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公路货运运输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我国公路货运运输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我国公路货运运输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摘要:本文通过我国公路运输业中的公路货运业的特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公路货运在市场调控和管理体系上存在的问题。

针对此类阻碍我国公路货运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从而完善运输组织形式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货运运输;特点;管理哲思;改善;发展方向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market regul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s road tra nsport industry throug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ad freight industry in China’s road transport industry. The article has put forword proposals and measures which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oad freight industry, to thereby obtain a perfect form of transport organization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Keywords: freight transportation; characteristics; management of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improvement; development direction.0 引言公路货物运输是现代运输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构成陆上货物运输的两个基本运输方式之一[1]。

它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1 我国公路货运业的特点(一)机动灵活,适应性强;(二)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三)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四)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五)掌握车辆驾驶技术容易;(六)单车运量小,运输成本较高;(七)运行持续性较差;(八)安全性较低,污染环境较大。

2 目前我国公路货运业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国有运输企业在运输市场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公路运输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主体多元化日趋明显[2];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公路运输新需求,公路货物运输生产方式和经营内容不断扩展,运输市场的多元化和运力的快速发展,使得为车货双方提供配载、货运代理和货运信息的货运服务业应运而生;公路运输市场调控和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

由于我国公路运输在运输组织形式到经营管理水平上的不足,我国公路货运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影响我国公路货运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依然存在。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经营观念陈旧,运输效率低下长期以来,我国公路运输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以区域企业为主,经营范围以区域为基础,受体制封闭等人为因素的严重影响,跨区域的长途运输回程空载现象十分严重,企业运输效率低下。

以零担货物运输为例,目前我国公路零担运输实行的是不同区域的货运班车”对开”形式,由于这种联合经营属于”松散型”,处于各自的利益,出现了有意不及时给对方班车配货的现象,致使对方公司的班车实载率十分低下,货物待运时间过长,客户转而寻求其它方式或解决办法,缺少货源的货运站不得不加大班车的周期而周期愈长,货源愈少,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从而使这种预期的保障运输效率和双方利益的愿望变得名存实亡。

2.2 车辆外挂,管理混乱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实行招商引车。

如营业税方面,对外地车辆实行先征后还,返还税收的比重有的高达50%,这种车辆外挂现象的出现象导致了对货物运输市场管理的难度,对国家税收缴纳本应该足额交纳的各种税费,在各地竞相出台的优惠政策下,所交纳的数量都打上了一定折扣,总体上使得国家税费流失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3 传统的运输业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传统的运输业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主要表现在运输系统的供给能力、资源消耗以及环境和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上。

我国目前已经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发达国家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子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必须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自觉的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环境。

今后运输业的法律法规应当紧扣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这种立法指导思想的贯彻体现了法律对社会正义目标的追求。

3 我国公路运输货运业的管理哲思3.1 平等,共同福利平等是一个具有多种含义的概念,最基本的关于平等的观念将平等分为形式意义上的平等和实质意义上的平等。

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平等是指在同等条件下平等对待法律视为相同的人,是一种机会的平等。

实质意义上的平等是指结果的平等。

共同福利,肇始于边沁的功利主义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法律追求的最终目标。

单纯的看待这一口号,并无任何问题,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确实是一个既崇高又吸引人的目标。

对功利主义来说,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最大幸福的计算问题。

上文公路运输货运业管理中提到公路零担运输中由于利益分配问题,由于利益双方不遵守平等与共同福利的原则,利益分配中存在某种不平等,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3.2 自由,秩序自由是人类生来就具有的不可剥夺的一项权利,在一个日益发展的社会中,行动的自由之所以被赋予个人,并不是因为自由可以给予个人以更大的满足,而是因为如果他被允许按其自己的方式行事,那么一般来讲,他将比他按照我们所知的任何命令方式去行事,能更好的服务于他人。

