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课件 第一章 机械振动 1.1 研究简谐运动

高中物理课件 第一章 机械振动 1.1 研究简谐运动


上一页
返回首页下一页Fra bibliotek[再判断] 1.振幅就是振子的最大位移.(×) 2.从任一个位置出发又回到这个位置所用的最短时间就是一个周期.(×) 3.振动物体的周期越大,表示振动的越快.(×)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后思考] 1.做简谐运动的物体连续两次通过同一位置的过程,是否就是一次全振动? 【提示】 不一定.只有连续两次以相同的速度通过同一位置的过程,才是 一次全振动.
【答案】 (1)10 cm (2)见解析 (3)0 40 cm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简谐运动图像的应用技巧 1.判断质点任意时刻的位移大小和方向:质点任意时刻的位移大小看质点离 开平衡位置距离的大小即可,也可比较图像中纵坐标值的大小.方向由坐标值的 正负判断或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方向判断. 2.振动图像的斜率表示该时刻质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斜率的绝对值表示 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由此可以判断振动物体在某一时刻 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可以比较振动物体在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的大小及方 向关系.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后思考] 有同学说,既然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是一条正弦曲线,那么振子的运动轨 迹也应是正弦曲线,结合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想一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提示】 不对.因为振动图像不是运动轨迹.例如: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振 动时,运动轨迹为一条直线.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核心点击] 1.简谐运动位移的理解 (1)振动位移是从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某时刻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方向为平 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位置,大小为平衡位置到该位置的距离. (2)振动位移也是矢量,若规定振动质点在平衡位置右侧时位移为正,则它 在平衡位置左侧时位移就为负.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先填空] 1.周期 T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经历的时间叫做振动的周期. 2.频率 f 单位时间内物体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叫做振动的频率.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某物体振动的周期 T 和频率 f 的关系式 T=1f 或 f=T1. 4.振幅 A 简谐运动的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 叫做振幅,振幅是标量.它反映了 物体运动幅度的大小.
知识脉络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弹簧振子
[先填空]
1.弹簧振子 在一根水平的光滑 金属杆上穿一根轻质螺旋弹簧,弹簧一端固定 ,另一端 和一个质量为 m 的带孔小球(振子)相连接,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弹簧振子. 球与杆间的摩擦 不计,弹簧的质量与小球质量相比可以忽略.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平衡位置 振子原来静止时的位置. 3.振动 振子以平衡位置 为中心的周期性的往复运动,是一种机械振动,简称振动. 4.全振动
(3)振幅与周期:在简谐运动中,一个确定的振动系统的周期(或频率)是固定
的,与振幅无关.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对全振动的理解 (1)全振动的定义:振动物体以相同的速度相继通过同一位置所经历的过程, 叫作一次全振动. (2)正确理解全振动的概念,还应注意把握全振动的四个特征. ①物理量特征:位移(x)、加速度(a)、速度(v)三者第一次同时与初始状态相 同. ②时间特征:历时一个周期. ③路程特征:振幅的 4 倍.
图 1-1-1 小球从 O 到 B,再从B到A ,最后回到 O 的过程.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5.位移—时间图像 (1)以小球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用横坐标表示振子振动的时间,纵坐标 表示振子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建立坐标系,如图 1-1-2 所示,这就是弹簧 振子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像.
图 1-1-2
下一页
【解析】 由图像提供的信息,结合质点的振动过程可知: (1)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就是振幅的大小,为 10 cm. (2)t=1.5 s 时和 t=2.5 s 时图像斜率都为负,即质点都向负方向运动,1.5 s 时向着 O 点运动,2.5 s 时远离 O 点运动. (3)质点在 2 秒末处在平衡位置,因此位移为零.质点在前 4 秒内完成一个周 期性运动,其路程为 10×4 cm=40 cm.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像 反映了振动物体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弹簧振子的位 移—时间图像是一个正(余)弦函数图像.图像不是振子的运动轨迹.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下列运动中属于机械振动的是( )
A.小鸟飞走后树枝的运动
B.爆炸声引起窗子上玻璃的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
下一页
5.如图 1-1-9 所示是某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回 答下列问题:
图 1-1-9 (1)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有多大?
(2)在 1.5 s 和 2.5 s 两个时刻,质点分别向哪个方向运动?
