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预防医学》第1章环境与健康概论精品PPT课件
《预防医学》第1章环境与健康概论精品PPT课件
微型动物,如鞭毛虫、土壤线虫等,它们将动植物尸体分 解成简单的化合物,回归到环境,重新供植物利用,这种 作用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④无生命物质 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无生命的无机物、有 机物以及各种自然因素如空气、水、土壤和各种矿物质等, 这些无生命物质为各种生物有机体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
生态系统
19:46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生产者 主要指绿色植物,凡是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 物的植物,包括单细胞和多细胞藻类均属于生产者,还有 那些能利用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微生物,它们 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食物和能量的供应者。
• ②消费者 主要指食草和食肉的动物和人。 • ③分解者 是指各种具有分解能力的微生物,还包括一些
生物圈
19:46
• 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表层适于人类 或其他生物生存的空间,它包括海平面以 下11km的深度和海平面以上10km的高度, 包括其中的生物、地壳、海洋和大气层。
• 生态系统
• 生态平衡
19:46
1.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之间构成 的相互作用的功能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 空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 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和 信息传递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亚健康
19:46
• “亚健康”状态 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 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的一种生理 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 过程低下所导致的,它是介于疾病与健康 之间的一种状态,也有人称它为“灰色状 态”或“第三状态”
亚健康
19:46
• 根据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年 龄多在18至45岁之间,其中城市白领、尤 其是女性占多数。这个年龄段的人因为面 临高考升学、商务应酬、企业经营、人际 交往、职位竞争等社会活动,长期处于紧 张的环境压力中,如果不能科学地自我调 适和自我保护,就容易进入亚健康状态。
第1章 环境与健康概论
19:46
第1节 环境
• 案例1-1: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曾发起把麻雀作 为“四害”来消灭的运动。可是在大量捕杀了麻 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重的虫灾,使农业 生产受到巨大的损失。后来科学家们发现,麻雀 是吃害虫的好手。消灭了麻雀,害虫没有了天敌, 就大肆繁殖起来、导致了虫灾发生、农田绝收一 系列惨痛的后果。
• 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是指人类在 生活、生产和社会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关 系与条件,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 口、家庭、卫生服务等。
19:46
原生环境与次生环境
• 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是指天然 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是指在 人为影响下形成的和人工改造了的环境, 如城乡居民点、厂矿、农田、风景区。
19:46
水
• 水在地球上占总面积的70%,但大部分为海 水,淡水只占2.35%,其中可利用的仅占 0.2%。我国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人均水量 只有世界人均水量的1/4。
土壤
19:46
• 土壤是由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相共存而形 成的结构。其化学组成包括:矿物质、有 机质、微生物、空气和水。
19:46
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有:
• 1.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①引起肠道传染病和 寄生虫病,如伤寒、痢疾、寄生虫病等; ②引起钩端螺旋体病和炭疽病;③引起破 伤风和肉毒中毒病。
• 2.重金属污染危害 其中以重金属镉污染土 壤引起的痛痛病最为典型。
• 3.农药污染的危害 ①慢性中毒 ②对酶系统 的影响 ③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19:46
生态平衡
19:46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 传递在通常情况下总是平稳地进行着,与 此同时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的稳定 状态,这叫做生态平衡。
二、环境的要素
• 空气 •水 • 土壤 • 食物
19:46
பைடு நூலகம்
19:46
空气
• 空气的性状包括太阳辐射、空气离子、气 温、气湿、气压、气流等。
系可将个体健康状况分为四种类型:
• 健康型 • 自创性危险因素型 • 难以改变的历史危险因素型 • 一般危险因素型
19:46
第3节 环境污染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19:46
一、环境污染
•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由 于人类活动产生达到有害物质或因素进入 环境,造成环境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 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 存、发展的现象。
• 1990年WHO在有关文件中论述健康时,提 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 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健康的 范畴进一步扩大。
19:46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 健康与疾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健 康和疾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最佳的健康 状态在一端,死亡在另一端,两端之间存 在着过度状态。健康与疾病是此消彼长的 关系,而不是非彼即此的关系
食物
19:46
• 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和植物。人类是生态 系统中生物的一部分,只不过是处于食物 链的较高层次而已。
19:46
三、人与环境的关系
• 人类是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与 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的。
19:46
第2节 健康
19:46
一、健康的概念:
• 1948年WHO在其宪章中将健康表述为: “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 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 状态。”
19:46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 环境因素 • 生物学因素 • 行为生活方式 • 医疗卫生服务
19:46
三、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
19:46
评价程序与步骤
• 收集资料 • 处理资料 • 计算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 • 分析实际年龄、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之间
的关系
19:46
由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三者的关
• 问题思考:①农田绝收原因?②什么叫生态平衡?
19:46
一、环境(environment)通常是指人类和生物赖以 生存的空间及外部条件。
•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 原生环境与次生环境 • 生物圈
19:46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 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是围绕着 人类周围的客观物质条件,如空气、水、 土壤、食物、动植物、太阳辐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