虽然法律赋予人们自由,享有自由权利的前提是其行为规范在法律秩序之内的。

秩序也就是安全,因此人民的安全是至高无上的法律。

近代分析法学派以及纯粹法学派的学者则通过否定自由和平等能够成为法律追求的最终目标来建立自己的法律秩序观。

所以法律的最高价值应当超越所谓的自由、平等这些形而上学的概念,而定位于秩序。

同样,在公路货运运输中更要注重在享有自由的权利的同时也要行使遵守交通秩序的义务。

3.3 人与自然和谐生态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皆有智慧,人须参悟自然之智慧,方能强化人之智慧,因此,生态主义的终极目标在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将生态利益置于最高保护内容,认为最高的正义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主义并不意味着个人放弃自由意思,并不意味着个人放弃权利,仅意味着在生态危机的冲击下,人类走向更高理性,放弃对自然界的掠夺性攻击,转而走向合作——人与自然之间的真诚合作。

交通运输注重可持续发展,其表现在于可持续运输,可持续运输就是与可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相容的运输。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使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能力与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活质量的能力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交通运输的发展、持续和协调。

4 发展我国公路货物业的建议和措施面对我国道路货运输业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力发展道路货运输业任重道远。

在物流的理念已被人们日趋所接受和认识后的今天,道路货运业的出路也将变得更加明朗[3]。

4.1 大力改善经营模式这就要求实现运量经营的获利性,以避免交通运输业各种运输模式的盲目发展,这可以通过改革交通运输体系中不合理的运营体制、有效配置资源、提高服务意识、降低运营成本、倡导公平的竞争环境等保证交通运输体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4.2 制定适宜的交通政策和严格的交通法规4.3 各种货运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各种货运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货物流量流向和运输线路的协调;②地区间各种货运运输方式的协调;③各种货运运输方式设备能力的协调;④各种货运运输方式运输组织工作的协调。

4.4 依靠科技进步,改进和完善交通运输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运输技术的不断创新也是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持久推动力。

在交通运输项目的建造过程中,应广泛使用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施工技术、新工艺技术等;在交通运输项目的运营过程中,应采用新的节能高效低污染的运输方式,科学严密的运输组织和管理方法。

大胆地进行技术创新,以保证交通运输体系的技术可持续发展。

采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

发展高效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实现能源供需的协调发展。

4.5 采取各种有效的环保措施交通货运运输项目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强调应注重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和功能,以建立交通运输线路沿线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好的生态环境。

我们应该总结和吸收我国传统运输模式及发达国家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减少那些环境污染严重、交通事故频繁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工具,选择运力强大、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相对较低的交通运输项目,根据我国人口多、地域广、资源相对量较少的特点,大力发展铁路、城市轻轨、地铁、公共交通等运输方式,使整个国家的经济与运输都更有效率与效益。

5 我国公路货运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不断改善,为公路运输市场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使公路货运运输的平均运距不断延长。

目前,我国公路运输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在国民经济运行和增长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而确定了我国货运业未来的发展趋势[4]。

5.1 加大力度调整道路货运企业结构目前,我国道路货运企业需要向“两极化”发展,既要有规模庞大、覆盖全国的少数大型运输企业,又要有一大批分散各地、运作灵活的小型企业。

大企业是为了集中力量、抵御风险、领导行业发展的新潮流。

小企业是为满足社会各层次的需要。

因此,部分骨干货运企业应实施资产重组、加快企业结构调整步伐,走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道路。

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先导,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成网为基础,本着“集中优势兵力与资源最优配置原则,组建区域性运输集团。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组建跨区域的运输集团,形成规模大、范围广、经营实力强、能左右运输市场并代表道路运输行业发展方向的货物运输集团。

在发展大型货物运输集团的同时,对货运小企业要进行股份制改造,鼓励职工参股,吸引社会资金,增强企业活力,使小企业的灵活性更能充分发挥。

打破区域限制,最终形成区域内中小型货运企业、区域性大中型货运企业、跨区域的大型货运企业的道路货运市场格局5.2 依托于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向第三方物流转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物流管理服务已成为一种时尚的话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我国香港、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区将大力发展区域物流系统,把发展物流作为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物流管理服务是在传统的物流业范畴上,延伸发展新的运输服务形式,由生产资料的运输直至制成品送到超市货架上的全面运输服务。

同时物流业是货运业的深化与拓展,是科技含量高、服务质量好、经营范围广的货运业,是货运业的集约化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