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孵化、人工养殖肉鸽的经济成本现如今,人工孵化肉鸽已经越来越成为养鸽界炙手可热的话题,孵化技术成熟与否,孵化成活率究竟有多少,这些对于我们鸽场来说说出来的数据,是不足以让人信服的,亲自来参观考察的您已经能对我们的技术给予一个客观的评价。
在评论完技术至于,对于我们养殖销售的来说,成本无疑是最最受大家关心的话题,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做一个我们鸽场所做出的人工养殖肉鸽成本核算,仅供大家参考。
我们以一千对的种鸽为例:1.月销售额每对种鸽平均每月产蛋5-6枚,以5枚计算,1000对种鸽每月产蛋5000枚,受精率90%,则受精蛋为4500枚,受精蛋出雏到最后的成活率90%,则出雏为4050只:则销售额为4050只X12元=48600元;2.月成本每对种鸽月粮食与药物,人工管理费用等,按7.5元计算,1000对种鸽成本为7.5X1000=7500元1000对种鸽出4050只乳鸽,每只乳鸽0—7天鸽乳费用0.5元,8—25约食用2斤左右的饲料,约2.5元,每只乳鸽平均水电费为0.5元,人工管理费为0.5元则4050只乳鸽的成本费用为4050只X4元=16200元第一次的基础建设,设备投资与折旧费用不计算在内的话则1000对种鸽所产生的纯利为:48600—7500—16200=24900元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一切都在于养殖管理的成功与否,这是我们鸽场为您所作出的人工孵化,人工养殖肉鸽的经济分析,仅代表个人意见,希望能为您在此行业的投资做一个理论上的参考。
乳鸽人工孵化的常见问题在人工孵化繁育乳鸽的过程中,常见的死亡原因有以下几种:1、从出壳开始计算,第2、3天,部分雏鸽出现干、瘦,皮肤发红的症状,是因为其卵黄营养已经基本吸收完,后期外部营养供应不上导致的营养不良,此类乳鸽如不增加鸽乳营养,绝大部分会死亡,即使存活,后期也长不到出售标准,措施是增加鸽乳营养,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可以减少死亡,恢复活力。
2、3天以后,乳鸽进入正常外部营养供应阶段,此时乳鸽活力较差,基本不怎么活动,应保持较高的温度和合适的湿度,维持其正常机体活力。
3、到第5天,开始增加普通饲料的成分,减少鸽乳用量,我们称为换料期,一般为5-8天,这一阶段乳鸽的死亡率也很高,如控制不好,死亡率会超过5%以上甚至更高,这也是乳鸽成活的关键时期,应提别注意。
4、到第8天乳鸽换料完毕,羽毛开始出现,乳鸽活力增加,表现出强烈的求食欲望,此阶段也是乳鸽的第一个成长高峰,乳鸽成长较快,应加强通风,同时保证温度的适宜,逐步开始降温。
5、乳鸽发育到15天左右,可以转到育肥室饲养,要控制密度,避免挤压和踩踏造成的死亡,室温应控制在26度以上。
6、种蛋带菌所造成的死亡,这是人工孵化过程中死亡率最高,也是目前本人最无法控制的死亡(本人不养种鸽,种蛋靠收购,种鸽无法控制)多因沙门氏菌感染、新城疫、鸽瘟等导致,死亡率高达10%以上甚至更高。
所以必须严格控制种鸽带菌带病产蛋。
已保证后期成活率。
7、肠炎,也是0-7天乳鸽的死亡主要原因,措施是控制鸽乳调配用水,最好用熟水,不要用生水直接喂食,另外要经常观察乳鸽,适当添加抗生素药品。
以上是本人最近的总结,不足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共同提高。
肉鸽人工孵化技术1.孵化条件:(1)温度:最适孵化温度是38-38.5°C。
出雏期间为37.8°C -38°C。
人工孵化给温通常有两种方法:变温孵化与恒温孵化。
