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切削加工的定义是使用切削工具从毛坯上切除多余的材料,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和[]的零件。
3实现切削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刀具与工件之间具有[]、刀具具有一定的[]、刀具材料具备[]。
4简述实现切削加工必备的三个条件。
答:1)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2)刀具具有一定的空间几何形状;3)满足切削需要的刀具材料性能。
5切削运动包括[]和[]6简述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特征。
答:主运动特点: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回转或直线运动、连续或往复运动、只有一个;进给运动特点:速度低、消耗功率小、回转或直线运动、连续或间歇运动、可能不止一个(拉削无)7主运动:使工件与刀具产生相对运动以进行切削的最基本运动称为主运动。
8切削加工中工件上存在的三个表面是[]、[]、[]。
9在图中标出待加工表面、过度表面和已加工表面。
10在图中标出待加工表面、过度表面和已加工表面。
11切削用量三要素是[]、[]、[]。
12在图中标出切削速度v、进给量f、背吃刀量ap。
13刀具由[]部分和[]部分组成。
14在图中标出前刀面、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
15、请阐述车刀的切削部分组成及其定义。
答:车刀的切削部分组成由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刀尖。
前刀面---切削过程中切屑流出所经过的刀具表面。
主后刀面---切削过程中与工件上过渡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
副后刀面---切削过程中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
主切削刃---前刀面与后刀面的交线。
它担负着主要的切削工作。
副切削刃---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
它配合主切削刃完成切削工作。
刀尖---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的交点。
为了改善刀尖的切削性能,常将刀尖磨成直线或圆弧形过渡刃。
17车刀标注参考系的假定条件是进给运动只考虑[],不考虑大小(即不考虑合成切削运动)、刀刃上选定点与[]等高,刀杆与工件轴线[]。
18简述车刀标注参考系的假定条件答:进给运动只考虑方向,不考虑大小(即不考虑合成切削运动);刀刃上选定点与工件中心等高;刀杆垂直工件轴线。
19、切削热的来源有哪些?答:切削热产生于三个变形区,切削过程中消耗的能量约98%转换为热能。
切屑形成过程中,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产生的抗力;切屑和刀具前刀面的摩擦阻力及工件和刀具后刀面的摩擦阻力。
20、简述刀具的前刀面类型及选择依据。
答:前刀面的类型有平面型前刀面、曲面型前刀面和带倒导棱前刀面。
平面型前刀面:制造容易,重磨方便,刀具廓形精度高。
曲面型前刀面:起卷刃作用,并有助于断屑和排屑,故主要作用于粗加工塑性金属刀 具和孔加工刀具,如丝锥、钻头。
带倒导棱前刀面:是提高刀具高度和刀具耐用度的有效措施。
22在图中标出前角、后角、主偏角、刃倾角、副偏角、副后角。
O ’-O ’ O-OS S 向f VO ’ O ’ O O24切削中,切屑流出的刀面是[],与工件上[]表面对应的刀面是后刀面,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对应的刀面是[]。
25主切削刃由[]刀面和[]刀面相交而成,副切削刃由[]刀面和[]刀面相交而成,过渡刃位于[]和[]相交处。
26在工作参考系与标注参考系中完全重合的坐标平面是[]。
