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州地铁运营公司技术委员会章程(暂行)--PDF版

福州地铁运营公司技术委员会章程(暂行)--PDF版

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文件技术委员会章程(暂行)Q/FDYG-JZ-002-2014·A起草单位: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安全技术部主要起草人:韩家明审核人:余晓颉批准人:池星云第A版、第0次修订2014年12月24日发布2015年1月6日起实施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安全技术部负责解释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技术委员会的管理,规范技术委员会的运作,充分发挥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全面提高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技术论证和技术决策水平,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分公司技术委员会定位分公司技术委员会定位由分公司员工自愿兼职组成的技术咨询和论证的非常设机构,负责对分公司重大技术方案、重大事项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论证,为分公司重大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第三条需要由技术委员会论证的议题包括:分公司国产化及科研项目、各专业技术疑点及难点、参与新线建设重大技术问题、分公司领导决定需要论证的技术问题。

第四条分公司技术委员会职责(一)负责对分公司重要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进行技术论证审查。

(二)负责对分公司有争议的重大技术方案进行技术论证并提出建议,为分公司的综合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三)负责分公司重大工程变更的前期技术论证。

技术委员会的论证结论供变更决策部门参考,不是变更成立与否的必要条件。

分公司技术委员会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价值最大化的原则进行论证。

(四)负责对分公司参与新线建设过程中提出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技术分析论证。

(五)负责对分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招标会及分公司领导提出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技术分析论证。

(六)对分公司国产化、科研项目进行立项初评审和成果内部评审鉴定。

(七)对分公司重大投资项目进行技术可行性研究论证。

(八)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技术论证。

第五条分公司技术委员会管理机构对委员工作情况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报分公司。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六条组织机构(一)分公司技术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

主任由分公司总工程师担任,副主任在专业小组组长中产生。

(二)分公司技术委员会按照工建、机电设备、通号、地铁车辆设备、运输、运营管理等6个专业设置专业小组。

(三)工建专业设小组长1人,负责处理轨道、隧道、道路与桥梁、房建、地基及地下结构等5个子专业的事务。

(四)机电设备专业设小组长2人,负责处理变电、接触网、环控、低压动照、给排水、屏电、自动化等7个子专业的事务。

其中负责变电、接触网专业1人,负责环控、低压动照、给排水、屏电、自动化等专业1人。

(五)通号专业设小组长3人,负责处理通信、信号及AFC 等3个子专业的事务。

其中负责通信专业1人,信号专业1人,负责AFC专业1人。

(六)地铁车辆设备专业设小组长3人,负责处理电客车、工程车、车辆段检修设备(包括检修设备及通用设备)、乘务等4个子专业的事务。

其中负责电客车1人,负责工程车及车辆段检修设备专业1人,负责乘务专业1人。

(七)运输专业设小组长2人,负责处理运营调度(包括行车、电力、环控)、行车、站务、票务等4个子专业事务。

其中负责站务、票务专业1人,负责运营调度、行车专业1人。

(八)运营管理专业设小组长3人,负责处理安全、经济等2个专业的事务。

其中负责安全专业2人,负责经济专业1人。

(九)每个专业小组可根据子专业组成情况,按照1:1的比例组建专业小组。

(十)分公司技术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安全技术部,负责技术委员会的日常事务。

第三章委员第七条委员资格条件(一)通用条件在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方面具有突出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分公司在职员工,在专业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工作业绩突出。

(二)专业小组长技术条件除对所学专业或所从事专业特别精通外,还应对所属专业委员会中的其他专业均了解掌握,熟悉公司主要业务情况和规章制度,具有综合判断和技术决策能力;应具有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三)专业小组成员技术条件对所学专业或所从事专业特别精通,在专业上有独到的技术决策能力;应具有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若按照上述资质要求无法配齐专业技术组人员,则按照申请入会人员资质水平由高到底顺序补齐技术委员会所需人员,或技术委员会办公室根据所需委员情况另行招聘,以便于工作正常开展。

第八条专业小组成员、专业小组长及副主任的产生(一)专业组成员采用自荐、推荐、审核与审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技术委员会委员。

(二)专业组成员通过自荐或各部门、中心推荐,综合考虑被推荐人员的专业、学历、职称、经历、能力和工作态度,经安全技术部、人力资源部协商形成名单后,报技术委员会主任审定。

(三)专业小组长通过各部门、中心或分管领导按2:1的比例推荐,综合考虑被推荐人员的专业、学历、职称、经历、能力和工作态度,经安全技术部、人力资源部协商形成名单后,报技术委员会主任审核并确定专业委员,报分公司审定。

