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脑教育

全脑教育

全脑教育全脑教育就是全脑功能开发、全人教育教学。

以“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育人、发展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全人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树立教育是为了“整体的人”的发展的教学观念,将德、智、体、美、劳、心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学科教育之中,教单科育全人。

1全脑教育概念全脑教育就是全脑功能开发、全人教育教学,这是全新的教学模式。

从事全脑教育的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都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以“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育人、发展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全人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树立教育(包括学科教育)是为了“整体的人”的发展的教学观念,将德、智、体、美、劳、心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学科教育之中,教单科育全人。

2左右脑分工理论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称谓左脑,右半球就称为右脑,它们主管的功能有区别。

右脑的功能是感性直观思维,这种思维不需要语言的参加,比如掌管“音乐”、“美术”、“立体感觉”等。

而左脑的功能是抽象概括思维,这种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主管“说话”、“写字”、“计算”、“分析”等。

例如,成人严重中风如病变发生在左脑,往往会造成失语症,出现部分或完全丧失语言能力,但他却有意识,能够理解别人说的话,但往往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左脑和右脑半球的这种优势形成不是先天就形成的,它与后天的劳动分不开的。

大多数右利手人的大脑左半球具有言语优势功能,即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高度发展。

左利手人的右脑半球具有非言语优势功能,各种感知觉高度发展,善于形象思维。

左、右大脑虽然具有不同的主要功能,但在它们“工作”时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是互相协助工作的,共同来反映客观事物。

在小年龄儿童,左右脑的优势尚未完全建立之前,如果左半球受到损伤,还可以在右半球建立起右半球的功能,使语言技能得到恢复。

而不像成人那样,脑的发育已经成熟,左右脑的优势已经建立,一侧遭到损伤,就很难在脑的另一侧得到功能的代替。

3右脑的功能美国斯佩里博士、日本七田真博士对于人类右脑重要机能总结有这样四项:1、共振共鸣机能(Resonance Sympathy Function)能将外界事物所包含的信息都作为波动信息来接收。

2、图像化机能(Image Visualization Function)能将获得信息转变成图像,也称形象化机能,具有照相记忆能力。

3、高速大量记忆机能(High-speed Mass Memory Function)具有一次性大量接收并记忆信息。

4、高速信息处理机能(High-speed Automatic Processing Function)超高速地自动处理接收到的信息。

这四项机能通过训练,常人是完全可以自如运用的。

4全脑教育研究的内容一、认识脑认识脑即认识脑的结构和功能,采用的方法有三:第一是白箱方法,吸取脑科学、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技术,用解剖分析法、无创伤性脑成像技术,即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l)、核磁共振成像(Ni~IRl)、微机化电极、脑电图(FFG)和脑磁图(MEG)及本课题组自己研究的脑象图技术,认识脑的结构和全脑功能;第二是黑箱方法,根据古今中外科学家对人脑思维过程的大量观察研究,发现和认识人脑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从规律来看全脑的功能和结构,即吸取哲学思维科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理代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理论法、历史法、典型人物思维心理分析法及发散思维法、比较法、分析法、归纳法、综合法;第三,将前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全脑结构和功能,找出规律,按规律开发全脑功能、这部分要写成科普作品,作为新课程资源开选修课。

二、开发脑在教育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开发全脑功能,进行全人教育,使左右脑、左右边缘系统协调发展,功能互补,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情绪与智能统一,智力与人格整体发展,品德、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统一,德、智、体、美、劳、心和谐统一发展。

开发脑主要是开发脑的高级功能和智力潜能,途径仍是思维训练,主要是学科思维训练,重点是自主创新思维训练。

其主要内容是:思维心理训练:动机(立志)、兴趣、情感、意志、好奇心、自制力、成功欲等;思维形式训练:形象(直觉)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灵感(顿悟)思维、创新(综合)思维(重点);思维方法训练:发散和聚敛思维、纵向和横向思维、顺向和逆向思维、线形平面、立体、网络思维,重点是辩证思维;思维品质训练: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重点是创造性;思维器官训练:人脑发育促进思维发展,反之,思维训练也促进人脑发达,用进废退。

除上述五点,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外,还可以用肢体运动(体操)等方法。

1、基础理论研究以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综合、全息、和谐、统一”理念和思维方式,吸取当代脑科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思维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将其综合起来,即将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综合起来。

认识人脑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和揭示人脑思维与创新的生理和心理机制。

运用白箱方法、黑箱方法,并将二者结合起来(灰箱方法),深入研究人脑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认识和揭示人脑思维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思维与创新的规律,形成理论著作和科普著作,为全脑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2、应用研究依据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构建全脑教育丛书理论框架,编写大、中、小、幼、胎全脑教育指导丛书,如:胎儿全脑教育,幼儿全脑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全脑教育,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快速读写算全脑教育,教师职业思维训练等。