27切槽时,由于进给运动的影响,刀具的[]角增大,[]角减小。
28当刀具的工作后角小于等于0度时,刀具丧失[]能力。
31车削加工时,切削液的主要作用有哪些?答:1. 切削液的冷却作用2. 切削液的润滑作用3. 切削液的清洗作用4. 防锈作用5. 具有价廉,配臵方便,稳定性好,不污染环境与不影响人体健康等作用。
32切断时,切削刃低于工件中心会导致工作前角变[],工作后角变[]。
33 工件上正被刀具切削着的一层金属34切削层参数是[]、[]、[]。
35 在图中标出切削层参数36切削方式可根据切削刃形状分为[]切削和[]切削,也可根据刃倾角分为[]切削和[]切削。
37自由切削:一条直线切削刃参加切削二维切削(变形发生在平面内)。
38非自由切削:曲线切削刃或多条直线切削刃参加切削三维切削(变形发生在立体空间)。
39工作角度:工作角度是刀具在实际工作状态下的角度是动态角度。
40进给运动:使主运动能够继续切除工件上多余金属,以便形成工件表面的运动称为进给运动。
41简述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1)高硬度和耐磨性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3)高耐热性4)良好的热物理性能和耐热冲击性能5)良好的工艺性6)经济性42刀具材料可分为工具钢、[]、[]、[]。
44[]由高硬度、高熔点的重金属[](WC、TiC、TaC钽、NbC铌)粉末和金属[](Co、Ni)粉末冶金而成45刀具涂层按层数可分为[]和[]。
46 []涂层刀具可以焊接和刃磨。
错误47 陶瓷刀具材料可分为[]陶瓷、[]陶瓷、[]陶瓷。
48 超硬刀具材料包括[]和[]。
49[]金刚石车刀适合精车淬硬钢。
错误50 切屑的形成过程依次为[]、[]、[]、[]。
51 简述切削塑性材料时的三个变形区及其变型特征。
答:第一变形区,切削层内的剪切滑移塑性变形区,剪切滑移;第二变形区,切屑底层受到前刀面挤压摩擦的塑性变形区,内摩擦、外摩擦变形;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受到后刀面挤压摩擦的塑性变形区,摩擦变形。
53 剪切角:第一变形区简化成的剪切面与切削速度的夹角。
55 切屑与前刀面的接触区分为粘结区和滑动区,粘结区的是[]摩擦,滑动区是[]摩擦,其中[]摩擦大于[]摩擦。
56 内摩擦的实质是[]。
57 简述积屑瘤的成因及预防措施答:切削塑性金属,形成连续切屑,切屑底层与前刀面粘结形成滞留层;抑制措施1)预热处理,减小工件塑性2)增大刀具前角γo≥35°,积屑瘤基础不能形成3)减小f,减小前刀面正压力,避免冷焊发生4)改变v,避开积屑瘤生长区间(HSS低速宽刀精车 Y高速精车)5)采用加热切削或低温切削6)使用润滑性能好的切削液,破坏冷焊条件58 简述积屑瘤的利弊及其对粗精加工的影响。
答:利:保护刀刃(稳定的积屑瘤)增大前角为30°左右弊:过切引起振动,已加工表面质量下降磨损刀具弊大于利,稳定的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对精加工不利59 衡量切屑变形的参数中[]更能反映变形的真实情况,[]更容易实际测量。
60 简述切屑的类型及其切削特征。
答:1)带状切屑,切削特征:切削力平稳表面粗糙度小2)挤裂切屑,切削特征:力的波动较大表面粗糙度高3)单元切屑,切削特征:力的波动更大粗糙度更高有鳞刺出现4)崩碎切屑,切削特征:力的波动最大表面凸凹不平易破坏刀具对机床不利61切屑的类型有[]切屑、[]切屑、[]切屑、[]切屑,产生[]切屑时加工精度最高,切削脆性材料产生[]带状,挤裂,单元,崩碎,带状,崩碎切屑。
62切削力:切削过程中作用在工件或刀具上的力63简述切削力的来源答:来源克服被加工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克服被加工材料对塑性变形的抗力克服切屑对前刀面、过渡表面和已加工表面对后刀面的摩擦64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力来源于[]抗力、[]抗力、[]与前刀面的摩擦力、[]与后刀面的摩擦力。
65切削热产生于剪切面的[]功、切屑与前刀面接触区[]功和[]功、后刀面与过渡表面接触区[]功和[]功。
66简述切削热的传散途径及其对加工的影响。
