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病理学大实验

植物病理学大实验

植物病理学大实验Plant Pathology great experiment一、实验课程编号:01610022z适用专业:植物保护、农药理论课程总学时:0学时实验总学时数(周学时):56学时(4或8)学分:2开出实验个数:(验证实验19个;综合实验1个;设计实验0 个;创新性实验6个)应开实验学期:6实验课程简介植物病理学大实验是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

植物病理学大实验共有54学时,完全是实验课,设置14个实验,其理论基础是学生上两学期所学的《植物病原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

本实验改革思路为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操作的教学方式,将实验课分为两部分:必修部分由于实验课中一些基本的实验和操作要求较高的实验,不适合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还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教授和操作;选修部分以“项目教学法”来完成,设置几个实验项目,由学生分组,在几周内完成其中一个项目,最终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给予评价和评分。

本课程结合植物病理的各门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和科研中的用途设置了相关的实验,包括初级的如培养基的制备、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等,中级的如植物病原菌的接种、植物病原菌制片技术等,高级的如植物病原真菌的单孢分离、植物病原菌的分子检测等,满足科学研究、工厂或是进一步考取硕士等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把理论的知识过度到实践应用上来,融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实验原理、实验中实验技能、学生的思考、设计、创新及动手能力为一体的实验课程。

通过几门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各种植物病害的病原物种类、发生条件、侵染循环、发病症状及如何进行防治等方面的理论内容,但这与农业的实际生产和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指导实际工作,是我们教学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

在实际的工作、科学研究中有很多研究技术要使用,其实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植物病理相关课程的体系建设中就把植物病理学大实验做为切入点,这就是以植物病理学大实验为桥梁,将这几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系统的整理后设计成不同的实验,使用学生通过植物病理学大实验的学习后,能够较为自如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并学会把自己分散学习的每个实验如何有机地综合起来应用到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是本实验课设立的最终目标。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基本目标:使学生学习植物病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基本原理,训练学生的植物病理学研究的实践操作技能,为进一步开展植物病理学的科学研究及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最终目标:通过几门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各种植物病害的病原物种类、发生条件、侵染循环、发病症状及如何进行防治等方面的理论内容,但这与农业的实际生产和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指导实际工作,是我们教学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

在实际的工作、科学研究中有很多研究技术要使用,其实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植物病理相关课程的建设中把植物病理学大实验做为切入点,这就是以植物病理学大实验为桥梁,将这几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系统的整理后设计成不同的实验和项目,使用学生通过植物病理学大实验的学习后,能够灵活地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并学会把自己分散学习的每个实验如何有机地综合起来应用到生产中解决实际生产和科研上的问题,是本实验课设立的最终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如下能力:1)科学地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方法,减免实验误差的能力,分析实验成败原因的能力;2)基本掌握植物病理学研究基本技术方法及实验手段;3)使用工具书、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的能力;4)根据不同目的学会采用相适应的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实验项目基本要求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教材:《植物病理学大实验指导》李永刚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2.主要参考书:植物病理学研究曾士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孙广宇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五、考核办法学生实验指导及实验过程操作占60%,平时考勤及课堂再现占20%,项目教学法中任务完成20%。

项目教学法考核:在实验开课后4周,由教师部置选修内容,学生分组自己选题,完成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列出实验所需要实验器材,需要自己采集的病害等也要同时列出,需要提前种植的幼苗等可以先行准备,并在实施前由每组出一个人,在全班讲解实验具体操作,学生及教师给予评价和改正,然后由学生和实验人员共同准备实验所需要器材,必修课结束后,学生在规定的5周内,不设具体时间,由学生自行安排实验,每周由实验组出一名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向教师汇报一周的实验进展,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5周后全班进行总结,由每组做10分钟幻灯进行汇报,每组出一名同学和教师共同给予打分,评出名次。

大纲主撰人:李永刚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专业基础实验类别:验证计划学时:4每组人数:5 首开日期:第6学期第1周2、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如何配制各种病原真菌的培养基质,使我们能够正确、快速地分离病原菌。

优良培养基应具备以下条件:(1)含有满足病原物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浓度的比例要合理。

(2)适当的PH值和缓冲能力。

(3)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

:准备材料——配制培养基——测定pH——灌三角瓶、试管——灭菌——摆放斜面准备干净培养皿——包装——干热灭菌5实验操作要点:了解生物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不同种类及优、缺点。

掌握成分选择、称量、调配、调PH值、过滤澄清、分装、灭菌等关键环节。

6 注意事项:(1)注意培养基成分的选择,不同病原菌选择不同的培养基。

(2)称量时注意最终的体积,加入所有物质为1L。

(3)分装时千万不能超过三分之一,否则在灭菌时可能会喷出容器。

实验二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专业基础实验类别:验证计划学时:4每组人数:5 首开日期:第6学期第2周2、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植物病原真菌的常规分离和培养方法。

4、实验内容提要:取新鲜病组织边缘——70%酒精消毒(1—2分钟)——0.1%升汞灭菌——无菌水换洗三次——移植带有抗生素的平板培养皿中——三天后长出菌体——纯化5、实验操作要点:分离的准备工作;分离材料的选择;分离方法;成败分析。

