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工程课件

金融工程课件


主讲教师:周玉江
第七章:互换合约
5
3) 世界银行与IBM互换案例符合比较优势
在世界银行和IBM的互换中,世界银行在美元融资上具 有比较优势,但需要具有劣势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
IBM公司在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的融资时具有比较优势, 但他需要的具有劣势的美元。
正因为世界银行和IBM公司的情况满足互换的两个条件, 所罗门兄弟公司才有机会促成了第一个货币互换协议。
2) 互换的特点
1) 互换交易双方平等。 互换合约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合约,双方具有
2) 互换交易互利为目的。 互换是“非零和博弈”,通过互换,交易双方要么降低 了融资成本,要么提高了资产效益。 因为根据经济学原理,交换可以产生剩余,对剩余的分 配可以增加双方的收益。 3) 互换是非标准化的合约。 与很多标准化的衍生金融工具相比,互换合约更具有灵 活性,是非标准化的合约。
3、互换的功能
1) 逃避监管 互换为表外业务,可以借以逃避外汇管制、利率管制及 税收的限制。 2) 降低融资成本或提高资产收益 互换的达成,是由于各方在某一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形
主讲教师:周玉江
第七章:互换合约
11
成优势互补,实现降低融资成本或增加收益的目的。
3、规避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当预计利率将上升时,可以将浮动利率互换成固定利率, 以扩大收益; 当预计利率下降时,可以将固定利率互换成浮动利率, 以缩小损失。 4、灵活的资产负债管理。 当需要改变资产或负债的类型♀,可以通过利率或货币 的互换操作,实现锁定利率或汇率的目的。
金融工程第七章
互换合约
(LF7_2_14)
主讲教师:周玉江
第七章:互换合约
1
2、互换的产生与发展 1) 互换的产生
虽然互换交易历史悠久,但世界公认的第一个互换合约 的历史并不长,是1981年世界商业银行和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IBM)的货币互换业务。
世界银行希望筹集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的低利率资金, 但世界银行无法通过直接发行债券来筹集,而世界银行具有 AAA级的信誉,能够从市场上以最优惠的利率筹措到美元。
互换蓬勃发展,其理论基础是什么?
3、互换的理论基础
1) 比较优势理论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首先提出 了如下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导致 的成本的相对差别。
主讲教师:周玉江
第七章:互换合约
4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 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三、互换市场的做市商制度与标准化协议
主讲教师:周玉江
第七章:互换合约
12
互换是场外交易(over-the-counter OTC ) ,和远期合约一 样,具有其内在局限性。
1、互换的局限性
1) 难以找到交易伙伴 为了达成交易,互换合约的一方必须找到愿意与之交易 的另一方。如果一方对期限或现金流等有特殊要求,常常难 以找到交易伙伴。 2) 无法变更或提前终止 由于互换是两个合作者之间的合约,因此,如果没有双 方的同意,互换合约不能变更或提前终止。
目前,进入互换市场的利率包括固定利率、LIBOR、大 额存单利率、银行承兑票据利率、商业票据利率等。
5) 权力和义务
互换双方根据签订合约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合
主讲教师:周玉江
第七章:互换合约
10
约规定的期限内承担支付现金流的义务,并拥有收取交易对 方支付的现金流的权利。
互换合约的要素很多,这里只给出了5条,其他条款类 似于远期,只是规定,并不需要理解,自己看。
二、互换合约的概念
1、互换合约的定义与特点
主讲教师:周玉江
第七章:互换合约
6
1) 互换合约的定义
互换又称掉期,国际清算银行(BIS)首先给出了如下定义。 定义7-1-1:交易双方依据事先达成的协议,在未来的一 一段时间内,互相交换一系列现金流量(如本金、利息、价 差等)的协议称为互换合约,简称互换。
主讲教师:周玉江
第七章:互换合约
13
3) 存在违约风险 互换是场外交易,履约只能靠各自的信誉保障,当一方 违约的收益大于履约的收益时,将出现违约的风险。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呢?
IBM公司需要筹集一大笔美元,由于数额特别巨大,集 中于任何一个资本市场都有可能抬高借款利率而增加成本。
主讲教师:周玉江
第七章:互换合约
2
但IBM公司凭自身的优势,可用发行债券的方法,以低 成本筹集到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
在所罗门兄弟公司的撮合下,世界银行将其2.9亿美元债 务转换成IBM 的瑞士法郎和德国马克的债务。
2) 比较优势理论是互换的理论依据
不同企业在经营规模、信用等级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 导致这些企业在金融市场的融资成本会有很大不同,这就形 成了金融领域的比较优势,是互换的基础。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如下两个条件是互换的必要条件: 1) 双方对对方的资产或负债均有需求; 2) 双方在两种资产或负债上存在比较优势。
2、互换合约的要素 1) 交易双方
主讲教师:周玉江
第七章:互换合约
8
交易双方是指交换现金流的双方交易者。
2) 合同金额
合同金额是计算交换现金流的基础,可以是名义本金。 由于互换的参与的目的是融资、投资或财务管理,因此 每一笔互换的合同金额一般都较大,可达到 1亿美元或10亿 美元以上,或等值的其他国家货币。
2) 互换的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互换业务发展迅速,根据客户不 同需求,产生和发展了许多互换的创新产品。
其中,利率互换业务的发展更是快于货币互换业务。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名义本金年 交易额不到百亿美元;
主讲教师:周玉江
第七章:互换合约
3
到20世纪90年代,金融互换市场发展迅速,全球货币互 换名义本金从1987年年底的8656亿美元,猛增到2006年的 2857281亿美元,20年增长了330倍。
3) 互换价格
利率互换的价格由固定利率、浮动利率以及交易者信用 级别等市场条件所决定;
主讲教师:周玉江
第七章:互换合约
9
货币互换价格通常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并受两国货币 的利率水平等因素影响。
此外,交易者对流动性的要求、通货膨胀预期以及交易 双方在互换市场中的信用等级等都会影响互换的价格。
4) 互换利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