3、教育实验(1)家长与优育教育实验;(2)胎教与婴幼儿全脑功能开发研究与实验:(3)幼儿全脑教育实验;(4)小学生全脑教育(各个学科)实验;(5)中学生全脑教育(各个学科)实验:(6)大学生全脑功能开发与创新思维训练实验:(7)儿童早期开智实验:(8)儿童哲学思维训练实验:(9)韵语识字、汉字源流开智实验;(10)中小学生抗干扰记忆实验;(11)中小学生快速高效阅读、简快作文思维训练实验;(12)中小学生机智速算及前十名策略、发明创造思维训练实验:(13)职业院校职业能倾思维训练实验。

4、师资培训:对各级各类实验教师进行全脑教育思想和研究与实验方法培训。

5、脑教育与创新思维训练教具研制和产品开发。

6、全脑功能开发与创新思维训练题库建设。

三、保护脑1.科学用脑:全脑功能开发要遵循四条基本原则:①统一律,将全脑功能开发、全人教育、思维训练与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统一起来;②适应律,平衡——不平衡(同化或顺应——平衡;③适时律,依据人脑发育关键期的理论,不失时机地进行相应的脑功能开发;④适度律,依据人的各个年龄段大脑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开发脑功能,不超越阶段,过高要求;也不降低要求,浪费人生(详见“全脑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用脑要注意人体生物钟,利用规律,用科学与民主的方法解放大脑。

2.保护和营养脑:保护脑包括预防脑病,防止脑损伤;学习健脑增智术,如:游戏健脑、娱乐健脑、保健健脑、音乐健脑、运动健脑、充分睡眠健脑等。

营养脑是通过科学饮食,保证大脑充足的营养供应。

[1]5全脑教育的现状现实中,全球的教育仍以左脑教育为主,右脑教育并未得到较好推广。

美国加州工业大学E·博根博士和美国民意调查研究所所长盖洛普指出:“现今教育是以灌输知识为主目标,这种教育对孩子们所具有的智力开发很少起作用,今后应该直接开发大脑,把发掘自身具有的潜在能力作为教育的目标”。

“以前的教育只利用了左右脑中的一个半球(左脑),对另一半置之不理。

这就像不让有可能非常出众的人去上学一样”。

可以说几乎每个人在出生时都具有成为天才的先天条件,因为我们在3岁以前活跃的主要是右脑,然而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对左脑使用得越来越多,而右脑却使用得越来越少,再加上左脑式的应试教育使右脑功能长期被压抑并逐渐进入沉睡状态,因而右脑所特有的想象力、创造力、超高速记忆能力和灵感等这些成为天才的能力就没有得到发展的机会。

所以学校应试教育培养的几乎都是思维左脑型的学生,要想培养真正的精英人才甚至天才,就得要把拥有巨大潜能而又处于沉睡状态的右脑开发和利用起来!6全脑教育学习法统一律这是全脑教育、全人教育在学科教育中最基本的规律,这一规律要求学科教育与全人教育、全脑功能开发一体化。

全人教育、全功能开发(包括创新思维训练)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主要是学科课程教育中、在学科能力训练中进行。

学科教育要把全脑功能开发、全人教育作为自己必须的任务,在学科教育、学科教学中学习学科知识,提高学科能力,进行全脑教育、全人教育、全脑功能开发,简言之就是教书育人,教单科育全人。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开发全脑功能,提高学习能力,加速获取知识,提高全面素质,完善人格。

学科学习和思维训练与全人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和谐统一,一箭双雕,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就是全脑教育的统一律。

[2]适应律全脑教育、全人教育的教学是全新的,与过去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全脑教育、全人教育是有机体内外环境不断取得平衡的过程。

人不但要生理水平上适应环境,而且在心理水平和认识水平上也要适应环境。

这种适应就是建构和不断重建与客体相适应的认知结构(或认知图式)。

人的认知图式在不断变化,每遇到新事物、新信息,便试用原有的结构去同化,如获成功,即达到认知的暂时平衡;反之便作出顺应,力求调整(重构)原有结构(图式),或创立结构(图式)去同化新事物,以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

平衡是暂时的、动态的、不断发展的,一个低水平的平衡,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过渡到较高水平的平衡。

这样不断发展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

全脑教育、全人教育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适度律人的成长在生理上分为胎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各个阶段,人脑与思维的发展在各个年龄段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安排全脑教育、全脑功能开发与全人教育的程序时,必须按照各人年龄阶段的特点编排。

超越了“阶段”,欲速则不达(特殊情况除外),过犹不及;降低了要求,则浪费了人生,这就是全脑教育、全人教育的适度律。

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中左右脑的功能都要充分运用。

在实际教育中,不是只依存抽象符号而是要通过动态图像想象、讲述故事、使用具体事物等恰当的教育法,使左右脑达到均衡的发展。

而教育和文化带有偏向左脑的倾向,教育家们主张直线性-伦理性的思考和循环性-隐喻性思考要相统一,实际上就是要右脑参与思考、学习。

作为教师和家长要意识到调整学生脑功能的不均衡,追求两脑型全脑教育。

教师和学者要进一步开发学生大脑均衡发展的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抓住左脑型人、右脑型人、两脑型人的特征,制定切合实际的教育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