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管理6个技术标准

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管理6个技术标准


【释义】
• 根据器械危险程度应用清洗、消毒、灭菌技术和方法 符合WS310.1和《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的 规定处理方法和程序 关键器材 : 清洗 - 消毒 - 灭菌 半关键器材: 清洗 -消毒(高水平消毒) 非关键器材: 清洗或消毒 简化重复的程序 提高技术操作有效性 严格控制环节质量
作流程 …… 1.2.2手工清 洗流程 …… 1.2.3机械清 洗流程 …… 1.2.4骨科器 械清洗流程 1.2.5眼科剪 清洗流程 ……
毒机使用维护 流程 1.3.2水处理 机器使用流程 1.3.3超声清 洗机使用流程 1.3.4紫外线 灯使用及监测 流程 1.3.5高压水 枪使用流程 ……
合格器械处 理流程
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管理 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 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解读 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 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解读
主要内容
• • •
建立有效的科学的管理组织 完善及落实系统的工作制度 逐步实现全程质量追溯制度
(一 )
建立有效的科学的管理组织
• 消毒供应中心建设的支持与保障系统 • 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组织
1.消毒供应中心建设的支持与保障体系
支 持 与 保 障
法律政策层面的支持,促进消 毒供应中心建设
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作用 医院主管职能部门的管理责任
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
《消毒供应室审核验收标准》1988
技术操作规范
管理规范
效果监测标准
建立有效的科学的管理组织
医院主管职能部门的管理责任
• 消毒供应中心的发展与患者安全息息相关, 消毒供应专科的建设与管理水平,实际上反 映了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医院的管理理念。 • 护理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设备后 勤管理部门等,应在各自职权范围履行职责。
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
• 生物监测法 应每周监测一次。 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 加用5类化学指示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 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 报使用部门。 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生 物监测。
北医三院供应室
供应室的生活区
多酶清洗剂
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 医院感染管理6个技术标准
包钢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部 刘自英
医院消毒 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 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 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2009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六 六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文件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洗手
• 最简单、最有效、 最方便、最经济 • 严格实施正确的 洗手规则可减少 医院感染20~30%
人体不同部位皮肤细菌量
• • • • •
头皮:1 x 106 (CFUs)/cm2 腋窝:5 x 105 (CFUs)/cm2 腹部:4 x 104 (CFUs)/cm2 前臂: 1 x 104 (CFUs)/cm2 HCW的手:3.9 x 104 ~4.6 x 106 (CFUs)/cm2
1.4.2清洗质量 不合格分析处 理流程 1.4.3设备故障 报告及处理记 录 1.4.4科室反馈 意见处理流程 ……
(三 )
逐步实现全程质量追溯制度
• 灭菌失败事件追溯 • 关键环节质量控制
1.灭菌失败事件追溯
• 什么是灭菌失败?
– 在灭菌和监测过程中,发现任何一个工作环节的失 控,导致被灭菌的物品达不到无菌水平,称为灭菌 失败。常见于清洗不合格、包装不符合要求、湿包、 灭菌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灭菌参数及监测指标不 合格。
2004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02年《消毒管理办法》 2003年《医疗卫生机构 规章 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2004年《医疗废物管理行 政处罚办法(试行)》 2005年《医疗机构传染病 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2006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法律
法规
2003年《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6年《艾滋病防治条例》 2009年《医院感染暴发报告 及处置管理规范》
质量控制 专业知识 感染控制 信息网络
岗位技能
培训教育 沟通技巧
护士长
成本核算 设备管理
(二 )
完善及落实系统的工作制度
• 提高管理效能的动力和润滑剂
系统的工作制度与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密切相关
