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资源与开发一、总论◆旅游资源的概念: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对于这概念的理解:旅游资源应该是直接的吸引物;可以是物质的或精神的,是有形的或无形的;具有一定的价值,能产生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旅游资源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范畴在不断扩大。

旅游资源最核心的是其吸引功能,是区别于其他一切资源的最重要的特征。

◆旅游资源的特征:1.形式的复杂性。

(受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影响。

)2.分布的区域性。

(决定了旅游资源本身和旅游流的存在。

)3.生态的整体性。

(是相互联系,依存,共同形成资源体,要素一旦被破坏,会影响整个旅游资源的质量,甚至使其消失。

)4.地域的固定性。

(是在自然地理条件下形成的,或是理事条件下的产物不可移置。

)5.季节的变动性。

(主要是自然条件,气候的季节变化,其次是人为因素。

)6.吸引力的定向性。

(只能吸引旅游市场的某一部分,且在不同时期的吸引力是不同的。

)7.开发的多样性。

(不同的旅游开放者可对同样的旅游资源采用不同的开发战略和利用方式,产生不同的社会经济效益。

)8.价值的不确定性和时代性。

(其价值是随着人类的认识水平、审美需要、开发能力、宣传促销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

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评估其价值。

)9.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

(若开发得当,可长期利用,若不得当,则易被破坏,难以恢复。

)10.美学的观赏性。

(因由美学特征,所以具有观赏价值。

)◆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基本条件。

(影响环境差异性的基本因素1.太阳辐射产生纬度地带性的差异。

2.水分按海路位置不同产生经度地带性的差异。

3.由于地表组成和结构不均产生的非地带性的差异。

)②自然地理环境及要素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物质基础。

(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形、大气、生物、土壤和水文六要素构成。

不同要素构成不同的旅游资源。

)③地球自然演化的历史决定了自然景观资源的基本内容。

(距今6亿年前无生命,6—4亿年前生物少,4—2.25亿年前森林繁茂。

第四纪以来,奠定了基础。

)④地质作用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本底。

(对于形成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可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形成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

)⑤气候条件对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等旅游资源的形成有特殊意义。

(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景观不同。

)◆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①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人文旅游景观的形成。

(影响生活习惯、风土民情、建筑等人文景观的形成。

)②社会文化的地域差异是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重要原因。

(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群众其社会形态、民族构成、生活方式、观念信仰、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等具有不同的特征,这种差异会长期存在,成为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永恒动力。

)③历史遗存铸造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历史的产物通过各种形式遗存下来,成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④人文旅游资源也可因社会需要而人为创造。

◆对于旅游资源的审美:(如何进行审美):①定点法。

(在欣赏旅游资源时,找到一个准确的审美视角,选择最佳欣赏点。

)②散点法。

(在运动中观察旅游资源,表现出旅游资源的流动性。

)③分离欣赏法。

(将特定对象从周围的现实背景中抽取出来,被当做是一个独立的相对封闭的系统来观赏,从而获得满意的结果。

)④联想想象法。

(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方法,使旅游者享受到一种活化的形象。

)⑤情景交融法。

(包括触景生情和缘情择景。

触景生情是使旅游资源得到了情感形式,缘情择景是使情感得到了自然形式。

)二、分论(自然类)①地貌:●地貌的形成:是在内营力和外营力的相互作用下以及地表物质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

●地貌的特征:(1)不可再生、不可复原(2)空间规模较大(3)是区域其他旅游资源的构成基础。

●地貌的分类:冰山雪峰、风景名山、喀斯特地貌、海岸岛屿、沙漠地貌。

1.冰山雪峰:是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海拔融雪线)的山地。

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

它的形成:(1)地壳运动活跃,是地壳强烈抬升,形成高大的山体。

(2)山体迎风坡的降水丰沛,造成强烈的流水侵蚀切割,使山体沟壑纵横。

(3)由于地势高,气温低,故发育生长出现代冰川和冰川地貌景观。

它的价值:欣赏价值。

给人高大险峻,气势雄伟的感觉和无畏奋发向上的鼓舞,领略到冰雪世界的晶莹、纯真和奇特的美感。

利用价值。

作为登山探险,和科学考察的旅游胜地。

2.风景名山:一般海拔不超过3500米。

它的形成:是自然造化和人文化综合的产物。

(我国的五岳:东岳山东泰山—雄、西岳陕西华山—险、北岳山西恒山—幽、南岳湖南衡山—秀、中岳河南嵩山—峻。

)(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文殊、四川峨眉山—普贤、安微九华山—地藏、浙江普陀山—观世音。

)它的价值:欣赏价值。

不同山体给人们以不同的美感。

山体和山石的形态造型美,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给游人增添乐趣,获得特殊享受。

利用价值。

主要有观赏游览、度假疗养、登山探险、体育锻炼、科学考察以及供人们从事历史、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旅游活动。

特殊景观:花岗岩山地、丹霞地貌(形成:在低洼盆地中形成了透水性良好,垂直节理发育的红色水平沙砾岩层,在这岩层形成后,盆地随周边地区一起整体抬升,不再有其他堆积物覆盖,在湿热气候下,经过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坍塌等作用,形成了此地貌。

)火山熔岩地貌(有长白山火山群、黑龙江镜泊湖和五大连池、云南腾冲火山区。

)3.喀斯特地貌:它的形成因素:(1)地质因素—主要是碳酸盐类岩石。

(2)气候因素—降水(多)、温度(高)、气压(高)有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3)生物因素—可提供大量有机质。

它的价值:欣赏价值。

内部空间变化美,内部形象美。

利用价值。

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主要是观光旅游、洞穴探险、峡谷漂流、悬崖攀登、科学考察和考古。