(2)相对湿度:最适相对湿度是:入孵器50%-60%,出雏器65%-75%,孵化室、出雏室的相对湿度为75%。
此外,目前研究证明,不加水孵化也能获得正常的孵化效果。
(3)通风换气:孵化一般要求氧气含量不低于20%,二氧化碳含量不能超过1%。
此外,还应通过排风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孵化前的准备:制订孵化计划,孵前1周准备孵化用品。
包括照蛋灯、温度计、消毒药品、防疫注射器材、记录表格和易损电器元件、电动机等;认真校正、检验孵化器的性能,试运转1-2天;入孵前,将种蛋臵不低于22-25℃环境中预热4-9小时或12-18小时。
3.孵化时的操作技术:(1)温度的调节:孵化温度是指孵化给温,生产上大多以“门表”所示温度为准。
一般不必调整,但孵化前期要注意保温,孵化后期要注意散热。
若正常情况下机温偏低或偏高0.5-1℃,应及时予以调整,并密切注意温度变化情况,每2小时记录1次温度。
(2)湿度的调节:每2小时记录一次相对湿度。
可通过增减水盘、控制水温和调整水位来调节相对湿度。
(3)通风换气的调节:孵化期前5天可以关闭进出气孔,以后逐渐打开至适当位臵。
可用氧气和二氧化碳测定仪器实际测量,也可在控温系统正常情况下,根据给温时间长短判定。
通风换气过度,调小进出气孔;通风换气不足,调大进出气孔。
(4)转蛋:每1-2小时转蛋1次,转动角度为前后各45°。
(5)照蛋:应尽量缩短照蛋时间和提高室温,并将小头朝上的胚倒过来。
在孵化后5-6天、11天分别照蛋一次,检出无精蛋、弱胚和死胚等,并观察胚胎发育情况。
(6)移盘:孵至18天时,将胚从孵化盘移到出雏盘,称移盘或落盘。
出雏期间,用纸遮住观察窗,保持出雏器黑暗,保证出壳雏鸽的安静。
(7)捡雏:将羽毛已干的雏鸽每4小时左右捡出1次;或出雏30%-40%、60%-70%时捡第一、二次,最后再捡一次并“扫盘”。
“叠层出雏盘出雏法”是捡雏之前仅捡去空蛋壳,待出雏75%-80%时捡第一次雏,然后将未出的胚集中至上层出雏。
最后,再捡一次雏并扫盘。
(8)人工助产:出雏后期,轻轻剥离蛋膜已枯黄胚的粘连处,拉出头、颈、翅,令其自行出壳。
3.孵化效果的检查:(1)受精率(%):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100%受精蛋数包括死精蛋和活胚蛋,受精率一般应达92%以上。
(2)早期死胚率(%):早期死胚率(%)=(死胚数/受精蛋数)×100%通常统计头照(5胚龄)时的死胚数,正常水平为1-2.5%。
(3)受精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出壳的全部雏鸽数/受精蛋数)×100%出壳雏鸽数包括健雏、弱、残和死雏。
高水平达92%以上。
此项是衡量孵化效果的主要指标。
(4)入孵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出壳的全部雏鸽数/入孵蛋数)×100%高水平达到87%以上,该项反映种鸽繁殖场及孵化场的综合水平。
(5)健雏率(%)健雏率(%)=(健雏数/出壳的全部雏数)×100%高水平应98%以上,孵化场多以售出雏鸽视为健雏。
(6)死胎率(%)死胎率(%)=(死胎蛋数/受精蛋数)×100%死胎蛋一般指出雏结束后扫盘时的未出壳的种蛋。
除上述几项指标外,还可以统计受精蛋健雏孵化率、入孵蛋健雏孵化率。
肉鸽人工孵化的技术肉鸽的人工孵化。
饲养肉鸽一般选用纯种王鸽和银王鸽两种肉用王鸽,饲养方式可采用室内三层单笼配对生产。
种鸽所产的蛋分批放入小型孵化机进行孵化。
因鸽蛋小,故应将鸡蛋的蛋架改成适合放鸽蛋的蛋架,孵化温度控制在37.8-8.2℃,相对湿度为55%-65%,后期湿度为70%-80%。
照蛋分三次进行,第1次在入孵后第5天,取出无精蛋和死精蛋;第2次在第10天,第3次在第16天,取出死胚蛋后转入出雏机,第17、18天仔鸽开始出壳。
