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城煤田控矿构造分析
工 程 科 技
・8 ・ 2 1
营城煤 田控矿构造分析
孙 琦 郑龙君 王金 玲
( 吉林 省 煤 田地 质 二 0三勘 探 公 司 , 林 四平 16 0 ) 吉 30 0
摘 要: 含煤岩 系在地壳 中的分布 , 受双重 因素控制 : 一是原始聚煤盆地 的沉积 范围和 分布 方向 ; 一是经后是基 础 , 限定 了含煤岩 系分布的范围, 后者迭加 在原始聚煤盆地的 背景上 , 限定 了含煤岩 系的保存程度 。把 两者结 合起 来分析 , 可揭露煤 系赋 存的客观 规律 。 便 关 键 词 : 矿 构 造 分 析 ; 盆 构 造 ; 煤 构 造 控 控 赋
一
作者简介 : 孙琦 , 年龄 :5岁, 男, 3 籍贯 : 吉林省梨树 县 , 职别 : 地质助理 工程师 , 地质 工作 。
・
2 2 8・
工 程 科 技
煤 田的构造面貌决定 了煤系赋存状况 。 聚煤期后对煤系影 响较 煤 田南部( 饮马河两岸)仍是含煤 岩系的分 布范 围。在盆地范 围外 , , 大 的两期断层中 , 先期断层断距虽小 , 但较密集 , 它破坏 了煤 系的完 应注意寻找控盆的有利构造部位 , 特别是上古生代构造层中的北东 整性 , 将煤 系地层切割得支离破碎 。 而后期的断距较大 的断层 , 将煤 向断裂带。大黑 山西侧 , 由长春—— 营城——榆树是一条值得注意 系地层切割成一系列的断块 , 并发生大幅度 的上升和下降。在上升 的北东向断裂带 。 断部分 , 煤系埋 藏较浅 , 易于勘探 和开发 , 但亦 容易遭到 风化和剥 聚煤盆地 中富煤带的分 布 , 受盆地 内近东西 向的次级 同生隆起 蚀 。在下降断块部分 , 煤系得以保存 , 但又因埋 藏太深 , 以利用 。 控制 。 难 这种次级同生 隆起 , 在盆地 内可能不止一个 。 根据 营城煤 田内 聚煤期后 的断裂运动 , 还导致 白垩纪初期火 山岩的侵入。岩浆 沿断 部次级 同生 隆凹分布格局 ,在靠 山屯同生 凹陷以北 的张 家大院一 裂上升侵入煤系 , 部分煤层被吞蚀。 田中部北东方向的火石岭 , 带 , 使 煤 可能存在与靠 山屯同生凹陷相邻的另一个次级同生隆起。 是聚煤期后形成 的一 个火 山岩带 , 故对煤系破坏较大 , 造成一条北 富煤带 内的富煤 中心( 即煤层合并增厚带1 布在 富煤 带的西部 分 东 向的 宽 约 一公 里 的无 煤 带 。 ( 当于聚煤盆地西坡)煤 田东部煤层赋存较浅 , 相 , 但煤层发育较差 。 以上是营城煤 田南半部的构造面貌及煤系赋存 状况 。 至于营城 煤 田西部煤层发育较好 , 但埋 藏较 深。唯独煤 田中央的北东 向地 垒 煤 田北半部 , 工作量稀少 , 其构造面貌尚未揭 露。不过 , 从现有地质 构 造与富煤带相迭加 的部位 , 系赋存浅且煤层 发育较好 , 煤 是找煤 资料及地貌分析 , 在煤 田的北半部 , 北西向断层可能比较发 育 , 值得 的理想部位 。 在今后进一步工作中加 以注意 。 参 考 文 献 5聚 煤 规 律 及 找 煤 方 向 【 吉林省煤 田地质二 0三勘探公 司 17 1 】 9 5年编制的《 吉林省 九 台市 上侏罗统沙河子组是一套 山间湖盆沉积 。 属火 山喷发—— 陆源 营城煤 田精 查勘探 区精查报 告》 . 碎 屑含煤建造 。 含主要煤层 的沙河子组含煤段 , 属超复式的沉积 。 表 明主要 聚煤期在湖盆发育 的扩张阶段 。 沙河 子组含煤段顶部的普遍 发育的湖泊相泥岩 , 是湖盆发育最盛期 的标 志 , 它可 以作为在盆地 内找煤 的一个标志 , 即泥岩下找煤的标 志。 营城聚煤盆地 的长轴方向为北东向 , 受盆地基底构造层的古构 造影响较大 , 以在盆 地范围内 , 所 应沿着北东——南西方 向追 索含 煤岩系。 根据 营城煤 田现有情况 , 田北部( 区至 四楞 山之间) 煤 老矿 及
下。
3O
晚侏罗世含 煤岩系 , 包括沙河子 组及火石岭组 上部 含 煤 的岩段 。 总厚约 90米。 2 整个含煤岩系 , 在垂 向剖面上有 三个含煤岩段 。其 中, 主要含煤段位于沙河子组的下部 , 其 上 以泥岩标志层底板 为界 , 其下 以草绿色凝灰 岩标 志层顶
板 为界 。 2控盆 构 造 分 析
