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环境与健康ppt课件

生活环境与健康ppt课件


·
19
②Uv-B(275nm-320nm)
红斑作用,抗佝偻病作用,提高机体免疫水平。
紫外线照射的生物学剂量以红斑作用为剂量单位来表 示,这是人体对Uv-B段的特异反应,它是指皮肤受紫 外线照射后,在一定时间内皮肤上出现刚刚可辨认的 红色斑点所需的剂量。人体每日约需1/8~1/2的红斑剂 量。
·
·
23
(2)红外线红外线(热射线)
波长范围在760nm-1000nm。 生物学作用:热效应.可使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
,引起照射部位或全身温度升高,促进新陈代谢和细 胞增生,具有消炎、镇痛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慢性皮 肤病、神经痛、冻伤。
·
24
晶状体对红外线较为敏感,由于晶状体无神经末梢, 对红外线热效应不易察觉,以致损伤可在没有任何察 觉中发生,严重时可引起红外线性白内障 (infraredcataract)。过强的红外线还可导致皮肤烧 伤、日射病、视网膜灼伤。
·
10
(二)大气的组成与健康
自然状态:无色、无臭、无味的混合气体。包 括氮、氧、氩、二氧化碳及微量惰性气体组成 的干洁空气、水汽和悬浮微粒三部分。
·
11
空气氧含量降至12%,人体呼吸困难;降至10%,智力活 动减退;降至7%~8%,,可危及生命。
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源及作用。
大气中的悬浮颗粒,主要是大气尘埃和悬浮在空气中的 其它杂质。
·
12
(三)大气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
1、太阳辐射
·
13
·
14
(1)紫外线(波长100-400nm):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 机体是有益的。
第二届哥本哈根光学会议将紫外线辐射 (ultravioletradiation,W)分为三段。
·
15
·
16
①UV-C(200nm-275nm)段紫外线
杀菌作用、损伤细胞。能使蛋白质分子产生光化学分 解,还能穿透细胞核,使DNA分子单核苷酸之间的磷 酯键和嘌呤、嘧啶间的氢键破坏,从而引起蛋白的变 性、凝固,导致细菌的死亡,该段紫外线对正常的人 体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
第二单元 生活环境与健康
·
1
目录
第一节 大气环境与健康 一、大气的理化性状与健康 二、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第二节 生活饮用水与健康 一、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学意义 二、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三、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 四、饮用水安全的卫生措施 五、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标准 六、生活饮用水的净化与消毒
绪论
·
2
目录
第三节 住宅与健康 一、住宅的卫生学意义 二、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 三、住宅设计的卫生要求 四、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
绪论
·
3
要点导航
1. 掌握: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生活饮用水的基 本卫生要求;氯化消毒;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
2. 熟悉:大气的理化性状与健康;生活饮用水的卫 生学意义、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住宅污染对健康 的危害。
3. 了解:生活应用水的卫生学意义,饮用水安全的 卫生措施,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标准;住宅的卫 生意义,住宅设计的卫生要求。
4. 能识别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害;能进行相关知 识的健康教育。
绪论
·
4
环境有害因素及其来源
人为因素有害物质来源
水污染
大气污染
·
土壤污染
5
大“尘”都
·
6
第一节 大气环境与健康
·
22
③UV-A(320nm-400nm)
色素沉着作用,又称晒黑作用,这是人体对光线刺激 的一种防御反应。UV-A可以使人皮肤细胞中的黑色素 原(二氧二苯氨及其同族)通过氧化酶的作用,转变成 黑色素,并且沉着于皮肤,从而保护皮肤使其不致过 热。被色素吸收的光能变成热能后,可使汗液分泌增 加,增强局部散热作用,同时防止短波光线深入穿透 组织,避免深部组织的过热和受害。
紫外线还可促进生物氧化过程,加速创伤愈合。增加 血红蛋白,使血液中 红细胞及白细胞数目增多。
过强的短波紫外线直接照射眼睛。可导致雪盲和电光 性眼炎。
·
18
雪盲是光损伤的一种。高原紫外线强,加上雪地的强 反射,人在雪地里游玩、行走、角膜大量吸收紫外线 后6小时左右,就会发生异物感、刺痛、畏光、流泪, 检查可见两眼睑痉挛,角膜有白色细点状的浅混浊。 上述典型的症状和在雪地两眼未加保护的病史,很容 易诊断。
·
17
不同细菌对不同波长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但紫外线 波长愈短,杀菌效果愈好。所以一日之中,中午12点 到下午2点紫外线强度最大。波长最短。空气中的细菌 数量也最少。冬季和多云天气,紫外线对空气的杀菌 作用大大减弱。
长波紫外线可刺激体液及细胞免疫活性,从而增强机 体的免疫反应,增强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一、大气理化性状与健康 (一)大气垂直结构及化学组成
对流层:10-16km 平流层: 大气层 中间层 热层 外逸层
·
7
·
8
对流层大气层下面最靠近地球表面的部分。 具有的特点:气温递减、对流运动及受地面 状况和人为活动影响最严重。平均高约10公 里,是对流(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最 旺盛的区域,也是天气现象发生的地方。大 气中的水汽,约有80%存在于对流层,因此 它也是蒸发、云、雨…最经常出现的区域。 一般而言,越接近地面水汽含量越高,因为 溫度较高而且较接近来源(如:海、湖、红现象叫红斑。
原发性红斑可在紫外线照射后立即发生。
继发性红斑是在紫外线照射后6~8小时后发生。
紫外线的照射可破坏表皮细胞,放出的组织胺和类组 织胺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作用引起皮肤表面毛细 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结果皮肤发红,水肿 。
·
21
维持正常的钙磷代谢和骨酪的正常生长。体内维生素D 不足时,血中磷酸酯酶活性增高,无机磷含量下降, 以致体内磷负平衡,并导致钙负平衡,引起骨钙化不 全。X线骨端改变。故用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的同时, 还必需接受太阳紫外线的照射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佝偻病患病率的季节性变化与太阳紫外线辐射的季节 变化是一致的,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对于婴幼儿及 儿童有预防佝偻病的作用。
·
9
平流层:对流层顶到55km左右高度,含臭氧带 (15-35km)。
中间层:平流层顶到85 km左右高度。
热层:中间层顶到800 km左右高度,由于紫外 线、宇宙线的作用,处于电离状态。气温随高 度增加。由于电离子会吸收、反射电讯,电离 层的状况对长程通讯影响很大。
逸散层或外层大气:800 km以上的大气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