答:切屑:对加工无影响工件:热变形,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刀具:加剧刀具磨损,热变形影响加工精度周围介质(空气、切削液):对加工无影响67切削热的传散途径有[]、[]、[]、[]。
68简述温度场的分布。
答:1)剪切面上各点温度基本一致2)温度最高点在前刀面上距离切削刃较近处3)剪切区域内,垂直剪切方向的温度梯度较大4)垂直前刀面的切屑底层温度梯度大5)后刀面上和工件接触区较短,受到一次热冲击6)不同材料温度分布有区别7)工件导热系数低,刀具前后刀面温度高69切削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热量和[]热量的平衡。
产生,散失70切削塑性材料时,刀具上温度最高处位于[]上接近[]处,切削脆性材料时切削温度最高处位于[]上[]处。
71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大于[]大于[]。
72刀具的失效形式包括[]和破损,破损又可分为[]破损和[]破损。
73刀具的磨损形态分为[]磨损、[]磨损、[]磨损。
75刀具磨损的过程分为[]阶段、[]阶段、[]阶段。
76耐用度:刃磨后的刀具从开始使用到达到磨钝标准为止所使用的纯切削时间78切削用量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依次为[]大于[]大于[]。
79已加工表面的形成经历了[]、[]、[]和[]的过程。
81刀具磨损形态有哪些?并说明各自易发生的切削条件是什么?答:刀具磨损形态有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边界磨损。
前刀面磨损:切塑性金属材料,当切削厚度较大时,刀具前刀面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摩擦力,而且切削温度很高,使前刀面产生月牙洼磨损。
后刀面磨损:切铸铁或者以较小厚度切削塑性材料时,易发生后刀面磨损。
边界磨损:切削钢材,锻件和有外皮粗糙工件时,易发生边界磨损。
82由于刀具几何形状和切削运动形成的粗糙度称为[]粗糙度。
83、请阐磨削加工的特点有哪些?答:1. 砂轮上磨粒小而多,经过修整后砂轮表面得到锋利、等高的微刃,磨床的横向进给很小,每个微刃只切削极薄的一条微条切屑,半钝的磨粒还有抛光作用,而磨削速度又极高,因此磨削尺寸精度能达IT7~IT5,表面粗糙度能达Ra0.8~0.1μm。
2. 由于磨削速度高,且磨粒一般均为负前角,因此磨削时切屑变形很大,摩擦很严重,产生很多热量,磨削点的瞬时温度可达800º~1000ºC。
磨屑在空气中氧化成火花飞出。
为了避免工件热变形和表面被烧伤,必须使用充足的切削液,以降低工件表面的温度,并冲走磨屑和脱落的碎磨粒。
切削液一般使用以冷却作用为主的水溶液。
3. 由于磨削时,同时工作的磨粒很多,而磨粒又是负前角切削,所以径向切削力很大,一般为主切削力的1.5~3倍。
因此磨削时,要用中心支架支撑,以提高工件的刚性,减小因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
4. 砂轮磨粒硬度高,热稳定性,不但可磨钢材、铸铁等材料,还可磨各种硬度高的材料,如淬炎钢、硬质合金、玻璃、陶瓷、石材等。
这些材料用一般的车、铣都很难加工。
5. 磨粒具有一定的脆性,在磨削力的作用下会破裂,从而更新其切削刃,称为砂轮的“自锐性作用”。
6. 可获得较高的加工效率。
不但可加精加工,而且可进行粗磨、荒磨、重负荷磨削。
85已加工表面的加工硬化可以用[]程度或[]深度来衡量。
86已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分为[]应力和[]应力。
其中[]应力可以提高疲劳强度。
87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有塑性变形引起的[]应力,切削温度引起的[]应力,金相改变引起的[]应力。
88简述积屑瘤形成的条件。
答:切削过程中在刀具前面靠近刀刃的部位会粘附着一小块很硬的金属,我们称其为积屑瘤,或称刀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