系统的工作制度
法律法规 规范标准
1.管理工作规章制度
管理工作制度是一 切管理活动的起点,也 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输入
输出
工作流程目录分类
一级 核心流程
二级流程
1.清洗技术
1.1去污区管理 1.1.1人员、洁污
2.包装技术
1.2清洗技术
3.灭菌技术
Quality control
4.设备维护
1.3设备维护 1.4质量数据分析
1.2.1回收工
1.3.1清洗消
1.4.1回收不
三级流程
物品进出流程 1.1.2使用清洁剂 工作流程 1.1.3回收容器、 清洁工具处理流 程 1.1.4清洁卫生流 程 1.1.5应急及特殊 事件 1.1.6防护用品使 用流程 ……
– 标签——无菌物品的身份唯一证明。流通、使用与召 回过程中,提供的有效信息。
• 标签可采用多种形式,如直接打印或书写在包装 材料和/或系统上。但其项目必须清楚、完整、 正确及可追溯性。
2.关键环节质量控制
放 置 回 收 分 类 清 洗 包 装 灭 菌
发 放
使 用
临床————消毒供应中心————患者 医务人员 工作人员 医务人员
操作技术实施细则 管理工作制度、人员培训制度
建立各工作区间工作流程标准
科室 回收清洗组 包装组 发放组 科室
放 置
污染器械 初步处理 及放置要 求
回 收
分 类
清 洗
包 装
灭 菌
发 放
使 用
执行去污区标准流程,确 认质量合格,器械进入包 装区
执行包装区标准流 程,确认合格后包 装,进入灭菌程序
确认灭菌监 使用者对包内 测指标均达 指示卡灭菌效 果确认后使用 到质量标准 放行。
无菌物品储存
无菌物品储存
下收车清洗间
下收车清洗间
污染标识
下送车清洗间
清 洁 车
手卫生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 证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诊疗环境条 件、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卫生防护 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对医院感染的 危险因素进行控制。
(一)什么是手卫生?
•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 ( 皂液 ) 和流动水洗手, 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 程。 •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 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 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 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 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卫生部 既往颁布
规范
2004年《内镜清洗消 毒技术操作规范》 2005年《医疗机构口 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 操作规范》 2005年《血液透析器 复用操作规范》
通知
标准
2008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 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 制工作的通知》
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2003年《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2003年《医疗废物专用包装 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 200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指导原则》
手工清洗
• 无机器清洗设备或器 械结构复杂需要手工 清洗,如各种内镜、 导管等必须手工清洗。
清洗机清洗
清洗注意事项
组装和打包
组装和打包
清洗人员防护
压力蒸汽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
工艺监测
计算机全程监测Biblioteka 工艺监测化学指示卡监测
• 3M胶带 • 121和132指示卡 • BD
• 什么是可追溯?
– 可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 备查,实现可追踪。
建立可追溯系统
• 正确的灭菌物品标识 • 灭菌过程记录
– 手工记录 – 信息化记录
• 灭菌失败处理流程
– 未发出的物品 – 发出物品但未使用 – 已经使用后的紧急处理
质量追溯基本要素
• 关键环节:无菌物品的标签
消毒 方法
3.
1. 2. 3.
最好是灭菌 高水平消毒 湿式巴氏消毒
【释义】条款规定了器械清洗质量和器械功能损伤
的处理规定 • 清洗质量不合格应重新处理 重新清洗 酒精擦拭 除锈 • 器械功能损毁或锈蚀严重,应及时维修或报废
【释义】 • 禁止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的产品润滑器材
• 第三部分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建立有效的科学的管理组织
2.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组织
通过优化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达到人尽其 能,各尽其职,构建安全的组织管理架构。
•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者要努力争取在医院工作平台 中应承担的责任与权力
建立良好的层级管理组织
护士长
质量管理员
仓管员、消毒员 护士、工人
组长
护士、工人
护士长的专业综合知识
定义
器械 名称
手术器械、心脏导管、 植入物品、尿管、腹 腔镜、膀胱镜、关节 镜、宫腔镜、输液输 血器材、注射器、活 检钳等 1. 高压蒸汽灭菌 低温 灭菌 如EO(环) 戊二醛(10H)
呼吸治疗仪器、呼吸 机管道、麻醉机管道、 面罩、胃肠及支气管 内窥镜、体温计、餐 具妇科检查用品等
便盆、血压机袖带 止血带、心电图电 极、听诊器、体温 表、体检测量设备。 床头柜、床单等 1. 2. 低水平消毒 肥皂水清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