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理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理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C:12 O:16 S:32 Cl:35.5 Cu:64 Mg:24一、选择题(单选,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1.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可能用到下列仪器:①托盘天平②量筒③烧杯④温度计⑤小试管⑥酒精灯。

其中应使用仪器的正确组合是()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③⑥D.全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一定不需要加热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C.使用催化剂不但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且可以让不可能发生的反应发生D.难溶物也可能是强电解质3.下列有关化学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K的大小与起始浓度有关B.温度越高,K值越大C.K值越大,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D.K值越大,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小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CH 3COOH+H2O CH3COO-+H3O+B.CO2+H2O HCO3- +H+C.CO 32-+H2O HCO3-+OH-D.HS-+H2O S2-+H3O+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为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的是()A.NaHSO4B.NaHCO3 C.AlCl3 D.Na2SO46.反应A+B C(△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7.反应3NO 2(g)+H2O(l)2HNO3(aq)+NO(g) △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可使HNO3浓度增大的是()A.升温B.减压C.加水D.通入O2O(g) CO(g)+H2(g) ΔH =+131.4kJ·m o 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8.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HA.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B.CO(g)+H(g) C(s)+H2O(l)ΔH =-131.4kJ·m o l-1C.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molH2(g)吸收131.4 kJ热量D.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L CO(g)吸收131.4 kJ热量9.对于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大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⑥使用了适宜的催化剂A . ② ⑤B . ① ②C . ③ ⑤D .④ ⑥10.将纯水加热到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的离子积变小,pH 变大,呈碱性B .水的离子积变大,pH 变小,呈中性C .水的离子积变大,pH 变小,呈碱性D .水的离子积不变,pH 不变,呈中性11.在平衡:2CrO 42-(黄色)+2H +Cr 2O 72-(橙红色)+H 2O 中,溶液颜色介于黄色和橙红色之间。

若使溶液的橙红色加深,则应向溶液中加入的是( )A .少量浓硫酸B .少量氢氧化钠固体C .少量氯化钾固体D .少量H 2O12.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 >△H 2的是( ) A .C(s)+O 2(g)===CO 2(g) △H 1 C(s)+12O 2(g)===CO(g) △H 2 B .S(g)+O 2(g)===SO 2(g) △H 1 S(s)+O 2(g)===SO 2(g) △H 2 C .2H 2(g)+O 2(g)===2H 2O(l) △H 1 H 2(g)+12O 2(g)===H 2O(l)△H 2 D .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1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 C 2H 2 (g)+ 5/2O 2(g) = 2CO 2(g) + H 2O(l) △H 1= _1301.0kJ/mol② C(s) + O 2(g) = CO 2(g) △H 2= _393.5kJ/mol ③ H 2(g) + 12O 2(g) = H 2O(l) △H 3= _285.8kJ/mol 则反应④ 2C(s) + H 2(g) = C 2H 2(g)的△H 为( )A .+621.7kJ/molB .+1301.0kJ/molC .-228.2kJ/molD .+228.2 kJ/mol14.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g)+nC(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 和C 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则(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物质A 的转化率增加C .物质C 的质量分数增加D .m<2n15.已知450℃ 时,反应H2(g)+I 2(g)2HI(g)的K =50,由此推测在450℃时,反应2HI(g)H 2(g)+I 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A .50B .0.02C .100D .无法确定16.向少量FeCl 3溶液中滴入KSCN 溶液,发生反应:FeCl 3+3KSCNFe(SCN)3+3KCl 。

欲使试管内溶液红色变浅,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 加Fe(SCN)3 ② 加NaOH 固体 ③ 加Zn 粉 ④ 加KCl 固体A .②③B .②④C .①②D .①④17.某温度下, 相同pH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据右图判断正确的是( )A .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 变化曲线B .a 点K W 的数值比c 点K W 的数值大C .b 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 点溶液的导电性强D .b 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 点酸的总浓度18.已知2SO 2 (g) + O 2 (g) 2SO 3 (g) ΔH = -197 kJ·m o l -1。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 2 m o l SO 2和1 m o l O 2 (乙) 1 m o l SO 2和0.5 m o l O 2(丙) 2 m o l SO 3 。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容器内压强P :P 甲=P 丙 > 2P 乙B .SO 3的质量m :m 甲=m 丙 > 2m 乙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 k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 2Q乙19.室温下,下列变化后的溶液pH小于8的是()A.pH=10的氨水稀释100倍B.pH=11的NaOH溶液与pH=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pH=8的NaOH溶液与pH=8的氨水等体积混合D.pH=4的醋酸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0.常温时,① pH=2的CH3COOH溶液;② pH=2的HCl溶液;③ 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