(3)质点在第 2 秒末的位移是多少?在前 4 秒内的路程是多少?
上一页
返回首页
②任意时刻质点的振动方向:看下一时刻质点的位置,如图中 a 点,下一
时刻离平衡位置更远,故 a 此刻向上振动.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4.如图 1-1-8 所示的弹簧振子,O 点为它的平衡位置,当振子 m 离开 O 点,
再从 A 点运动到 C 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大小为 OC
B.位移方向向右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对弹簧振子的说明 弹簧振子有多种表现形式,对于不同的弹簧振子,在平衡位置处,弹簧不 一定处于原长(如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但运动方向上的合外力一定为零,速度 也一定最大.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简谐运动及其图像
[先填空] 1.简谐运动 (1)如果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 正弦(或余弦) 函数的规律,这样的 振动就叫简谐运动. (2)简谐运动是最简单 、最基本的振动,弹簧振子的运动就是简谐 运动.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6.如图 1-1-10 所示,弹簧振子以 O 点为平衡位置,在 B、C 间振动,则( )
图 1-1-10
A.从 B→O→C→O→B 为一次全振动
B.从 O→B→O→C→B 为一次全振动
C.从 C→O→B→O→C 为一次全振动
D.OB 不一定等于 OC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核心点击]
1.振幅与位移、路程、周期的关系
(1)振幅与位移:振动中的位移是矢量,振幅是标量.在数值上,振幅与振动
物体的最大位移相等,在同一简谐运动中振幅是确定的,而位移随时间做周期
性的变化.
(2)振幅与路程:振动中的路程是标量,是随时间不断增大的.其中常用的定
量关系是:一个周期内的路程为 4 倍振幅,半个周期内的路程为 2 倍振幅.
返回首页
下一页
[核心点击] 1.机械振动的理解 (1)机械振动的特点 ①振动的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 ②平衡位置:质点原来静止时的位置.从受力角度看,应该是振动方向上合 力为零的位置. ③振动的特征:振动具有往复性.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振动的条件 ①每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后,它就受到一个指向平衡位置的力,该力产生 使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效果(这样的力称为回复力,在第 2 节中我们将学到). ②受到的阻力足够小 如果物体只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力而阻力为零,则物体做自由振动,当然 这是一种理想模型.
【导学号:38910000】
图 1-1-5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A.该图像的坐标原点是建立在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 B.从图像可以看出小球在振动过程中是沿 x 轴方向移动的 C.从图像可以看出小球在振动过程中是沿 y 轴方向移动的 D.为了显示小球在不同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让底片沿垂直 x 轴方向匀 速运动 E.图像中小球的疏密显示出相同时间内小球位置变化的快慢不同
2.对简谐运动图像的理解 (1)形状 正(余)弦曲线. (2)物理意义 表示振动的质点在不同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 律.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获取信息 ①任意时刻质点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图 1-1-7 所示,质点在 t1、t2 时刻的位 移分别为 x1 和-x2.
图 1-1-7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解析】 从图像中能看出坐标原点在平衡位置,A 正确.横轴虽然是由底 片匀速运动得到的位移,但可以转化为时间轴,弹簧振子只在 y 轴上振动,所以 B、D 错误,C 正确.图像中相邻弹簧振子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同,密处说明位置变 化慢,E 正确.故正确答案为 A、C、E.
【答案】 ACE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如果改变弹簧振子的振幅,其振动的周期是否会改变呢?弹簧振子的周期 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可以提出哪些猜想?怎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猜 想?
【提示】 猜想:影响弹簧振子周期的因素可能有:振幅、振子的质量、 弹簧的劲度系数等.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弹簧一端固定,弹簧的另一端 连着有孔小球,使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杆上滑动.通过改变振幅、振子的质量和弹 簧的劲度系数,测量不同情况下振子的周期,注意在改变一个物理量的时候其 他物理量应保持不变.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简谐运动的图像 简谐运动的图像是一条 正弦(或余弦) 曲线,表示简谐运动的质点位移随 时间 变化的规律.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再判断] 1.简谐运动的图像就是振动物体的运动轨迹.(× ) 2.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通过简谐运动图像的走势来判断.( √ ) 3.做简谐运动物体的位移越大,速度越小,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