6、注意事项:1、一定要取新鲜病组织边缘,时间长的和中心的病组织杂菌比较多,不是分离所要病原菌。

2、消毒、灭菌时间要掌握好,过长过短都不适合。

3、菌体稍长出就要纯化。

实验三植物病原真菌的单孢的分离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专业实验类别:验证计划学时:4每组人数:3 首开日期:第7学期第2周2、实验目的与要求:学习植物病原真菌的单孢分离方法,掌握不同单孢分离方法中的关键环节。

4、实验内容提要:配制水琼胶培养基——灌三角瓶——灭菌——配制孢子悬浮液——分散孢悬液于水琼胶的表面——试管斜面培养基的制备——单孢的分离5、实验操作要点:认识真菌单孢分离的必要性和用途,了解多种单孢分离方法。

印痕法移取单孢子中水琼胶平板的厚度、孢子悬液的浓度。

显微镜操作的无菌环境。

6、注意事项:(1)水琼胶内一定要加入链霉素。

(2)孢悬液的浓度一定要稀,否则很难得到单孢。

(3)所有操作必须是无菌操作。

实验四真菌病原物接种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专业基础实验类别:综合设计计划学时:4每组人数:5 首开日期:第7学期第3周2、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师上课前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及病原菌,要求学生查找资料,自己设计接种的过程及步骤,让学生了解不同病原菌如何设计接种方法及操作,并掌握病原物的一般接种方法,进一步了解病原、寄主、环境之间的关系。

4、实验内容提要:给学生提供病原菌及幼苗,提示学生按照病原菌的侵染特性及寄主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接种方式,同一病原菌有很多接种方法,只是过程、步骤合适就可以,通过多种接种方法,从中选择出适合本病原菌及作物所适合的方法。

5、实验操作要点:不同病害的不同接种方法。

接种成否与寄主、病原、环境三要素的关系。

病原接种与病害防治的联系。

6、注意事项:(1)选择接种方式一定要根据病原菌的侵染特性来决定。

(2)每组都要设好对照,实验结果才有说服力。

(3)浓度一定要适当,否则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实验五真菌杀菌剂抑菌机理的测定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专业实验类别:验证计划学时:4每组人数:5 首开日期:第7学期第5周2、实验目的与要求:杀菌剂药效的测定杀菌效果一种检测方法,在实际生产中是常用的一用手段。

要求学生掌握药效测定的几种方法,并掌握测定中重要环节。

4、实验内容提要:纸蝶法:滤纸打成圆片——灭菌——配药——浸纸片(1小时)——菌种稀释成菌悬液——铺于培养基上——将纸片放入培养基上——恒温培养平板法:培养基打成圆片——药剂加入溶化的培养基中——将圆片放入培养皿中——恒温培养5、实验操作要点:学习室内多种药效的测定方法。

药效计算公式。

不同测定方法中的相对的关键环节。

6 、注意事项:(1)在药剂中浸片时间一定要长一些,否则药效会发挥不出来。

(2)菌悬液配制一定要均匀。

(3)所有操作必须是无菌操作,否则结果一定是失败的。

实验六植物病原菌DNA的提取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专业实验类别:验证计划学时:4每组人数:2 首开日期:第6学期第6周2、实验目的与要求:学习植物病原真菌及细菌DNA提取方法及提取试剂的配制方法。

4、实验内容提要:配制裂解液—取菌丝—研磨——提取——离心——检测5、实验操作要点:在液氮中研磨及电泳检测6、注意事项:(1)一定在液氮中研磨。

(2)制胶时注意EB,要带好手套。

(3)配制裂解液要过滤。

实验七植物病原菌的分子检测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专业实验类别:验证计划学时:4每组人数:2 首开日期:第6学期第7周2、实验目的与要求:学习PCR的使用方法,并掌握植物病原菌分子检测的原理及方法。

4、实验内容提要:加样—PCR—制胶——检测5、实验操作要点:加样及PCR程序设定。

6、注意事项:(1)要检测DNA浓度后再选择模板浓度。

(2)制胶时注意EB,要带好手套。

实验八真菌杀菌剂的生物测定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专业实验类别:验证计划学时:4每组人数:2 首开日期:第6学期第8周2、实验目的与要求:学习植物真菌杀菌剂的室外测定方法,并掌握杀菌剂的使用方法及发病后的调查方法。

4、实验内容提要:配制菌悬液——配制杀菌剂——选苗——喷药——喷菌——保湿——调查5、实验操作要点:配制菌悬液及杀菌剂,调查发病情况。

6、注意事项:(1)按要求配制菌悬液的浓度。

(2)杀菌剂处理后要干燥后才能接种病原菌。

(3)要确定发病级数,尽量以国家农业部药检所标准为准。

实验九植物病理材料的机械制片1、实验特点:实验类型:专业基础实验类别:验证计划学时:4每组人数:5 首开日期:第6学期第9周2、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用冰冻切片及石腊切片制作半永久切片,并熟悉病害的病原菌的制片过程、冰冻切片机及石腊切片机的使用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