(四)副主任由技术委员主任推荐两名专业委员担任,报分公司审定。

(五)各成员名单审定后进行公示。

第九条任期技术委员会成员聘期均为一年,由分公司颁发聘书。

第十条考评技术委员会办公室每年将对技术委员会成员工作情况进行考评,考评内容主要根据委员在其任期内出席技术会议情况、发表独立意见的次数、提案建议情况等量化标准对其进行年度考核;对有突出贡献的,可给予必要的奖励,以充分调动技术委员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其主动发现、研究各类技术问题;对履职不到位或无故不履行技术委员会委员职责与义务的成员、对连续无故缺席3次应出席会议或年平均出席会议率少于应出席会议30%的成员、对邀请出席会议但连续无故缺席3次的成员,将取消其技术委员会成员资格。

第十一条成员的增补当技术委员会成员因工作调动或其它因素不能履行其职责而产生空缺时,采用以下原则增补:(一)主任、副主任由分公司任命。

(二)其他成员空缺由技术委员会办公室按照成员资质要求公开招聘,经技术委员会主任同意后报分公司审定。

第四章工作制度第十二条会议制度(一)技术委员会采取以专业组或技术委员会全体为基本单位进行活动。

(二)技术委员会采用相对定期开会的工作制度。

定期开会的会议时间、临时性紧急会议的时间安排和定期会议的取消均由技术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提前通知。

(三)各专业组织技术讨论时,所需成员的最少人数为5人。

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出席人数不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四)在技术委员会的议事过程中,技术委员会成员有权利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在形成决议时,采取表决的方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同意人数不少于实到人数的2/3)形成最终技术论证意见;弃权或反对的,应说明理由。

成员的个人意见应在本人签名后,与技术论证意见一并报技术委员会领导和会议主持人,供决策参考。

第十三条分级制度技术委员会对分公司内的技术管理工作实行二级控制程序。

第一级是A类技术问题:对于涉及人身安全、行车安全的重大技术问题;第二级是B类技术问题:除A类的其他技术问题。

(一)A类技术问题处理程序:1.生产部门、中心填写《技术委员会技术论证申请表》,将初步方案报技术委员会办公室初审。

2.技术委员会办公室拟定初审意见后,报技术委员会主任审定。

3.技术论证申请批准后,由技术委员会办公室召集相关委员进行讨论、论证。

(二)B类技术问题处理程序:1.生产部门、中心填写《技术委员会技术论证申请表》,将初步方案报技术委员会办公室审定。

2.技术委员会办公室审定后,报技术委员会主任。

3.技术论证申请批准后,由技术委员会办公室召集相关委员进行讨论、论证。

第十四条技术委员会在开展工作时,要敢于负责,处理好与分公司各部门、中心之间的工作关系。

第十五条专业组会议:由技术委员会主任主持召开,主任因故不能参加的可委托副主任主持召开,本专业委员和专业组成员全员参加会议,其他专业委员及专业组成员根据邀请出席会议。

如果议题专业性质涉及到2个或2个以上专业时,可以联合召开专业组会议,也可以分别召开专业组会议。

第十六条全体会议:由技术委员会主任主持召开,技术委员会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第十七条议题性质超过分公司技术委员会的咨询论证能力时,须上公司技术委员会论证或临时聘请国内相关行业专家进行评审。

第五章经费第十八条技术委员会年度活动经费在公司预算中列支。

委员待遇按公司相关规定办理。

第六章其它第十九条技术委员会委员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分公司制定的保密管理相关规定等各类保密法规,保守在技术委员会工作期间的技术秘密。

(一)未经过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以任何形式向外界发布有关技术委员会的任何消息。

(二)在重大技术问题论证过程中,分公司没有形成决议前严禁向他人透露、提供任何技术讨论意见。

(三)技术委员会委员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公司员工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要求。

(四)对违反以上规定者,免除其成员资格;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条本章程由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安全技术部/技术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二条附件附件1.技术委员会工作流程图附件2.技术委员会技术论证申请表附件3.委员评审意见书附件1技术委员会工作流程图Q/FDYG-JZ-002-2014·A-001附件2技术委员会技术论证申请表Q/FDYG-JZ-002-2014·A-002提请部门经办人时间年月日电话议题名称需召集的专业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工建专业□通号专业□运输专业□地铁车辆设备专业□机电设备专业□运营管理专业技术论证需要解决的问题部门负责人:年月日技术委员会办公室意见技术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年月日技术委员会主任意见会议主持人是否授权委托:技术委员会主任:年月日备注(技术委员会办公室填写)附件3委员评审意见书Q/FDYG-JZ-002-2014·A-003议题名称委员评审意见及建议是否同意会议决议:□是□否委员签名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