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关税壁垒

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关税壁垒

计算公式:从价税额=商品总值*从价税率
3、混合税(Compound Duty):它是对某种进口商品同时征收从量税和从价税的一种征税方的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这些措施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大类。
1、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是指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主要措施有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证制和“自动”出口配额制等。
课程名称
国际货代
教学主题
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
授课班级
物流08级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B1
教学目标:了解对什么是对外贸易政策。
了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措施
职业技能教学点:了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措施
教学设计:介绍本门课程——案例导入——引入本课程的概念——相关内容讲解——联系实例——重难点分析——小结——布置练习
19世纪初,英国有关关税的法令多达1 000件以上。自1825年起,英国开始简化税法、废除旧税率、建立新税率。到1882年,进口纳税的商品项目已从1841年的1163种逐步减到20种,同时关税税率也大幅度降低,禁止出口的法令被完全废除。
4、撤销贸易垄断公司
17世纪至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特许设立了对东方主要是印度和中国经营垄断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为适应自由贸易的需要,英国政府于1813年先后废止了该公司对印度和中国贸易的垄断权,从而使所有的英国商人均可同印度和中国进行贸易。1858年该公司撤销。
3、过境税:是异国对通过其关境输往第三国的外国商品所征收的关税。
4、进口附加税:进口国债外国商品输入时,除对进口商品征收一般关税外,再加征额外关税。
5、差价税:当本国生产的产品国内价格高于同类进口商品的价格为了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护国内生产和市场,按国内产品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
6、特惠关税:它是指对进口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全面或部分商品,给予的特别优惠的低关税和免税待遇。
①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这种配额是由进口国和出口国通过协议达成的。
②非协定性的“自动”出口配额。这种配额是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出口国单方面决定的。
4、外汇管制
(1)定义:外汇管制是指一国对外汇的收支、买卖、结算和汇率等所采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制度。
(2)分类:外汇管制可分为直接外汇管制和间接外汇管制两种方式。
5、进口押金制
进口押金制又称进口存款制,它是进口商在进口商品以前须预先向指定银行缴存一定金额作为无息存款的制度。
6、海关估价
海关估价是海关估定进出口商品实际价格的一项工作。
美国曾对国外进口的某些商品,一律以美国国内的批发价格(又称美国销售价格)为基准征收进口税,这样做就提高了进口商缴纳关税的税额,削弱了外国商品的竞争能力。
(2)种类:
**绝对配额:绝对配额是指在一定时期间,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这个最高额度后,便不准进口。
绝对配额在具体实施中又分下列两种方式:
①全球配额。它是一种世界范围的绝对配额,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直到配额用完为止。这种配额不利于贯彻国别政策。
②国别配额。即对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商品分别规定不同的配额;超过规定的配额便不准进口。这种配额如果由进口国单方面规定,就称为单方面配额,或称自主配额;如果由进口国与出口国共同协商规定,则称为协议配额。实行国别配额,进口国通常根据它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来分配不同的额度。
2、进口许可证制
(1)定义:进口许可证制是指进口商在进口商品前,必须向国家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取得许可证方可进口的一种制度。
(2)分类:
从进口许可证是否与进口配额结合使用来划分,可分为两种:
①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实行这种许可证制时,通常先由国家有关机构规定某种商品的进口配额,在配额的限度内,再根据进口商的申请发给该种商品一定数量韵进口许可证。配额用完,进口许可证也就停止签发。
7、普遍优惠制:是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在关税上给予的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
三、征税方法
1、从量税(Specific Duty):是指按照商品的重量、容量、长度或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关税的一种征税方法。
计算公式:从量税额=商品数量*每单位从量税
2、从价税(Ad Valorem Duty):是按照进口商品价格为标准计征税的一种方法。
二、保护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通过高额关税或其他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来保护本国商品免受外国商品竞争的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开始于15、16世纪重商主义时期。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主要通过高额关税,保护本国工农业。至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和自由竞争的加强,保护贸易政策逐渐为自由贸易政策所代替。19世纪60、70年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顶点。此后,自由竞争逐渐向垄断过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此时;各资本主义国家也采取一种保护贸易政策。但这一政策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各资本主义国家所实行的保护贸易政策不同,这个时期除了继续采取各种关税壁垒外,还越来越多地采取各种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同时由国家对本国出口商给予各种优惠和补贴,以鼓励出口,争夺国外市场。此时的保护贸易政策,并不是保护国内幼稚工业,而是保护国内高度发展的垄断工业;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不是防御性地保护国内市场,而是进攻性的占领国外市场,以实现经济扩张。因此,这一保护贸易政策是一种侵略性或进攻性的贸易保护政策,一般称为“超保护贸易政策”。
