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台湾水产养殖品种简介鱼类79(精)
台湾水产养殖品种简介鱼类79(精)
台湾水产养殖品种简介-鱼类7-9
鱼类(七)豹纹豹鲙
台湾名
豹纹豹鲙成鱼体长:42cm体重:1300g大陆名
豹纹鳃棘鲈、东星
俗名
七星斑、红条、红鮡、东星
学名
Plectropomus leopardus
英文名
Leopard coralgrouper
日文名
スジアラ
体长
可达70cm
繁殖期
4-6月
分布
澎湖、琉球海域、西太平洋、澳洲。
英文名
Humpback grouper
日文名
サラサハタ
体长
可达70cm
繁殖期
3-7月
分布
仅分布于西太平洋海域。台湾主要产于澎湖及南部海域,数量甚少。
说明
为目前价位最高之石斑鱼类,体型及体色优美,稚鱼做为观赏鱼亦受市场青睐,唯成长速度慢,自鱼卵孵化至1斤上市体型约需两年时间,是技术性较高之养殖鱼种。
台湾水产养殖品种简介
说明
豹鲙为琉球群岛最受欢迎之石斑鱼类。在香港亦为仅次于老鼠斑及苏眉之高级鱼种,初期成长虽稍慢,但极具市场价值。我国民间及水产试验所以及日本栽培渔业协会皆已繁殖成功。
台湾水产养殖品种简介
鱼类(八)鳘鱼
台湾名
鳘鱼
成鱼体长:31cm;体重:610g
大陆名
驼背鲈、老鼠斑
俗名
老鼠斑、驼背鲈、酒瓮鲙
学名
Cromileptes altivelis
鱼类(九)无齿鲹
台湾名
无齿鲹
成鱼体长:26cm;体重:240g
大陆名
黄鹂无齿鲹
俗名
黄金鲹、黄瓜
学名
Gnathanodon speciosus
英文名
Golden trevally
日文名
コガネシマアジ
体长
可达120cm
繁殖期
5-10月
分布
日本本州岛岛近矶以南、琉球群岛、印度洋、太平洋及东南亚海域。
说明
可做为食用鱼兼观赏鱼,稚鱼期体色呈现亮丽之金黄色,颇受观赏鱼玩家之喜爱,但随成长体色渐暗,成鱼则不见观赏价值,体侧有10-12条横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