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潮汕功夫茶文化的作文

潮汕功夫茶文化的作文

潮汕功夫茶文化的作文
潮汕功夫茶
汕功夫茶潮汕功夫茶是我们家乡传良的传统文化之一。

潮汕人四海为家,遍布全球。

因此,潮汕功夫茶自然也驰名中外了。

在潮汕地区,喝功夫茶成了人们饮食生活的需要和
习惯。

不管走到哪家,客厅里都有茶几,在大家闲的时候,一家人经常围坐在一起,一边
喝茶,一边聊天或一边看电视,感受到家庭的温馨。

尤其是来了客人,请你喝茶是最大的
尊重。

说起潮汕功夫茶,它里面还蕴藏着不少学问呢!它对茶具、茶叶、泡茶的水和泡茶
的方法都大有讲究。

茶具包括茶池、茶壶和茶杯。

茶池整个就像一个小圆鼓,是用陶瓷或
木料做的。

分为一个圆盘和一个圆钵。

圆盘上面有几个小孔,这是便于泡茶和倒废水用的。

茶壶的好处是泡出来的茶不变味。

茶杯一般三个,放在一起像“品”字,意为“品茶”。

泡茶前先下茶叶,茶叶大约茶壶的三分之二。

方法是泡前要用开水将茶具消毒。

消毒后,
把茶叶放入茶壶,然后往茶壶里倒开水,水面会起泡沫,不能喝,要拿壶盖将泡沫刮掉。

冲茶的时候,把三个茶杯靠拢,轮回冲,使茶水的浓度一样。

茶的浓度虽高,喝下去似乎
很苦,渐渐的由苦变凉,由凉变甘,回味无穷。

没有真功夫是喝不下去的,这大概是“功
夫茶”的来历吧。

虽然我并不十分精通潮汕功夫茶,但我从小就受到了它的熏陶,大家都
喜欢。

因为它代表了潮汕的传统文化,代表了潮汕人的浓浓深情。

潮汕的工夫茶
我的家乡在美丽富饶的潮汕地区。

潮汕地区南面濒临海洋,其余三面环山,形成—个
封闭而开放的独立体系。

潮汕文化既保存了中原古文化的精粹,又吸纳了海外文化的菁华,历经了数千年的融汇升华,形成了中国典型的海洋文化,成为与齐鲁文化、蜀汉文化相媲
美的中华文化的—支。

潮汕地区最早的居民是越族。

传说,越族人的脚小趾是“重甲”的即有两片相叠的趾甲。

到了秦朝以后,来自河南、山西—带的中原人民陆续南迁。

他们大多先迁往江浙地区,后经福建辗转迁入潮汕地区。

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与越族人交流、融合、繁衍生息,使越族人逐渐汉化,形成了潮汕先民。

现在,要找到脚小趾“重甲”的人
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的大姑两只脚小趾都“重甲”,我爸爸则是右脚的脚小趾“重甲”。

潮汕方言属于闽南方言,是—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体系。

据专家研究,潮汕方言起
源于古老的闽越土语。

中原人民入潮后,他们带来的中原方言与古闽越土语逐渐融合,经
过长期的历史演变,潮汕方言逐渐形成,成为独立的次方言。

潮汕方言是潮汕族群的纽带,具有巨大的凝聚力。

无论走到哪里,听到潮汕话,都会
感到无比亲切。

潮汕方言古朴典雅,它保留了许多中国古语。

郭沫若说:“潮州话是中国
古语保留得最多的—种方言,和现行的标准语似乎也是距离得最远的—种。

”比如,古字
中有许多在“不”字下面加个字,用来表示相反的意思。

现代汉字里只剩下
“歪”“甭”“孬”三个字;而潮汕就有“不会”,“不是”,“不怕”等字。

这些字写
出来,观其形,就可以知道它的意思了。

潮汕话也保留了—些古词。

如:把炒菜的锅叫“鼎”,把粥叫“糜”,这正是两千年前的用法。

潮汕人称厕所为“东司”,它的来源是
因为唐代厕所大多建在东侧。

如此说来,这个潮汕人认为很“土”的词,倒有些古雅了。

潮汕方言也引进了—些外来词汇。

比如,有些人称“卡车”为“罗离”“rolly”,
称“小面包”为“罗的”“roti”,称“拐杖”为“动角”马来语等。

这些外来语的应用,与潮汕地区靠近东南亚,较早开埠等因素是有很大关系的。

潮汕话中也有—些避讳。

在我爸爸的出生地——东墩,聚居着“张”“黄”两个姓氏
的人。

那里张姓的人说纸的时候不说“—张纸”,他们说“—合纸”。

潮汕工夫茶名扬海内外。

工夫茶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爱、精、洁、思。

这五
个字的深刻涵养,正体现了潮汕文化儒雅的“和”的思想。

喝茶早已成为潮汕人生活中不
可缺少的部分。

饭后喝茶,闲聊喝茶,茶几乎陪伴着潮汕人的每时每刻。

就连学校的办公
室里,老师们在课间也会抽空喝上—杯茶。

潮汕的美食是最负盛名的。

潮汕地区有“美食
之乡”的美称。

潮汕地区濒临海洋,海鲜自是必不可少的美味。

血蚌就是—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买—些血蚌。

家里人煮—锅开水,把血蚌放进去闷—会儿,大约—分钟后就可以取出来吃了。

掰开蚌壳,会看到带着血的蚌肉,吃起来鲜美却不带腥味。

潮汕小吃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出名的小吃有炒糕粿、蚝烙、鲎粿等,还有—些专门做
供品的粿品,如红桃粿、鼠粬粿等。

潮汕小吃注重色香味形名俱美,做工精细,让人流连
忘返。

功夫茶
喝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家家户户吃过晚饭后必做的事情之一,我家当然也不例外了。

好像从我懂事的时候开始,喝功夫茶就成了我家必不可少的事情。

吃过晚饭后,爸爸便会
泡起茶,一家人坐在一起喝功夫茶,享受天伦之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爸爸泡茶的时候,爱喝茶的奶奶却没喝几杯,喝完茶后奶奶还急匆匆的样子跑到房间里,不知道去干什么.
后来爸爸便要每天晚上泡水仙茶,但是每一次的行动都被我阻止,奶奶在这个时候都会说:“算了,算了,还是泡铁观音吧.我也挺喜欢铁观音的清香的.”爸爸只好无奈地听奶奶的话,泡铁观音茶.这时我便会得意洋洋. 有一次,奶奶让爸爸泡铁观音,爸爸皱起眉头说: “妈,那你的胃……”奶奶摆摆手,表示不再让爸爸说下去,爸爸只好闭嘴.这一次,我不再
像以前那样高兴,反而心中增添了一丝沉重,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事情奶奶不想让我知道.可究竟是什么事呢?我正在想着的时候,爸爸和奶奶在房间嘀嘀咕咕地不知道说什么.我凑
上去听, “妈,要不我跟孩子说你的胃不适合喝铁观音吧.”
“不用了,孩子喜欢喝铁观音茶就泡铁观音茶吧.我的胃没事儿.”哦,原来奶奶的胃不
适合喝铁观音呀.奶奶为了我而喝那不适合她的胃的铁观音,奶奶为了我都这样做了,我可
不能太自私啊! 从那以后,吃过晚饭我都坚持要喝水仙茶.从那以后,奶奶也不再喝那么几杯了.从那以后,奶奶也不用急匆匆地跑到房间里了. 直到现在,我们一家人还是吃过晚饭后坐在一起喝功夫茶,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受其中的快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