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生理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生理学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张志鹏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一节 第二节
概述 视觉器官 听觉器官
第三节
第四节
前庭器官
第一节
概述
感觉: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 感觉的产生:感觉器官 传入通路 (感受器) 感觉中枢
感受器: 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 装置。 感觉器官: 感受器+附属结构 眼、耳、舌、鼻、前庭器官
第一节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适宜刺激
眼:光波 (二)换能作用 (三)编码作用 耳:声波
(四)适应现象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人体大约有 70 %以
上的信息来自视觉。
眼的适宜刺激:波长
380 ~ 760nm 的电磁波。 折光系统 感光系统
第二节
视觉器官
可见光 眼的折光系统
折射成像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二、眼的感光功能
(一)视网膜结构特点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第二节
视觉器官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两种感光细胞的结构、功能比较
项 目
适宜刺激
视锥细胞
强光
视杆细胞
弱光
光敏感度
专司视觉 分 辨 力 感光色素 种属差异
低(强光→兴奋)
明视觉 + 色觉 强(分辨微细结构)
高(弱光→兴奋)
暗视觉 + 黑白觉 弱(分辨粗大轮廓) 只有视紫红质1种
有感红、绿、蓝光色素3种 鸡、鸽类
鼠、猫头鹰
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暗光下 视紫红质 明光下 缺乏维生素A 夜盲症 视蛋白+视黄醛 暗适应延长
第二节
视觉器官
视锥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人视网膜中有三种不同视锥细胞,有三种视色素,
以一定比例使三种视锥细胞兴奋,产生不同色觉 缺乏某种视锥细胞—色盲 视锥细胞功能减弱—色弱 多为先天因素 多为后天因素
第三节
听觉器官
外耳、中耳为传音功能 内耳 (耳蜗) 为感音功能
第三节
听觉器官
一、听阈与听域
人耳的正常听阈和听域
第三节
听觉器官
二、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一)外耳的功能
1.耳廓: 收集声波;判断声
源方向
2.外耳道:声波传导;共鸣 腔作用
第三节
听觉器官
(二)中耳的功能
1.鼓膜:
鼓膜:卵圆窗=59.4∶3.2mm2=18.6∶1 2.听骨链: 锤骨柄(长臂):砧骨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臂)=1.3:1 总的增压效应:18.6×1.3=24.2倍
第二节
视觉器官
2.瞳孔的调节
强光照射 瞳孔缩小
弱光照射 瞳孔扩大
第二节
视觉器官
3.双眼球会聚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三)眼的折光异常 1.近视 :前后径过长,折光力过强。 远点、近点都近移
第二节
视觉器官
2.远视 :前后径过短,折光力过弱。 远点消失、近点远移
第二节
视觉器官
3.散光
角 膜 呈 非 正 球 面
视网膜的感光系统
换能作用 感受器电位→视N AP 视觉中枢→视觉
第二节
视觉器官
∵眼折光能力最 强的部位是空气-角 膜界面。 ∴不戴潜水镜潜 水时,水中视物模糊, 原因是空气-角膜界 面的折射率↓所致。
第二节
视觉器官
眼的调节
第二节
视觉器官
1. 晶状体的调节
第二节
视觉器官
第二节
视觉器官
近点
能看清物体最近的距离
第三节
听觉器官
3.咽鼓管 维持鼓室内压力与外界大气压的平衡。 潜水、飞机降落时→鼓室内压<外界→鼓膜内 陷→耳鸣、听力↓、疼痛甚至鼓膜破裂。 耳咽部慢性炎症时→咽鼓管粘膜水肿 ,管腔狭 窄或闭锁→鼓室内的气体被吸收→鼓室内压力↓→
鼓膜内陷→耳闷、耳鸣及重听的症状。
第三节
听觉器官
(三)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1.气传导:主要途径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内耳 声波→外耳道→鼓膜→鼓室空气→圆窗→内耳 2.骨传导 声波→颅骨振动→颞骨岩部耳蜗内淋巴振动
第三节
听觉器官
三、内耳的感音功能 (一)耳蜗的结构特点: 三个腔:前庭阶、蜗管和鼓阶。
第二节
视觉器官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三、与视觉有关的生理现象
(一)视力(视敏度)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二)视野
鼻侧小,颞侧大
白色兰色红色绿色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三)暗适应和明适应 1. 暗适应 人从亮光处进入暗处,最初视物不清, 经一定时间才恢复暗视力 2. 明适应 人从暗处进入亮光处,最初一片耀眼 光亮,片刻才能恢复明视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