图 1 含煤 段 等 厚 线 二 次 趋 势 图
图 2 1号煤层底板等高线一 次趋势面图
控盆构造 , 指的是控 制聚煤盆地形成 的古构造 。 聚煤期 间的地壳运 动 ,剧烈 阶段与 缓慢阶段相交替 , 其 中的剧烈 活动阶段 , 聚煤作用短暂 , 不利成 煤 ; 聚煤作 用 主要发 生在地壳缓慢活动 阶段 。地壳缓慢 活动的结果 , 一 些地 区上升 , 另一些地区则沉 降。在地壳缓慢上升地区 , 如 有适 合 的古 地理条件 , 聚煤作 用 固然 可 以发 生 , 但所堆 积 的泥炭不易 被保存 下来 ;而最有 利于 泥炭层 堆积和保 存 的, 是在地壳缓慢沉 降地 区 。所 以, 地壳缓慢 沉降地区 , 是 含煤岩 系的主要 沉积场所 , 这种地 区 , 为聚煤坳 陷 , 称 又称 图 3 1号煤层底板等高线 图 4含煤段煤层总厚度一次 聚煤盆地 。 二 次 趋 势 面 图 趋 势图 堆积并保存 近千米含 煤岩系 的营城地 区 , 就是 一个晚 侏罗世 聚煤盆地 的所在地 。 外逐 渐变 薄。 富煤 带 由于营城 晚侏罗世 聚煤盆地 被后期地 层全 面复盖 . 析 了沙 分 内的富煤 中心 ,亦 呈 河子组 的含煤特点 , 所有具 工业价值 的可采煤层 , 皆含于 沙河子组 N E方 向斜 列 。 E 下部 的含煤段 。 且该岩段 的勘探程度较高 , 资料 比较丰富 , 其顶底界 通 过 主 要 含 煤 段 面均有 明显 的标志层 , 比可靠 。 以, 对 所 选定沙河子组 含煤段作为沉 岩层厚 度与煤 层总厚 积厚度分析研究 的对象 。 度 的相关分 析 ,揭示 通过编制沙河子组含煤段 的一系列 图件 , 比较清楚地揭露 了聚 煤层厚 度变化 与岩层 煤盆地 的主要特征。图面出现两个地层厚度较大 的沉积 中心 , 是聚 厚 度 变化 的关 系 , 当 煤时基底沉降幅度较大的地区 。两个沉积 中心 的联线 , 便是聚煤盆 含煤段厚度在 8 4 0 10 地 的沉降主轴线 , 呈北东方 向。 沉积相带亦呈北东 向延伸 。 特别是含 图 5含煤段煤层总厚度三 米 的范围 内 ,含煤性 煤段等厚线二次趋势向图上( 1, 向性更 明显 。反 映出聚煤盆地 图 )方 次趋 势 图 最 好 。 而 向着 含 煤 段 的长轴方 向为北东方 向。 厚度过小和过大两个方 向 , 含煤性均变差。反映聚煤 盆地基底沉 降 在含煤段 等厚线二 次趋 势面 图上反 映 出含煤 段地层厚度 在垂 幅度与富煤带形 成的关 系。 直盆地长轴方 向的变化总趋势是西薄东厚 , 说明研究 区范 围主要属 4赋 煤 构 造 分 析 聚煤盆地 的西翼 。 赋煤构 造 , 指的是煤系形成 后 , 使煤系发生 沉降被复 盖而得 以 3控 煤 构 造 分 析 保存的构造。 营城煤 田含煤情况分布极不均匀 , 煤层贮 量相对集 中在很小 的 含煤岩 系形 成之后 , 在地 壳运动影 响下 , 历着不断 被改造 的 经 范 围内。 煤层厚度相对集 中在九台区 ~ 营十区一带 。 这是一个富煤 过程。现今煤 田中所见到煤系 的构造面貌和赋存状况 , 是它经历 了 带。富煤带的外围则是 煤层 发育不好 的贫煤带及无煤带 。 系 列 构造 运 动 的结 果 。 1 号煤层底板等高线一次趋 势面图( 2 , 图 )反映 1 号煤层总体 , 煤 田的构造 面貌是煤系赋存的条件。沙河子组含煤段中的 1 号 走 向为北东 向, 总体倾 向为北西 向。1 号煤层底 板等高线二次趋 势 煤 层 ,位于含煤段的顶部 。所 以, 号煤层 的产 状所 表示的构造面 1 面 图( 3 反 映在 研究 区范围 内的构造 总形态 是一个北 东 向的短 图 ) 貌, 大体上反映出沙河子组含煤段形成 以后 至今 的构造变动总和。 轴隆起。 通 过对 营城煤矿 老矿 区( 火一井 、 七井 、 井) 三 的实 际生产 过程 富煤 带的平 面形态 , 近似一长椭圆形 。 其长轴方 向 , 据含煤段煤 中, 揭露 的断裂系统分析 , 明矿 区的构造型式属一种扭 动的人字 表 层总厚度等值线趋势 面分析 ( 4 5为 N 0 与聚煤盆地 的沉 积方 图 ,) 8E, 型构造 ,由此推测 这种入字型构造可 能是 老矿 区外 围的各 勘探 区 向(E呈一锐角夹角。在富煤 带内煤层厚度 围绕着一些富煤 中心向 N) 的基本构造型式 。
