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物传记阅读技巧与信息整合

人物传记阅读技巧与信息整合

全面审题与确认阅读区间的能力。 • 能体会命题意图。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方
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 两者是显性的,后者则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为 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与命题意图 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 命题的意图。 • 寻找阅读区间。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以 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间的“彼信息”。传记 作品包含了议论和抒情,这些就是答题的重要区 间。 • 最终,我们要具有信息筛选与语言转换整合能 力。转换说法、语言重组、提炼概括等。
• 评传是“评”与“传”的结合,是把对传主的 评价与对他的生平的叙述结合起来的一种 传记。评传通过第三人称来说,一方面比 较完整地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展示传主 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 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 作用,确定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 第四、解题策略(具体步骤、方法见后面) • 在整体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培养自己
• 了解:传主身份,最大特点 • 把握:文章结构,各段主要内容,写作顺序 • 方法:题目,
首段,尾段,过渡段, 段首句,段尾句
• 关键词:“哪些” , “哪几次” , “哪些方面”
• 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 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 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 方?请简要说明。
• 第一、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
• 第二,熟悉传记文学的写法
• 从创作方法来说,传记可分为历史传记 和文学传记。文学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方 式来写作,即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人物生 平,以平实明快的叙述为主,穿插生动的 描写和精辟的评说,增加一点抒情和议论 的色彩。
• 第三、理解“评”与“传”的关系
• 我们要知道,传记中的“评”往往是解题 的要害所在。
身份,特点与成就
19世纪最后一年、20世纪初、1912年……
• 考点:题型,答题模式和步骤 • 分值:分点 • 确定答题方向:范围 角度 要求 • 画出题干关键词:
•例: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材料中有哪些 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
确定答题区域 寻找相关信息 筛选关键词句
例:作为医学教授,梁伯强有哪些值得肯定 之处?请简要分析。
• 从文中看,张骞生活的时代对商人来说有哪些 艰难?
• 文中提及齐白石哪几次重要的学艺经历,促成 他从雕花匠变为画匠?
• 关键词:“原因”,“特点”,“成就”,“如何”
• 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 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 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 说明。
• 第二、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 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 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 有较强的说服力。
• 第三、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
(1)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
资料全面 (2)人物的生卒年月。
真 丰富翔实 (3)人物的学历、简历、党派、职务。
传实
(4)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 (5)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
• 修饰语 • 具体数量 • 具体时间 • 具体地点
记性 的
件。
材料来源可靠,有代表性

考虑作者与传主的关系,客观公允
点文 学
合符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
人物塑造力求个性化、形象化
引用、描写、 对比 、 抑扬、
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 衬托……
性 注意谋篇布局,选材典型 时间推移法
空间转换法
阅读传记作品的要求
勾划评价性的语言
标注作者引用的事例 分析层次,理清作者的 写作思路及作传手法
• 按题目要求整合
整合
• 提取 • 删减 • 替换 • 概括 • 合并
例:然而不幸的是, 在梁伯强6岁时,一场疫 症夺去了他母亲的生命。 济世救人的理想,也像 一颗种子,从此撒播在 梁伯强幼小• 事件及其原因、结果
• 反复出现的词语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食品安 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在主持召开食安委第五次全体会议 时指出,食品安全是餐桌上的民生、餐桌上的经济。强 化市场监管,食品应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目前食品监 管领域仍存在职能交叉或职责不清的问题,既有重复监 管,也有监管“盲点”。要建立监管的长效体制,必须整 合部门监管职能,进一步统筹监管力量,该整合的要整 合。加强监管并不是替代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而 是要确保“环环有监管、守土必有责”,做到“无缝对接”。
• 克罗齐是如何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 一的?请结合全文概述。
• 泛读 • 审题 • 精读 • 加工
严格按照解题 步骤解题,是 得分的增长点
• 了解:传主身份,最大特点,主要成就 • 把握:文章结构,各段主要内容,写作顺序 • 方法:题目,
首段,尾段,过渡段, 段首句,段尾句
例:《世纪学人梁伯强:妙术仁心 杏林漫山》
“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 界,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
传记相关知识----分类
自传——语言或亲切自然或幽默调 侃,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
他传——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 然。
评传——记叙与议论各半,注意整 合评价议论的文字。
• 第一、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 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优秀的传记作品,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 功能、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
读书贵读人
传记文学特别是纪实文学盛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人们希望从中找到生活的楷模;其次,每个人的生活 圈子都有限制,而阅读人物传记,可以更好地了解社 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不仅可以满足好奇心,更能丰富 知识。
同时,许多传记作者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阅读这些传记,可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
• ①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 历;
• ②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 感与基本事实的关系;
• ③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 想与基本事实的关系;
• ④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 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 ⑤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 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