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社会学》教学大纲

《家庭社会学》教学大纲

《家庭社会学》教学大纲史晓云编写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936 目录前言 (943)第一章绪论 (944)第一节家庭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 (944)一、家庭与人的关系层面 (944)二、家庭与社会关系层面 (944)三、现实的家庭状况期待家庭理论的指导 (944)第二节家庭社会学的内容和逻辑体系 (944)一、家庭社会学与其他学科关于家庭研究的区别和联系 (944)二、家庭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945)第三节家庭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945)一、家庭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945)二、家庭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945)复习与思考题 (946)参考书目 (946)第二章婚姻概述 (947)第一节婚姻的涵义 (947)一、不同的时代对婚姻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947)二、不同的学科对婚姻有不同的理解角度 (947)第二节婚姻的形式 (947)一、不同民族、文化的婚姻形式 (947)二、不同历史时期的婚姻形式 (947)第三节结婚习俗及其社会学涵义 (948)一、婚姻礼节的象征意义 (948)二、婚姻礼节的社会学意蕴 (948)第四节婚姻的本质 (948)一、神意的表现 (948)二、亲属团体和社会存在的需要 (948)三、自我个性的需要 (948)复习与思考题 (948)参考书目 (948)第三章家庭概述 (949)第一节家庭的概念 (949)一、古代家庭的概念 (949)二、近、现代家庭的概念 (949)三、关于家庭的定义 (949)第二节家庭的性质 (949)一、家庭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949)二、家庭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950)三、家庭是初级社会群体 (950)四、家庭是社会制度 (950)家庭社会学五、家庭的本质 (950)复习与思考题 (951)参考书目 (951)第四章家庭过程 (952)第一节择偶 (952)一、择偶理论及基本原则 (952)二、现代人的择偶动机和标准 (952)三、择偶与约会 (953)四、恋爱 (953)第二节结婚 (953)一、婚前准备 (953)二、结婚 (954)第三节我国一般的家庭过程及其发展任务 (954)一、新婚期(从结婚到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前的阶段) (954)二、育儿期(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到学龄前的儿童养育时期) (954)三、有学龄儿童期 (954)四、有青少年子女期 (955)五、空巢时期(子女纷纷离家,家中只剩下夫妻俩人共度时光的时期) (955)六、孤老期(夫妻有一方死亡,家庭面临解体的最后阶段) (955)第四节中年家庭 (955)一、中年家庭结构 (955)二、中年家庭所面临的婚姻问题 (956)三、中年家庭夫妻婚姻关系的调试 (956)第五节老年家庭与空巢家庭 (956)一、老年婚姻家庭 (956)二、老年家庭结构的变化 (956)复习与思考题 (957)参考书目 (957)第五章家庭结构 (958)第一节家庭结构的概念 (958)一、家庭结构的要素 (958)二、家庭结构的特征 (958)第二节家庭结构的分类 (958)一、按家庭的人口组成来划分 (958)二、按家庭成员配偶的人数和对数划分 (959)三、按家庭成员居住地划分 (959)四、按家庭传袭规则来划分 (959)五、按参与和决定家庭事务的权力来划分 (959)六、按家庭收入来划分 (959)第三节家庭结构的变迁 (959)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结构 (959)二、中国的家庭结构及其变迁 (960)复习与思考题 (960)937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938 参考书目 (960)第六章家庭关系 (961)第一节家庭关系的特点 (961)一、家庭关系的涵义及种类 (961)二、家庭关系的特点 (962)三、影响家庭关系的各种因素 (962)四、家庭关系与家庭结构 (962)第二节夫妻关系 (962)一、夫妻关系的本质 (963)二、夫妻关系与社会变迁 (963)三、当代夫妻关系的特征 (963)四、中国社会中的夫妻关系 (963)第三节亲子关系 (963)一、亲子关系的本质 (963)二、亲子关系及其发展过程 (963)三、亲子关系的特点 (964)四、亲子关系问题 (964)五、亲子关系的调试 (964)第四节其他亲属关系 (964)一、婆媳关系 (964)二、祖孙关系 (964)三、其他可能的家庭关系 (965)第五节家庭网 (965)一、家庭网的涵义 (965)二、家庭网的特征 (965)三、家庭网的功能 (965)复习与思考题 (965)参考书目 (965)第七章家庭功能 (966)第一节家庭功能的概念 (966)一、家庭功能的涵义 (966)二、决定家庭功能的因素 (966)第二节家庭功能的分类 (966)一、生物功能 (967)二、心理功能 (967)三、经济的功能 (967)四、政治功能 (967)五、教育的功能 (967)六、娱乐的功能 (967)七、文化的功能 (967)第三节家庭功能的变迁及其原因 (967)一、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分析 (967)二、现代社会中家庭功能的丧失和转移 (968)家庭社会学三、中国社会家庭功能的重组 (968)复习与思考题 (968)参考书目 (969)第八章家庭管理 (970)第一节家庭管理的内容 (970)一、家庭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970)二、家庭管理的原则 (970)第二节家庭经济管理 (971)一、家庭消费 (971)二、家庭经济结构 (971)第三节家务劳动管理 (971)一、家务劳动的概念 (971)二、家务劳动的特点 (971)三、家务劳动管理的目的 (972)四、中国家务劳动的现状 (972)第四节家庭闲暇生活安排 (972)一、闲暇时间的概念 (972)二、闲暇生活的功能 (972)三、家庭整体闲暇活动与成员个体闲暇活动 (972)第五节家庭生育计划 (972)一、家庭生育计划的概念 (972)二、生育计划和计划生育 (972)三、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973)复习与思考题 (973)参考书目 (973)第九章婚姻家庭法 (974)第一节婚姻家庭法的涵义及特征 (974)一、婚姻家庭法的涵义 (974)二、婚姻家庭法的特征 (974)三、婚姻家庭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975)四、婚姻家庭法与家庭伦理道德、家庭习俗 (975)第二节中国婚姻家庭法的变革历史 (976)一、中国近代以前的婚姻家庭立法 (976)二、中国近代的婚姻家庭法 (976)三、建国后中国内地婚姻家庭法的变革 (976)复习与思考题 (977)参考书目 (977)第十章家庭伦理 (978)第一节家庭伦理的基本概念 (978)一、家庭伦理(家庭道德)的概念 (978)二、家庭伦理的特点 (978)三、家庭伦理的作用 (978)四、家庭伦理与法律的关系 (978)939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940 第二节家庭伦理的内容 (979)一、恋爱道德 (979)二、婚姻道德 (979)三、家庭道德 (979)第三节中国家庭伦理的演变 (979)一、传统中国家庭伦理 (979)二、近代社会运动对家庭伦理的冲击 (979)三、现代中国的家庭理论 (980)复习与思考题 (980)参考书目 (980)第十一章家庭习俗 (981)第一节家庭习俗的基本概念 (981)一、习俗 (981)二、家庭习俗 (981)第二节家庭习俗的内容 (982)一、家庭习俗的内容 (982)二、家庭习俗的沿革与家庭发展史 (982)三、家庭习俗变革的动因 (982)第三节中国家庭习俗的变革 (982)复习与思考题 (982)参考书目 (982)第十二章家庭危机与应对 (983)第一节婚姻问题及其预防 (983)一、婚姻压力 (983)二、婚姻冲突与危机 (983)三、预防危机——婚前准备 (983)四、婚姻生活中的夫妻关系调适 (983)五、树立“动力婚姻”观念 (983)第二节家庭暴力 (983)一、家庭压力 (984)二、家庭暴力的界定及特征 (984)三、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 (984)四、家庭暴力的防治 (984)五、家庭暴力的对策 (985)第三节离婚 (985)一、离婚与离婚率 (985)二、离婚原因分析 (985)三、离婚的影响 (986)复习与思考题 (987)参考书目 (987)第十三章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 (988)第一节国外婚姻家庭研究简述 (988)一、19世纪中叶以前 (988)家庭社会学二、19世纪中叶及以后 (988)三、20世纪前后 (989)四、1950年开始 (989)五、20世纪60年代开始 (989)六、西方学者的两种主要观点(归纳西方学者的研究) (989)第二节中国的婚姻家庭研究简史 (989)一、20世纪上半叶中国婚姻家庭问题研究概况 (989)二、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婚姻家庭问题研究 (990)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婚姻家庭问题研究 (990)复习与思考题 (991)参考书目 (991)第十四章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992)第一节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992)一、家庭发展(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 (992)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和主要理论论点 (992)第二节家庭系统理论 (993)一、家庭系统理论的假设 (993)二、家庭系统理论的概念及主要理论观点 (993)第三节结构功能理论 (993)一、结构功能理论在家庭社会学研究中的基本假设 (994)二、家庭领域中的结构功能理论 (994)第四节社会冲突理论 (994)一、社会冲突理论与结构功能理论的区别 (994)二、冲突理论的观点 (994)三、冲突理论 (994)第五节符号互动论 (995)第六节社会交换理论 (996)复习与思考题 (996)参考书目 (996)第十五章家庭的起源、演化和发展 (997)第一节家庭出现以前的人类两性关系状态 (997)一、关于人类社会是否存在杂交状态的争论 (997)二、杂交关系阶段在人类史上客观存在的原因 (997)三、人类的杂交关系不是一种社会制度 (997)第二节血婚制家庭 (997)一、血婚制家庭是人类家庭发展史上的第一阶段 (997)二、人类两性关系中第一个禁例出现的原因 (997)三、证明血婚制家庭曾经存在的证据 (997)第三节伙婚制家庭 (998)一、伙婚制家庭是人类家庭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阶段 (998)二、伙婚制家庭产生的原因 (998)第四节偶婚制家庭 (998)一、偶婚制家庭是群婚向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婚过渡的婚姻家庭形式 (998)941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942二、偶婚制家庭的特点 (998)三、偶婚制家庭产生的原因 (998)四、偶婚制家庭的家庭形态 (998)第五节个体婚家庭 (998)一、个体婚家庭的产生 (998)二、个体婚家庭的特征 (998)复习与思考题 (999)参考书目 (999)第十六章家庭变迁与当代中国家庭问题 (1000)第一节现代化对家庭变迁的影响 (1000)一、结构功能论的视角 (1000)二、功能中介角度 (1000)第二节中国的家庭变迁与当代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 (1000)一、我国传统的婚姻家庭 (1000)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婚姻家庭的变化 (1000)三、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 (1001)四、我国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 (1001)第三节家庭变迁的方向预测 (1001)一、悲观主义的家庭解体消亡论 (1001)二、乐观主义的家庭强化论 (1001)复习与思考题 (1001)参考书目 (1001)家庭社会学前言本课程为社会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但考虑到每年都有不少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选修,本次大纲编写亦有意识的照顾到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