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油藏课件-4.2-4.4水驱特征曲线分析v
油藏课件-4.2-4.4水驱特征曲线分析v
• lg(Wp+C)~Np呈直线,随含水上升和Wp增加,C的影响减
小,中后期半对数图上可得直线。
C的确定
• 在研究数值范围内取Np1、Np3,然后计算其中点
• 由Np2查的Wp2(生产数据表 )
• 求C值
C Wp1Wp3 Wp22 Wp1 Wp3 2Wp2
Np2Np1N源自3 2h12二、水驱规律的基本关系式
• 可用于评价措施效果,计算采出程度、 核实储量、预测含水变化;是标定水驱 油田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的基本方法。
h
7
二、水驱规律的基本关系式
1. WOR(或fw)与Np(或R)的关系
由 WOR Qw Qo
Qw2kBw Krww hw
P lnReRwS
稳定渗流条件下
Qo
2kKroho Boo
P l nRe RwS
• 低粘主要储量在中低含水采出,尽量控制含水上 升,延长中低含水期。
• 因此充分认识不同油藏及其不同开发阶段含水上 升的规律,研究影响含水上升的地质及工程因素, 对于制定不同含水阶段的控水措施,提高水驱油 田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h
5
一、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
3.水驱特征曲线
对水驱油田(天然水驱或人工水驱)进入含水开发期后
选择经验公式和确定其中的参数是经验方法本身的基础工 作,运用经验公式推测和判断生产情况是经验方法的目的。
下面根据国内外开发实践总结出的一些基本规律,介绍目 前国内油藏工程方法中普遍采用并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 主要是产量、含水等的变化规律。
h
2
一、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
1.含水阶段划分 无水采油期 fw<2% 低含水期 2%<fw<20% 中含水期 20%<fw<60% 高含水期 60%<fw<90% 特高含水期 fw>90%
第二节 水驱特征曲线分析
h
1
由于经验方法本身来源于生产规律的直接分析和总结,所 以历史比较久远,但在油藏动态分析的领域中,1930年代 以后才出现了一些比较成熟并能普遍使用的经验方法。随 着开发油田类型的增多和研究工作本身的不断完善,近几 十年出现了许多具体的方法和经验公式,这些方法已成为 油藏工程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h
3
含水率 fw (f)
1
0.8
0.6
0.4
0.2
0 0
实际 理论
5
10
15
20
25
30
采出程度 R (%)
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h
4
一、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
2.含水上升规律
• 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油水粘度比。
• 原油粘度越大,无水采收率越低,达到相同采出 程度所需注水量越大,所以对于稠油油田绝大部 分的地质储量要在较高的含水期采出来-后期提液
(fw>20%),lgWp(lgWOR)~Np(或R)呈直线,该曲线称为水
驱特征曲线。
100000
基本水驱曲线
10000
累积产水量
1000
100
10 0
2000
4000 累积产油量
6000
8000
h
6
说明:
• 出现在中高含水阶段,且保持不变,国 内大多数油田适用
• 有较大开发调整时出现拐点,但仍为线 性关系
A2
lgD cSwc 2.303
出等量的Np需要产水量 越大。
与N及μo/μw有关,它们越大,A2越大
D NoBow cdwBwo(1Swc)
CDceSwc
B2
cSoi 2.303N
B2与N有关,N越大,B2越小
h
11
• 甲型水驱曲线也可写成:
lg W p (C )A 22R o
2 B2N2c.3So0i 3
对t求导 2.30(W 13pC)ddW pt B2ddNpt
又 Q w dp W /dt Q o dpN /dt
则
WOR Q Qw o ddW N ppdt2.30B32(WpC)
dt
WOR
Wp C 2.303B2
h
14
步骤:
• 先求A2,B2 • 由 (WpC)maxW 2.3O0m B3R2ax 代入甲型水驱曲线得
Npmaxlg(WBO2)m RaxB 2(A20.362)2
lg(WBO2)Rmax(A2 0.362)2
B2N
h
15
三、应用
• 直线段的选择,中含水期开始,fw>20% • 利用甲型(Wp~Np)曲线,除非特别指明,一般需
进行C校正,但fw>70%时,C的影响很小,可忽略; 初期需考虑C。
• 利用水驱曲线判断开发效果
3.确定可采储量(Npmax)和采收率
给定最大水油比WORmax或极限含水率fwm,可以求出 Npmax和采收率,一般WORmax=49 或fwm=98%
1)由水油比和累产油关系
• 确定A1,B1
•求
NpmaxlgWO Bm 1 aR x A1
•求
lgWOmRaxA1
B1N
h
13
2)由累产水量与累产油关系 由 lg W p (C )A 2B 2Np
则 WORKrww Bo o Kroo Bw w
h
Kro decSw Krw
8
WORwBo o•1ecSw o Bww d
Sw为油田平均含水饱和度,则有
Np
N
Nr
100Aho
Boi
[Soi
So ]
100Ah
Boi
o
[(1
Swc
)
(1
S
w
)]
100Aho
Boi
[Sw
Swc ]
N Soi
[Sw
Swc ]
或 Sw SwcNNpSoi WO R o oB Bo ow wd 1excp Sw c N N pSoi
h
9
取对数 lg WO lR g d oo B B oo w w2 c.3w S0 c2 3 c.3N pS 0 N oi3
写成直线形式(乙型水驱曲线)
lW g A O 1 B 1 N R p 或 lW g A O 1 1 R R
–放大压差:提液、转抽换泵,L或gWp
失败
可提高采液速度,无变化
lgWOR
–补孔、改层,增加了动用程度,
见效
可转变
–调剖堵水视效果而定
Np
–开发调整:井网、层系
h
16
• 应用条件和范围
要求稳定生产,无重大调整措施,可通过校正得到线 性关系,但对油田的复杂性未考虑到,如分层、非 均质,是一种经验方法,可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时 的油藏、井组等情况,理论依据不严格。
又 WO Q R w Q Lfw fw
Q o Q L(1fw) (1fw)
代入WOR方程
lg 1 fw fwA 1 B 1 N p 或 h l gf1 w 1 A 1 B 1 N 10p
二、水驱规律的基本关系式
2.Wp与Np或η关系式
地质储量相同油田,斜
lg W p (C )A 2B 2Np 甲率截型应距相越水同大驱,,曲也μ就o线/μ是w说越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