7、苛刻的标准
随着争夺市场斗争的激化,西方国家往往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人身安全、保护环境和保护公共秩序为借口,在技术安全、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极其复杂苛刻的标准。
(1)苛刻的技术安全标准
(2)苛刻的卫生检疫规定
(3)苛刻的商品包装及标签规定
上述种种苛刻的标准和规定已成为西方国家限制进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起到了阻碍商品进口的作用。
§§§1.2.2关税措施
一、关税的含义及其目的
关税(CustomsDuty;Tariff):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收。
海关是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它根据国家法令,对进出口商品、货币、金银、证券、行李和运输工具等进行监督检查、征收关税并执行查禁走私等任务。征收关税是海关的重要任务之一。
1、废除《谷物法》
1815年,英国执政的土地贵族为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制定了《谷物法》,运用关税政策,限止或禁止谷物进口。《谷物法》的实施,引起其它粮食输出国对英国工业品提高关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受到损害。在自由贸易的口号下,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与土地贵族展开了反《谷物法》斗争。终于在1846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赊《谷物法}的议案,并于1849年生效。马克思曾指出,英国《谷物法》的废止是19世纪自由贸易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
在世界范围内,自由贺易运动始于此世纪末。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是自由贸易占主导地位时期。在这一时期,一些国家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历史上,英国曾经是一个全面采取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早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的第—次工业革命。进入19世纪初期,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确立并得到巩固,它不怕与外国商品进行竞争。此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已感到实行的保护贸易政策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和对外扩张的一大障碍。于是,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便要求实行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无限制的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政策。进入19世纪20年代,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以反对谷物法为中心的自由贸易运动。经过不断斗争,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终于战胜了地主阶级,使自由贸易政策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其主要标志如下:
国家通过海关征收关税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征收“财政关税”,旨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二是通过征收“保护关税”,旨在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保护本国市场。
二、关税的种类
1、进口税:是指进口国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进口税有分为最惠国税和普通税。
2、出口税:是指出口国海关对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征收的关税。
3、“自动”出口配额制
(1)定义:“自动”出口配额又称“自动”出口限额。它是进口国为了限制某项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教案Yibin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教学内容与板书
备注
商品的进口,迫使出口国在一定时期内“自动”限制该项商品出口的一种措施。
(2)分类:“自动”出口配额制一般有两种:
2、废赊《航海条例》
《航海条例》是17世纪中叶后英国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奖励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的法令的总称。其中1651年颁布的条例规定:进口产品只准通过英国船只或原生产国船只输入;出口产品只准通过英国船只输出。其后英国政府又陆续颁布法令,旨在垄断殖民地贸易,禁止殖民地发展工业。
3、降低关税税率,减少纳税项目
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称为关境或关税领域。在一般情况下,国的关境和国境是一致的。但由于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等的存在,关境与国境就不能完全一致。自由港、自由贸易区虽在国境之内,却不在关境范围之内,此时关境小于国境。当几个国家(如欧洲共同体国家)组成关税同盟时,关境包括了几个国家的领土,此时关境则大于国境。
②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这种许可证不与进—口配额相结合。有关商品的进口许可证只是在个别考虑的基础上颁发的。
从商品进口的许可程度来划分,又可分为两种:
①一般进口许可证(又称公开进口许可证,或称自动进口许可证)。列属此类许可证的商品通常是“自由进口”的商品,进口商只要填写此种许可证后,即可获准进口。
②特种进口许可证(又称非自动进口许可证)。此种许可证通常适用于军火武器或其他重要物资以及须经特殊许可方能进口的商品。
随着美国经济地位的削弱以及西欧和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市场的矛盾不断激化,超保护贸易政策出现了新的势头:1.被保护的商品白益增多,范围不断扩大;2.对工业品保护程度降低,但对农产品的保护程度提高;3.限制进口的重点措施由关税壁垒逐步转向非关税壁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