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由水电离的c(H+) :①=②=③=④B.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②最大C.将②、③溶液混合后,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 ③D.四种溶液均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③> ④> ②> ①二、填空题(共50分)21.(8分)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多种,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等。

(1)下列各项中的△H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填字母,下同),表示物质的中和热的是。

A.2H2(g)+O2(g)=2H2O(g) △H1B.C(s)+1/2O2(g)=CO (g) △H2C.CH4(g)+2O2(g)=CO2(g)+2H2O(g) △H3D.C(s)+O2(g)=CO2 (g) △H4E.C6H12O6(s) + 6 O2(g) =6 CO2(g)+6 H2O(l) △H5F.NaOH(aq)+HCl(aq)=NaCl(aq)+ H2O(l) △H6G.2NaOH(aq)+H2SO4 (aq)=Na2SO4 (aq)+ 2H2O(l) △H7(2)25℃、101kPa时,1gC6H6(l)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41.8kJ的热量,则C6H6的燃烧热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2.(12分)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2MnO4- + 5H2C2O4 +6H+ =2Mn2+ +10CO2↑ +8H2O用4mL0.001mol/LKMnO4溶液与2mL0.01mol/L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改变的条件如下:(1)如果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使用实验和(用Ⅰ~Ⅳ表示,下同);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使用实验和。

(2)对比实验Ⅰ和Ⅳ,可以研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Ⅳ中加入1mL蒸馏水的目的是。

(3)在分析化学中常用Na 2C 2O 4晶体作为基准物质测定KMnO 4溶液的浓度。

在H 2SO 4溶液中,反应如下:2MnO 4-+5C 2O 42-+16H +=2Mn 2++10CO 2↑+8H 2O①用托盘天平称取W g Na 2C 2O 4晶体。

②将WgNa 2C 2O 4配成100 mL 标准溶液,量取20.00 mL 置于锥形瓶中,酸性KMnO 4溶液应装在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③若滴定管的起始读数和终点读数如右图所示,则酸性KMnO 4的物质的浓度为________ (填表达式,用W 表示)。

23.(8分)某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反应达到平衡:(1)已知CO 和H 2的燃烧热分别为283kJ/mol 、285.8kJ/mol ,H 2O (g )=H 2O(l)△H= 44kJ/mol ,写出CO(g)和H 2O(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该温度下,向该容器中充入1mol CO 、3molH 2O (g )、2mol CO 2、1.5molH 2,则起始时该反应速率V 正 V 逆(填“>”、“<”或“=”)(3)结合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增加H 2O (g )的量,CO 的转化率升高而H 2O (g )的转化率降低B .若CO 与H 2O (g )的转化率相同,则二者的初始投入量一定相同C .CO 和H 2O (g )初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二者转化率之比D .当CO 与H 2O (g )物质的量之比为1:4时,CO 的转化率为0.8524.(10分)I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结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滴定时,眼睛应始终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B .测定酸碱滴定曲线:开始时测试和记录的间隔可稍小些,滴定至终点附近则要大些C .酸碱中和滴定之前,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不能用待测液润洗D .滴定管经蒸馏水洗净后,直接注入标准液,将使测得的待测液浓度偏低E .用pH 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 时要先将试纸润湿F .用广泛pH 试纸测量H 2SO 4溶液的pH 时,测得pH=3.2 II .如图所示,温度不变的某容器分隔成A 、B 两部分,A 容器 容积固定不变,B 有可移动的活塞,现在A 中充入2molSO 2和1molO 2,在B 中充入2 molSO3 和1molN 2,在相同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SO 2(g)+O 2(g)2SO 3(g),填空:(1) 固定活塞位置在3处不动,达到平衡后,设A 中压强为P 1,B 中压强为P 2,则P 1与P 2的大小是:P 1 P 2 (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