1 煤岩 系特 征 含 营城煤 田, 属吉林 省九 台县所辖 , 于松 辽盆地东缘 , 位 濒 临新华 夏系第二隆起带 与第 二沉 降带交 界线的西侧 , 晚 侏罗世聚煤盆地形成后 , 随着松辽沉降带f 华夏系第二沉 新 , 降带 的一段) 下沉 , 被全面掩埋在松辽 盆地 的巨厚 白垩系底
( 接 2 1 ) ecig ) 上 2 页 T ah n
第一课堂 固然重要 , 然而前线需要后勤 的保 障 , 这时候 , 第二课 英语 教材的选择对 于高 职学 生尤 为重要 , 根据其适应性 , 刚进 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 以学生 的兴趣为主导成立技能大赛选手社 团和 校的新生和已经与各类专业十分熟悉 的老生应使用不 同的教材 。 根 国际交流学生社团 , 让他们一起讨论 中外所见所 闻 , 交流遇到 的瓶 据实际情况 的调整 , 我校 现已尝试 分层次的教材教学 : 一年级学 生 颈和解决 的方法 , 这对于专业的发展和英语 的应用有着举 足轻重 的 使用 中专教材 , 知识 丰富 、 浅显 易懂 、 贴近生 活 , 十分适合 刚刚离开 作用 。 3422文 化 的渲 染 ... 初 中学校 , 还不 能完 全了解职校特点 的新生 ; 二年级学生使 用高职 教材 ,在 一年 级注重 口语和各类 生活化知识的基础上更 系统地将 高职院校的文化 应和企业 文化对接 , 处处体现 出浓郁 的直销文 如在操作车间可将墙上 的操作标语中英文同写 , 请整理 如“ 听 、 、 、 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 说 读 写 但此时的专业性体现还不不强 ; 化色彩。 三年级学生根据不 同的专业 , 使用专业英语 教材 , 这无 疑 已使英语 好你 的工具 Pes r n eyu ol), l ear g ort s!; a a o ' 也可将教学楼 等的各类提 和专业的结合跨进 了一大步 , 但根 据教 材等 内容来看 ,3 1语方面 和 示 、 : 门牌 中英文双译 , 请讲普通话 ( n a n pes)” 如“ Mad r l e!, i a 久而久之 , 看在眼里 , 记在心里 , 习惯成 自然 , 许多的术语都在学生心中谨 记。 专业实 际操作方面的体现还远远不够 。 3 . 4打造专业化英语课堂( rf s nlE g s l s Po si a nlh Ca ) e o i s 343 践 的机 会 ..实 第二课 堂完全可 以走 出学校 , 至走 出国门。学校应多 给予 学 甚 教材 的使用 固然重要 , 从实 际效果 看 , 英语课 堂则更加 显得直 观, 我们应致力于打造专业化 的英语课堂 : 生参加此类 国际技 能大赛和 国际交流的机会 , 让实 践带来真知 。 35走 出 误 区 (Wakn u fEr r ) . lig O to r s o 3 . 第 一课 堂 ( Cas .1 4 1 l ) s 3411 学 大 纲 的 编制 . .教 . 值得强调的是 ,上文说 到英语 的学 习不讲究 用多复杂的语法 、 而是 以生活 为基 准 , 以实用 为原则 , 出原有 的误 走 第一课堂 为英 语教学课堂 , 我们应不受教材 的局限 , 编制符合 多华丽 的辞藻 , 实际的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 结合生活化和专业操作 等的 口语对话等 区, 用最简单的方法 , 表达想 表达 的事务 。 职业 院校 英语作用 于国际技能大赛 和国际交 流的探索 路还很 系列 , 将生活专业化 , 将专业英语化 , 将英语生活化。 长, 本文 只是稍作调研 和思考 , 我们 只有改变思路 , 创新方法 , 所 把 3 ..文化 习俗的融入 . 12 4 英语 和生活相结合 , 才能真正做到国际化 、 将英语与生活 、 专业相结合并不简单 , 我们应从文化背景人手 , 触之处都将英语和专业 、 以 中西 文 化 的异 同点 为 抓 手 ,让 学 生 感受 不 同 的人 文风 情 、 活 习 大融 合 。 生 惯 、 言习俗等 , 语 逐融合 中西文化的抵触之处 , 这对于高职学生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