人工哺育。
仔鸽出壳后,若开始进行人工哺育,虽有部分可以育成,但生长速度较慢,且死亡率高。
因此,较好的办法就是采用找保姆鸽代喂的办法,即当仔鸽一出壳,就由保姆鸽代为哺育。
一般保姆鸽选用中等体型,没有疾病,精神状态良好,正在哺育1-2日龄乳鸽的或已孵蛋17-18天的亲鸽,一对亲鸽可喂2-3只仔鸽,同时,每天加喂1次人工合成鸽乳。
1-7日龄鸽乳的配制:主要用牛奶、蛋黄、葡萄糖、米粉、多维、多种消化酶和水等。
按不同日龄配制成稠状或半稠状乳液。
7日龄后的鸽乳配料,主要用质量好的雏鸡料,另加奶粉、米粉、葡萄糖、氨基酸、多维、微量元素等。
不同日龄乳鸽料水比1:3-4配料。
人工育雏的方法:3日龄内用20毫升注射器,去针头,用小孔软胶管套入即可。
每次喂量不能太多,日喂4次;4-6日龄用小型吊桶式灌喂器饲喂,每天喂4次;7日龄后的乳鸽脱离亲鸽,完全用人工哺喂,将乳鸽臵于育雏笼中。
用红外线灯保温。
人工喂料器械用填喂式喂料机饲喂。
其方法是将配好的饲料倒入填喂机的盛料斗内,左手抓鸽,右手将胶管插入乳鸽食道,右脚踏动开关,饲料便进入嗉囊,喂量多少由脚踏用力大小来控制,左手摸嗉囊,喂量多少由脚踏用力大小来控制,左手摸嗉囊感觉八成饱即可,每日喂3次,2周后配料要浓些,每日喂两次。
并做好每天日粮耗用记录和观察乳鸽采食情况。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以促进乳鸽生长良好。
乳鸽的快速人工催肥技术乳鸽生长至18天时,乳鸽的肌肉水分含量比较高,皮下脂肪较少,适口性不强。
为了提高乳鸽的肉质,增强食口性,可在出售或宰杀前8~16天进行人工强制性灌喂催肥,育肥后的乳鸽烹调后皮脆、肉嫩、骨软、香滑可口。
凡日龄在14~18天,体型大,肌肉丰满,羽毛光滑,健康无病,体重在250克以上的乳鸽都可作育肥对象。
日龄超过21天,体型瘦小,羽毛粗乱,皮肉赤黑,体重不足300克,身体伤残或染有某种疾病的乳鸽不宜作育肥对象。
采用人工催肥乳鸽,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明显,能迅速增加乳鸽体重,缩短亲鸽繁殖周期,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育肥设备】育肥笼:育肥笼的设计要求便于饲养操作。
笼脚高60—70厘米,笼身四边高30厘米,宽60厘米,长度视鸽舍条件而定,笼中间用纱网、铁丝网或竹片隔开,做成小格,每格80厘米,可放养乳鸽25--30只左右。
【育肥饲料】现在多数肉鸽养殖场基本上用乳鸽专用全价颗粒饲料作为人工育肥的首选。
【需要育肥饲料配方技术可以联系】其他养殖场育肥饲料配方:配方1(%):玉米粉57、豆粕25、进口鱼粉5、面粉5、骨粉2.6、酵母粉2、食盐0.3、禽用微量元素添加剂1、禽用复合酶0.1、植物油1、禽用多种微生素(按说明添加)。
配方2(%):市售肉仔鸡全价料95、面粉。
为预防乳鸽营养不良并达到快速催肥目的有些鸽场采用补喂营养丸使乳鸽日增重20多克,生长快。
一般10日龄以上的乳鸽,每天早晚各喂1次,每次2--3粒,连喂10--15天,乳鸽均可增重100--150克。
营养丸由淡鱼粉50克、奶粉50克、肉骨粉50克、生长素50克、多维素2克、保健砂100克和玉米粉250克等混合组成,用蜂蜜调制,搓成玉米粒大小的颗粒,晾干装瓶备用。
【饲喂方法】对育肥乳鸽的饲料和灌喂工具,可根据乳鸽日龄进行选择使用。
每天灌喂2-3次,时间为上午8时,下午3时和晚上9时,每次不可喂得太饱,灌喂时一定要细心。
14日龄以后的乳鸽饲料不需调制太稀。
经过人工育肥,乳鸽长到32日龄时体重一般达600克左右,即可上市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