特殊景观:地表喀斯特(形态多样,初期出现石芽、石林等,中期出现天生桥、峰丛和峰林,晚期出现孤峰。

其中观赏值大的有:石林—峰丛—峰林—孤峰。

云南路南石林是世界罕见的特大型热带石林。

桂林山水属于典型的热带峰林景观。

)地下喀斯特(由地下水的溶蚀,冲蚀和沉积作用形成。

有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

地下河湖。

)我国喀斯特地貌广布于全国南北,主要是广西、贵州和云南。

4.海岸岛屿:它的价值:欣赏价值。

利用价值。

主要发展海上观光游览、开辟海滨浴场、发展海上运动、开展度假疗养旅游等。

特殊景观:海蚀景观(在海滨高潮与陆地接触的地方,因波浪的冲淘作用,造成的凹穴就是海蚀穴。

海蚀穴不断扩大,致使其上的岩石发生坠落,形成海蚀崖。

海蚀崖不断后退,在其前出现一个平台状的就是海蚀平台。

)福建、广东、海南分布的有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

5.沙漠地貌:是指地表覆盖有大片风成沙的地区。

它的价值:观赏价值。

利用价值。

主要建立各种沙漠公园,沙漠植物园和沙漠旅游专线等。

特殊景观:风积地貌(主要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有沙丘、沙袭。

)风蚀地貌(雅丹地貌、风蚀城堡、风蚀蘑菇、风蚀柱。

)②水体水体旅游资源的类型:河川风景、湖泊景观、瀑布景观、泉景。

1.湖泊景观:它的形成:是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

它的价值:是自然风光的重要构景要素、与人文景观联系紧密、方便人类就近旅游。

它的分类(按湖盆成因分类):河迹湖、构造湖(一般为淡水湖,湖水较深,湖岸平直,湖型多呈弯月型。

)、堰塞湖(镜泊湖,五大连池。

)、海积湖(西湖、太湖)、火口湖(一般湖水较深,湖岸陡峭,外形近圆形。

长白山天池)、冰川湖(新疆喀纳斯湖)、风蚀湖、岩溶湖、人工湖(千岛湖、松花湖)。

2.河川风景:它的旅游价值: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最适合观赏游览、属于走廊式观光,能够欣赏更多与水景有关的综合类、适合开展多种旅游活动,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河流:长江三峡段、桂林漓江、楠溪江、丽江、鸭绿江等。

3.泉景:它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地下水有关。

它的价值:(1)观赏价值。

不同形态,不同情趣的泉水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2)医疗功效。

泉水中含有多种的化学成分,再加上温度,压力,使其有较强的医疗功效。

(3)与我国传统的茶文化、酒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分类:温度在20℃以下的是冷水泉。

在20-37℃的是温泉。

在37℃以上的是热泉。

在43℃的是高热泉。

而泉水温度超过当地沸点的是沸泉。

我国是世界上温泉最多的国家,以西藏、云南、台湾、福建为温泉密集区。

“泉城”—济南。

最著名的有趵突泉、珍珠泉、黑龙泉、玉龙潭四大泉群。

4.瀑布景观:瀑布的成因类型:(1)构造型—黄河壶口瀑布(2)岩溶型—黄果树瀑布、牟尼沟瀑布(3)堰塞型—镜泊湖吊水楼瀑布(4)差异侵蚀型—多数瀑布属于此类(5)冰川型—黄螺沟瀑布。

它的价值:以从天而降的气势,奔放勇猛的风貌和千姿百态的形态,是别具一格的水体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③气象1.大气:由气体、固体杂质、液体微粒三部分组成。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特点:地域性、速变性、季节性、配景性、动态性。

特殊景观:云、雾、雨(云和雾是由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而成的水滴、冰晶的组成。

当云滴增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形成雨降落。

它的旅游价值:贵在与山水、植被、古建筑等其他旅游资源的组合,产生仙境般的虚幻和神秘的美感。

)冰、雪(它的旅游价值:与高山森林冰川配合形成的景观更加具有吸引力。

可发展冰雪雕塑。

目前世界上三大艺术区: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的雪雕、日本的札幌的冰雕和雪雕、中国的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的冰雕。

)雾凇、雨凇(雾凇是在低于0度的附着物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而松软的凝结物。

雨凇是由过冷的雨滴或毛毛雨降落到0度以下的地物上迅速冻结而成的均匀而透明的冰层。

吉林雾凇每年出现60天左右,每天20小时,从傍晚到第二天的午后,是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

)旭日、夕阳(是由于大气的折射左右所产生的蒙气差,所造成的硕大的太阳光盘和跃然而出而没的动态。

)霞(成因:因早晚太阳高度较低,阳光通过的大气层距离最长,光波较短的紫蓝绿等各色几乎全被水汽、尘埃等大气微粒散射掉,剩下光波长的红橙黄等色光映照在天空或云层上,所以,霞多呈现红橙黄色。

)佛光(发生条件:空气潮湿薄雾或云层弥漫、天空中晴朗无风、阳光云层和人体三者同处于一条直线上。

)蜃景(形成条件:无风或微风空气层结构稳定、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剧烈变化,使空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出现很大差异,从而引起远处的光线通过不同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反射,所形成的影像。

分为上现蜃景:主要出现在海边,呈正像,直立于空中。

下现蜃景:主要出现在沙漠地区,呈倒像,倒立于地面。

)2.气候它主要取决于气温、湿度、风效三个指标。

气温是判断气候舒适度的主要指标。

对于人体最佳的湿度在60%—70%之间。

对人体适宜的风速为2米/秒。

适于旅游的舒适指数范围:+1到-1之间,其中0为最佳。

相关主题