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程序升温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程序升温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程序升 温 还 原 技 术[1] 简 称 TPR (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是一种在等速升温的条件下 进行的还原过程。在升温过程中如果试样发生还 原,气相中的氢气浓度随温度变化而发生浓度变化, 把这种变化过程记录下来就得氢气浓度随温度变化 的 TPR 图。TPR 由于其高灵敏性而在生产科研中 普遍使用。 2 程序升温还原技术( TPR) 的应用 2. 1 TPR 研究金属催化剂还原性质[2]
王苑娜[11]等用 H2 - TPR 方法对纳米锆锰掺杂 六铝酸盐进行表征。由锆锰掺杂六铝酸盐催化剂在 1050℃ 焙烧 4 h 后的 H2 - TPR 图谱可知,该还原峰 开始于 400℃ ,最高峰出现在 485℃ ,800℃ 已基本结 束,但在 600℃ ~ 700℃ 之间有一并肩峰现象。这与 有关文献的研究结果非常相似。这就意味着与催化 燃烧相关的锰物种只涉及 Mn3 + / Mn2 + 的氧化还原 循环。
第8 期
杨 津,等: 程序升温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31·
程序升温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杨 津,段中余,程庆彦,杨 春
( 河北工业大学 绿色化工研究所,天津 300130)
摘要: 介绍了程序升温还原技术的主要理论,着重讨论了程序升温还原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程序升温; 催化作用; 表征
2011 年第 40 卷
备方法、不同前处理条件以及加入不同助剂的环己 醇脱氢制环己酮新型催化剂的还原性,并与催化反 应活性和稳定性相关联。可见,采用适当还原条件 可显著提高催化剂活性稳定性。
左东华[6]等 采用 TPR 对一系列具有相同 W 含 量和不同 Ni 含量的硫化态 Ni - W / Al2 O3 催化剂进 行了表征,以考察催化剂中不同硫物种的数量及还 原性能。并且用 TPR 方法对氧化态和硫化态 Ni - W / Al2 O3 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获得了催化剂的组成 和结构方面的信息,同时,定量地计算了活性组分的 硫化度,从而对氧化态催化剂中不同物种的硫化性 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2 TPR 研究金属催化剂中金属组分和载体间及 金属组分间相互作用[2]
刘宇键[15]等 选 用 能 对 沉 积 钒 和 沉 积 镍 的 氧 化 数进行定量表征的 TPR 测试方法,考察了催化裂化 催化剂上沉积金属氧化数对降低汽油硫含量的影 响。结果表明,V2 O3 、VO2 、V2 O5 的最终还原产物是 VO,催化剂上沉积钒与纯的钒氧化物出现 TPR 特 征峰的温度范围相似; 纯 NiO 易于被还原,而催化 剂上沉积镍的 TPR 特征峰温度明显升高。择效活 化处理导致催化剂上的沉积钒氧化数降低。沉积钒 氧化数的降低改变了沉积钒的化学配位效应,有利 于形成选择性降低汽油硫含量的活性中心,因而使 得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下降。当沉积钒的表观氧化 数低于 3 时,催化剂的降硫效果大大提高。
例如魏灵朝[3]等运用 TPR 技术,研究了 LB 型 节能高温变换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还原特性,测得不 同升温速 率 下 该 催 化 剂 和 某 商 业 催 化 剂 的 H2 - TPR 曲线,并计算此催化剂的还原反应活化能和频 率因子等动力学参数。
闫继娜[4]等运用 TPR 技术,研究了 MCM - 41 负载氧化铜活性组分的结构及其氢程序升温还原特 性。用 H2 - TPR 研究了 CuO 在 MCM - 41 上氧物 种的反应特性,测试的最高温度为 900℃ 。用表面 改性、掺杂、离子交换等方法成功地将高含量的 CuO 引入到 MCM - 41 的骨架和孔道中。结果表明: 负 载在 MCM - 41 上的 CuO 的还原温度要比纯 CuO 的降低 200℃ 。用离子交换法比浸渍法、掺杂法制 备样品中 CuO 的分散程度更高,具 有 更 高 的 氧 活 性。
中图分类号: TQ426.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021X( 2011) 08 - 0031 - 03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ique of TPR in Catalytic Research
YANG Jin,N Zhong - yu,CHENG Qing - yan,YANG Chun
张明慧[5]等用 TPR 研究了由不同组成、不同制
收稿日期: 2011 - 07 - 20 基金项目: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B2010000039) 作者简介: 杨津( 1967—) ,女,天津人,实验师,硕士研究生,从事绿色化学及化工工艺研究。
·32·
山东化工 SHANDONG CHEMICAL INDUSTRY
肖小燕[9]等 采 用 共 沉 淀 法 制 备 了 一 系 列 不 同 Pd 含量的 PdO - CeO2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考察 了该 催 化 剂 的 CO 低 温 氧 化 反 应 催 化 性 能,运 用
