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习题课试题

分析化学习题课试题

习题课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在消除了随机误差后,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B、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C、随机误差是定量分析中主要的误差来源。

D、随机误差在定量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

2、用Na2CO3作基准物质标定HCl时,如Na2CO3含有少量NaHCO3,则使标出的HCl浓度()
A、偏高
B、偏低
C、视使用的指示剂而定
D、无影响
3、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为()
A、0.1g
B、0.2g
C、0.3g
D、0.4g
4、实验室两位新分析人员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析,得到两组分析结果。

考察两组结果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A、t检验法
B、Q检验法
C、T检验法
D、F检验法
5、已知H3PO4的pKa1、pKa2、pKa3分别是2.12、7.20、12.36,则PO43 -的pKb 为()
A、11.88
B、6.80
C、1.64
D、2.12
6、有一瓶化学试剂的标签为红色,其英文字母的缩写为()
A、G.R.
B、A.R.
C、C.P.
D、B.R.
7、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某含有NaOH或NaHCO3或Na2CO3或某任意混合物样品,若V2>V1>0,则溶液的组成为()
A、NaOH
B、NaHCO3 +Na2CO3
C、NaHCO3
D、NaOH +Na2CO3
8、下列计算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1000 0359
.2
2
1
43
.
246
52
.
21
4508
.
25
1001
.0

⨯⨯
-
⨯)

A、六位
B、五位
C、四位
D、三位
9、EDTA与金属离子生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
A、1:1
B、1:2
C、1:4
D、1:6
10、当M与Y反应时,溶液中有另一配位剂L存在,若αM(L)=1时表示( )
A、M与L没有副反应
B、M与L有较大的副反应
C、M无副反应
D、[M’] ≠[M]
11、在pH=10.0的氨性溶液中,已计算出αZn(NH3)=105.49,αY(H)=100.45;则在此条件下,lgK ZnY’为()(已知:lgK ZnY=16.50)
A、11.01
B、16.00
C、10.56
D、22.49
12、在金属离子M和N等浓度的混合液中,以HIn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直接准确滴定其中的M离子(TE%≤0.1%),要求()
A、pH=-lgK MY’
B、K MY’<K MIn’
C、lgK MY-lgK NY≥6
D、NIn与MIn的颜色有显著的差别
13、电极电位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很有用,但它不能判别()
A、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B、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C、氧化还原能力大小
D、氧化还原的完全程度
14、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如m=n=2,要使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达到99.9%,两个电对的标准电位的最小差值为()
A、0.354V
B、0.266V
C、0.177V
D、0.148V
15、用EDTA滴定Ca2+、Mg2+,若溶液中存在少量Fe3+和Al3+将对测定有干扰,消除干扰的方法是()
A、加KCN掩蔽Fe3+,加NaF掩蔽Al3+
B、加抗坏血酸将Fe3+还原为Fe2+,加NaF掩蔽Al3+
C、采用沉淀掩蔽法,加NaOH沉淀Fe3+和Al3+
D、在酸性条件下,加入三乙醇胺,再调到碱性以掩蔽Fe3+和Al3+
二、填空题
1、在滴定分析中所用的标准溶液浓度不必过大,其原因是;也不必过小,其原因是。

2、对照试验是检验系统误差的有效方法,但在进行对照试验时,应尽量选择与试样的相近的标准试样进行对照分析。

3、某人测定纯明矾后报出结果,M=10.79±0.04(%)(置信度为95%),你对此表达的理解是。

已知理论值为10.77%,而测定的平均值为10.79%,其差别是由误差引起的。

4、下面0.1 mol·L-1的酸能用NaOH作直接滴定分析的是和。

已知HCOOH(pKa=3.45),H3BO3(pKa=9.22)
NH4NO3(pK b=4.74),HAc(pKa=4.75)
5、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大约是个pH单位,变色范围与pK HIn的关系是。

6、当pH=7.00时,一元弱酸根[A-]的分布系数δA-=0.40,则0.20 mol·L-1的HA
溶液中弱酸的δHA = ,[HA]= mol·L-1
7、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00 mol·L-1HCOOH(pKa= 3.75) 溶液时,化学计量点时pH为,可用的指示剂是。

8、EDTA的结构式,与金属离子的配合反应形成三个或五个员稠环稳定螯合物。

9、在配位滴定中,通常用来控制溶液的酸度,原因是。

10、KMnO4法用作指示剂;而碘量法通常用作指示剂。

11、已知φ,
Fe3+/Fe2+=0.774V,φ

S n4+/S n2+=0.15V,那么Fe3+与Sn2+反应
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是。

突跃区间为。

12、在H2SO4介质中用KMnO4滴定Fe2+,计量点电位偏向电对的一方。

计量点的电位的计算公式
φSP= 。

13、英译中
①standard solution
②acid-base indicator
三、是非题(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的打“×”)
1、在酸碱滴定中,所选择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至少有一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
2、由于多元酸的解离是分步进行的,因此用NaOH溶液滴定时,可以得到多个突跃范围()
3、用同一NaOH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HAc溶液,达到化学计量点时,滴定HAc溶液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较大。

()
4、对于有限次测量,测定值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应根据正态分布来处理有限次测量数据。

()
5、在定量分析中,通常相对误差是用来表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标准偏差是用来表示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
6、配位滴定中,一般要用缓冲溶液来控制溶液的酸度。

()
7、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 MY值越大,条件稳定常数K MY’越大,配位滴定的pM突跃区间越大。

()
8、用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时,可以在中性或若酸性介质中进行。

()
9、在氧化还原滴定中,若氧化剂和还原剂两个电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计量点的电位值正好等于两标准电极电位的平均值。

()
10、KMnO4和I2标准溶液通常用直接配制法配制。

()
四、计算题
1、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时,得到如下结果:
20.21%,20.03%,20.04%,20.05%。

问:①统计处理后的分析结果应如何表示?
②置信度为95%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已知:t0.05,4=2.78,t0.05,3=3.18
2、称取混合碱试样0.9476g,加酚酞指示剂,用0.2785 mol·L-1 HCl溶液滴定至
终点,消耗34.12mL。

再加甲基橙指示剂,滴定至终点又消耗23.66mL。

求:
①混合碱试样的组成。

②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
3、在pH=5.5时,用0.02mol·L-1EDTA滴定0.2 mol·L-1Mg2+和0.02 mol·L-1Zn2+混合溶液中的Zn2+,问:
①能否准确滴定该溶液中的Zn2+(TE%≤0.1%)
②计算计量点时的pZn SP
(已知lgK ZnY=16.50,lgK MgY=8.79,pH=5.5时,αY(H)=5.57)
4、在含0.1908g纯K2Cr2O7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和H2SO4,析出的碘用Na2S2O3溶液滴定,用去33.46mL,求Na2S2O3溶液的浓度。

(M r(K2Cr2O7)=294.19)有关反应式:Cr2O72-+ 6I-+ 14H+ = 2Cr3+ + 7H2O + 3I2
I2 + 2S2O32-= 2I-+ S4O4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