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行为对组织文化构建的影响和作用组织文化也叫企业文化,目前国内外对组织文化有着多种理解。
尽管组织文化的定义没能统一,大多数学者都把价值观作为组织文化的核心内容。
组织文化一般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
它是组织中成员的一种共同认知,能够强烈的影响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
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所有与企业有关的一切因素的综合。
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能正常快速发展的保证。
组织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它需要整个组织成员在长时间内慢慢养成。
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一、领导者的价值观决定了组织文化的基调。
中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在1999年《财富》论谈前夕对媒体记者分析海尔经验时说:“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
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
”至于他个人在海尔充当的角色,他认为,“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的价值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
”从他的话可以看出,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企业领导者对构筑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管理学理论的企业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中,领导是重要因素。
领导者通过其非常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出这个组织所有人的心理以及客观的困境,透过口号、行为,形成一个共同愿景,让大家行为一致,形成一个文化,形成一种力量。
这个力量通过长期的经营实践,在员工中形成共同拥有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最终可以演化为企业真正的文化。
在一个组织里面,员工们所做的事反映出该组织的文化。
企业是他们演出的舞台,而这个舞台和情景是由领导者搭建的。
所以,通过观察员工们在舞台上做些什么,我们能够了解他们的领导者的情况。
所以说,组织的主导价值观是领导个人价值观的群体化。
领导者是一个组织的核心,组织的目标确定、运行、制度建设、决策等都需要领导的参与,因而,在组织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领导就成为了组织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领导对组织文化的深刻领会和身体力行会“传递”到其他员工身上,他的言行举止和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和改变着公司的员工。
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离不开领导这一主体和核心力量。
二、领导者的示范作用关系到组织文化建设得成败BAE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Linda Hudson在成为通用动力公司的第一位女性总裁后,在她上任第一天后,她的办公室中就有许多女职员模仿她系围巾的方式。
Hudson意识到,“正是现在,我与周围的环境正在为这个组织确定基调。
这是一个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教益——作为一个领导人,人们都以一种你在担任其它职位时可能难以想象的方式盯着你。
” Hudson补充说,这种审视以及由此产生的责任感是“我几乎每天都要思考的事情”。
所有的领导都至关重要,但是,担任最高职位的领导尤其重要。
无论他们是否心中有数,其下属都会窥测、放大并经常模仿他们的一举一动。
举个例子,一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会议中喋喋不休,几乎包办了所有谈话,他打断每个人的发言,并压制持不同意见的下属。
他手下的执行副总裁背着他时对他满腹牢搔,但当他离开会议室后,这位权力最大的执行副总裁又开始以一模一样的方式行事。
当这位执行副总裁离开后,下一位级别最高的高层又依次开始模仿他的行事风格。
这表明,高管人员的举动可能会在整个组织中引起反响,最终损害或改进组织的文化和绩效水平。
下级成员对其首领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首领对部下的关注,尤其在他们感到自己无法阻止他们制定和实施的决策。
所以,好的领导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以适应这种永无休止的关注,并利用它来突出自己的优点。
他们应该要知道,自己的员工和组织的成功,取决于如何对他们诠释自己的情绪和举动保持一种正确的观念--并通过快速而有效的调整做出回应。
三、领导者是组织文化更新的推动者。
组织的生命力在于变化和弹性,只有跟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经营策略的企业才能“稳如泰山”。
对组织来说,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一定要不断激发自身弹性,不断加快自身变化的速度,否则,很容易在最辉煌的时候坠落。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着,组织文化也不是静止的、永恒不变的,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对组织文化进行变革,以适应新的形势。
这种变革必须依靠领导自上而下的进行。
这是企业的高层领导需要认真面对的一个挑战。
社会事物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唯一‘不变’的是不停的在‘变’。
当组织主导文化与大环境不适应或者对工作效率不利时,领导者必须对组织文化做出变革。
向组织成员灌输新的组织文化要靠领导者推动。
四、领导者素质的不断完善促进组织文化的形成领导者在塑造组织文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本人的模范行为就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和导向,会对广大员工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
所以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企业领导者的以身作则,要想培育和巩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非常困难的。
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观念更新、作风正派、率先垂范,真正肩负起带领要企成员共建优秀组织文化的历史重任。
