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西法检面试冲刺练习(十一)
为了帮助考生们在2015年江西法检面试中拔得头筹,中公江西法检考试网特为大家推出2015年法检面试冲刺练习系列,希望大家备考顺利!
【题目】
农夫养了一只鸡,鸡每天下一只蛋。
农夫想,如果每天多喂1倍的饲料,鸡就能下1
倍的蛋。
从此以后,农夫就每天喂给鸡一倍的饲料。
结果,鸡越来越胖,再没下过一个蛋。
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试题分析】
本题是一道哲理故事类题目,而考生面临这类题目时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准确定位题
目所反映出的人生哲理或启示、经验教训等。
我们深入到题干里面分析,是不难出更有亮点的启示或结论的。
1、农夫如此做,是因
为他想“如果每天多喂1倍的饲料,鸡就能下1倍的蛋。
”按照这个逻辑,喂n倍的饲料鸡
就能下n倍的蛋,这是“想当然”办事,没有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或自然规律。
鸡在产蛋期
通常一天只生一个蛋,这是自然规律。
2、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治标还要治本。
农夫是否
可以通过多养鸡来增加产蛋量呢?显然是行的通的,反正饲料也一样增加。
【参考要点】
1.农夫的故事告诉我们一方面要尊重事物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做
到治本。
2.以后工作中,要摒弃农夫的作法,做事情要善于思考,不断创新,转换思路,转化方
法。
【参考答案】
这则故事给人很多思考,我觉得给我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工作中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事物自身的规律办事。
故事中,农夫想通过增加喂
鸡饲料来增加产蛋量的做法是不符合鸡的产蛋规律的。
不管你喂多少饲料,一只鸡一般一天
最多产蛋就是1至2个,饲料喂多了可能还不产蛋了。
所以,我们工作中,应认知事物发展
的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特别是定决策,做决定时更不能“想当然”办事,或者
“拍脑袋”办事,而是应动脑筋,遵循事物自身规律办事,所谓“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之”就是客观规律。
第二、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治标还要治本。
农夫的根本目标和出发点是每天多有鸡蛋,
这是本质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就是多养鸡,这是治本,而多喂鸡饲料,这是
治标。
我们现实工作中,“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是时有发生,究其根本原因,是因
为没有把握住本质问题所在。
比方关于“高薪养廉”,虽不排除有其一定积极意义,但是治
贪腐的“本”在于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完善并严格执行到位,在于社会监管和舆论监督,更在
于相关当事人自觉的政治觉悟、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
只通过治标的“高薪”,搞不好就像农夫养的鸡,鸡养肥了,却不下蛋了。
总之、工作中我们应习惯转换工作思路,变换工作方法,懂得不断创新。
还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并习惯创新,这样的工作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前景也会越发敞亮。
这一点,不仅用到我们单位工作上,其实拿到我们国家经济建设上,甚至个人发展上,几乎都是当下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的重要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