保证。
巩固练习: 1、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是为了 ( ) A.声东击西 B.诱敌深入 C.调虎离山 D.迂回战术 2、“胡蛮胡蛮不中用,咸榆公路打不通。丢了蟠龙丢 绥德,一趟游行两头空。六千官兵当俘虏,九个半旅 像狗熊。”这是一首嘲讽胡宗南的打油诗,它反映出 的国共作战情况发生在哪个解放区? ( ) A、陕甘宁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东北解放区 D、华北解放区
B
中考练兵
3、(09南京中考)图2这幅照片拍摄于1945
年,拍摄地最有可能是 A.重庆 B.南京 C.延安 D.西安 4、 [09兰州中考]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 了争取国内和平,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 谋,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 A.三大战役 B.重庆谈判 C.渡江战役 D.政治协商会议
A
B
中考练兵
淮海战役
(1948.11.7 -- 1949.1.10) 海州 商丘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黑 虎 掏 心
中原野 战军
双堆集
华东野 战军
意义:解放了长江以
蚌埠
北华东和中原地区
时 地 指
间 点 挥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华北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参战部队
概 况 分割攻占张家口、天津,北平和平解放 意义 使北平得到和平解决 ,使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C
A
中考练兵
3、[09咸宁中考] 1947年夏,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 大别山的是 ①彭德怀 ②贺龙 ③刘伯承 ④邓小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4、(2008· 江西)李明同学在学校网站开辟的“人民解放战争” 专栏中选用了图1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图2三大战役 示意图两张图片。以下所拟小标题最合适的是: A.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 B.由重点进攻到全面进攻 C.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决战 D.由战略反攻到战略决战
三、百万雄师过大江 1.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1日
2.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23日
3.结果: 国民党政权覆灭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渡江战役示意图
乘胜追击

南 京 徽
江 江 阴上

海 湖 口江 浙 西 江
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战争的正义性 3.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4.解放军战士的英勇善战 5.指挥得当,正确战略战术 的运用
1、标志:国民党军进攻中原解放区(1946.6) 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2、解放军作战原则: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3、解放军主要作战方法:运动战。 4、解放军作战成果 消灭国民党军70多万,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 进攻。
三、全面内战的爆发 5.战争性质: 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 人的一场反共反人民的战争。
3、结果: 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
4、意义: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合作探究
为什么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一个历 史的转折点? ①大别山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国民党 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 ②国民党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人民军队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③标志着中国革命战争已经到了一个新的 转折点。
一、重庆谈判 背景:抗战胜利后 中国面临两种前途 时间:1945年8月 地点:重庆 中共谈判代表:
毛泽东、周恩来、 王若飞
1、原因 (1)国民党:
为了进一步赢得备战的时间(最主要),迫于舆论压力
(2)共产党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最主要)。 为了戳穿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2、概况
3、影响
成果: 《双十协定》1945.10.10;又名《会谈纪要》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张家口
北平和平解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