TPR 等技 术 对 催 化 剂 进 行 了 表 征。说 明 Cex Pd1 - x O2 - δ固溶体是 CO 低温氧化的活性中心。脉冲反应 结果进一步证实氧化态的 Pd 催化氧化 CO 的活性 高于金属 Pd,而高温焙烧( 1000℃ ) 导致催化剂中金 属 Pd 的出现也是造成 PdO( 1. 8) - CeO2 - 1000 活性 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催化剂催化氧化 CO 的活性 ( TOF) 与 Pd 粒子大小无对应关系。
杨占林[10]等以 P 改性的 γ - A l2 O3 为载体,分 别采用 Mo - N i - P 和 Mo - Ni - NH3 两种浸渍液,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 P 改性的重油加氢精制 Mo - N i / γ - Al2 O3 催化剂,研究了助剂 P 及其加入 方式和浸渍液的种类对载体及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通过 TPR 等技术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 验结果表明,在 γ - Al2 O3 载体中引入 P,能降低载 体的表面酸量,促进活性组分还原,在载体成型过程 中加入 P 效果较好; 浸渍液中含有 P 也有利于活性 组分的还原,并能提高活性组分的利用率,同时使催 化剂表面具有较高的 N i 与 Mo 原子比。
1 引言 程序升温技术( TPAT) 是在程序控制温度 T = f
( t) 下,测量气体的脱附,物质的还原、氧化、硫化和 表面反应的技术。包括程序升温脱附( TPD) 、程序 升温还原( TPR) 、程序升温氧化( TPO) 、程序升温硫 化( TPS) 、程序升温表面反应( TPO) 等等。
在工业固体催化剂的研制和质量控制中,程序 升温技术是催化剂测试的常规手段。TPD 可以获取 催化剂表面吸附中心和吸附分子的性质、催化剂活 性中心和反应分子的性质及活性组分与载体和助催 化剂的相互作用等信息; TPR 用于研究金属催化剂 中金属组分和载体之间或金属组分之间的相互作 用; 而 TPO 是研究催化剂积碳机理的有效手段。因 为 TPR 技术在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本文 重点谈谈此技术应用。
一种纯的金属氧化物具有特定的还原温度,所 以可用此温度表征氧化物的性质。两种氧化物混合 在一起,如果在 TPR 过程中彼此不发生作用,则每 一种氧化物仍保持自身的还原温度不变。如果两种 氧化物彼此发生固相反应,则原来的还原温度要发 生变化。程序升温还原( TPR) 技术广泛用于催化剂 还原性质的研究,多数研究者从 TPR 图谱的峰温、 峰形定性地分析催化剂的还原性质。
为了验证对 Au / NaZSM - 5 催化剂进行了 H2 -
第8 期
杨 津,等: 程序升温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33·
TPR 测试,结果发现,单纯的 NaZSM - 5 在测试温 度范围内没有检测到耗氢峰,而 Au / NaZSM - 5 催化 剂在 85 ~ 140℃ 出现了一个还原峰,说明在该温度 范围内催化剂中金氧化物被还原为零价的金属。结 合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推测 AuOx 的形成对催化 剂活性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3 运用 TPR 技术对催化剂金属氧化数、供氧活 性和数目进行研究[14]
( Institute of Green Chemical Technology,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130,China)
Abstract: The main theoretical analysis for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has been studied. The application of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in catalytic research has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 Key words: temperature programmed; catalysis; characterization
各种金属催化剂多数是负载型的,就是说金属 活性组分是负载在载体上的。制备这种催化剂常用 金属的盐类浸渍于载体上,加热分解后形成负载氧 化物,经在氢气流下加热还原,形成负载型金属催化 剂。对双组分金属催化剂,加热分解时,如果两种氧 化物相互发生作用( 或部分发生作用) ,或氧化物和 载体( 此载体应是氧化物) 之间发生作用( 或部分发 生作用) ,则活性组分氧化物的还原性质将发生变 化,用 TPR 法可以观测到这种变化。所以 TPR 法是 研究金属催化剂中金属之间或金属与载体之间相互 作用的有效方法。
例如 薛 青 松[7] 等 利 用 TPR 方 法,研 究 了 Pt / CeO2 / Al2 O3 催化剂中 Pt 与 CeO2 / Al2 O3 载体间的强 相互作用,考察了 γ - Al2 O3 、CeO2 / Al2 O3 载体和 Pt / CeO2 / Al2 O3 催化剂焙烧温度、Pt 和 CeO2 负载量对 催化剂还原行为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用 800℃ 焙烧的 γ - Al2 O3 负载质量分数 15% 的 CeO2 ,再在 450℃ 焙烧后制备的 CeO2 / Al2 O3 载体的 CeO2 还原 活性最好,以该载体负载质量分数 0. 8% 的 Pt 再在 600℃ 焙烧后制备的 Pt / CeO2 / Al2 O3 催化剂为最优 化催化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