一般来讲,领导者应当具备以下素质:(一)领导者必须具备宽容心哲人说:“心有多大,路就有多宽。
”领导者只有宽以待人,容天下难容之人、难容之事,才能彰显其宽宏的气度。
放眼古今中外,凡是有所作为的优秀领导者,莫不具有宽阔的胸襟与宏大的器量。
正是有了这种良好的品质,才能广聚人才创造业绩。
宽容是领导者识人用人的一种智慧。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一代贤相诸葛亮说:“洗不必江河,要之却垢;马不必骐骥,要之疾足;贤不必圣人,要之智通。
”所以,领导者只有全面、客观地看待一个人,容人之短,用人之长,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下属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形成共创大业的合力。
领导者如果过分地追求完美和苛求下属,即使是优秀的人才,最终也成了庸才。
宽容是是领导者容人之过的一种胸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下属的冒犯与失敬,领导者是坦然面对、一笑了之,还是雷霆震怒、眦睚必报,是区分优秀与平庸甚或拙劣的一个重要标识。
前者往往能够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宽容下属的过错,并给予其改过的机会。
(二)领导者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知,增长智能,提高执行的能力。
面对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对领导者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才能牢牢把握大环境的浪潮,引领企业与时俱进。
知识只是基础,思考才是关键,从实践中学习才能增长智能。
美国思想家戴维斯说:21世纪的全球市场将由那些通过学习创造利润的企业来主导。
对于企业具备学习的能力,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同样也要靠不断的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上界政府江泽民先生提出的‘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排在前面,比政治和正气还要重要,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违背规律,才能有所发展。
《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
圣吉也提出:未来惟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
组织的学习要靠领导者推动,足见领导者的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三)领导者要有执行力,一定要有影响力。
领导者要有执行力,一定要有影响力。
要有影响力,一是要能和别人坦诚交往和心灵的沟通;二是对手下教育和训练;三是要对团队成员有信心;四是要能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不轻易打断别人;五是要了解被领导者的个性特征;六是愿意发展别人并把别人推向更高的位置;七是能做别人的导师指引别人;八是能和别人协调沟通达成共识;九是愿意将权力分给别人,自已像教练一样提醒;十是能将自己的影响力培训另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
如果一个领导者具备了上述的五项以上,他有一定的执行力;如果不具备,那说明还要加强修炼力度。
一个领导者有了良好的执行力,将会携同自己的团队顺利的达成目标。
若领导者再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的话,那将会更大程度的激励团队成员。
人格魅力表现在要有自信和负责的处事态度,良好的道德和操守,牺牲和奉献的精神,热情并有爱心等。
有智能并不一定有人格魅力,但有人格魅力的领导者一定是个有智能的领导者。
有人格魅力的领导者,不会滥用权力,因为他有最高的权力——感召影响权,处理任何事情都会无往不利。
(四)领导者要启发团队正确的思维企业经营管理本身也是一场思维的战争,我们重点探讨企业管理中的团队思维启发和管理。
企业经营管理的本质是创造可持续的利润,那么相应的工作重点有四个:找准战略定位、节流即控制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控制风险。
相反的企业也经常在遭遇战略缺失,成本难以控制,运营效率低下,潜在风险不断提高的情况。
作为经营管理团队,我们是被动应对,还是主动管理和预防这些问题,以及处理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企业团队面对这些问题的思维。
团队成员的思维方式是复杂的,不仅容易出现意见分歧和执行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对抗思维、小巷思维、惯性思维和羊群思维,因此需要领导者启发团队的正确思维。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人的思维方式是长期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团队领导者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例如执行力低下,执行偏差,协调会变成争吵会,团队冲突,效率低下。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只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能够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在强调靠团队作战能力制胜的组织中,优秀领导和需要优秀队员一样重要,优秀领导者一定要能够启发团队正确思维。
领导着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塑造正确的团队思维:1.正视错误思维结合自己的企业,给团队管理者阐述对抗思维、小巷思维、惯性思维和羊群思维四种错误思维的本质,在企业中的表现形式以及给团队带来的危害。
这四种错误思维表现形式在不同的企业中多种多样,然而,显然这些错误团队思维的广泛存在是导致团队相互责怪,恶性循环,推卸责任,情绪低落,团队冲突,效率低下的主要诱因。
另外要确信团队思维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改进的。
2.思考事情的本质培养管理者洞察事情本质的能力,比如让团队思考市场部、销售部、售后服务部的工作本质分别是什么?思考顾客需求的本质是什么?思考企业持续生存的本质是什么?市场部的工作本质是针对企业特定商品激发和吸引未来消费者的购买力,销售部门是面对现实消费者,售后服务部是面对过去的消费者并提高重复购买和良性口碑宣传的机会。
顾客需求的本质是来自于“不满”,例如因为对自己使用的绿屏幕手机不满,所以产生了对彩屏手机的需求,广告和对比可以加剧这种不满,激发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大品牌新品推出的时候推出很有触动性的和引导性的广告的原因。
企业持续生存的本质是客户利益优先,在利益有限顺序上,客户利益优先,然后是员工利益,最后是股东利益,因为客户利益表示项目存在的理由,是企业利益的根本,只有战略上具有客户价值,才有团队发展和股东获利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